在我们小的时候,都听说过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故事,大家对镭这种元素想必都不太陌生。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便和这种神秘的元素“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1931年的秋天,年仅29岁、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赵忠尧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工作,彼时的剑桥大学已经名扬四海,校内群英荟萃,是个有才之人的聚集地。赵忠尧当时在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一起工作。
中国有句老话:日久见人心。起初,卢瑟福对这个中国来的其貌不扬的小年轻并没有过多注意,后来通过交谈发现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
赵忠尧总是那样拼命忘我地工作,每天交给他的任务都能提前完成,并且保质保量,这样的工作态度几个月都没有变过。实验室的工作强度很大,卢瑟福有时候觉得很累了,可赵忠尧依然是不知疲倦,有时候为了像卢瑟福求教,经常会一直待到凌晨,反复做实验来验证观点。
一次两次或许很简单,但是能够坚持下来所有人都做不到的,后来卢瑟福被他的工作态度深深折服了,二人渐渐建立了友谊。
在赵忠尧回国之前,卢瑟福想起赵忠尧曾经说过,中国尚且没有镭元素,十分遗憾,于是卢瑟福便把50毫克镭当做“礼物”赠送给赵忠尧。
要知道,镭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如果保存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赵忠尧小心翼翼地把这50毫克“宝贝”装好,隐蔽藏在行李箱的最深处,就这样,从英国到中国,经历了跨洋的颠簸,经历了无数辛苦,终于把镭带回了中国。
后来之后,赵忠尧便把镭小心翼翼的存放在清华大学实验室的保险柜里面,为以后研究使用。至此,我们都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后来赵忠尧会用咸菜缸子来装这宝贵的镭呢?为什么一个海归博士,会沦为“乞丐”?
接下来的故事中,我们会一一找到答案。
1896年,居里夫人和丈夫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射线,并发现现存的元素中并没有和它类似特性的,所以居里夫人准备深入研究,并给它取名“放射性元素”。
后来,她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将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渣煮沸,从中提取出0.1克的镭。
我们知道居里夫人发现和提取镭的不容易,并且知道镭元素作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以治疗癌症,应该也听说过放射性元素对生物体的伤害有多大。
其原理就是,放射线会切断DNA分子,进而改变遗传性状,对人体神经、生殖、免疫系统等完成不可逆伤害。由此可见,科学家们是真正具有献身精神的一群伟大的人。
赵忠尧把镭带到中国后,没过几年,就去外地的一些大学任教,离开了清华。
后来抗日战争就打响了,七七事变揭开了战争丑恶的序幕。不出几天,日军便占领了北平。
当时在上海的赵忠尧听说了这件事,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感到无比担忧,更加心系北平人民的生命安全。最重要的是,清华大学实验室里面,还藏着得之不易的镭元素。日军进城必将烧杀抢掳一番,清华大学肯定是首要目标,想到这里,赵忠尧有点坐不住了。
这话一出口,身边的人都觉得赵忠尧失了智,纷纷劝他:“北平战火纷飞,大家都唯恐躲之不及,你现在回去,不就是送死吗?”
“即使是死,也不能让镭落在日本人手里!”
赵忠尧沉甸甸地扔下这句话,然后简单地收拾下行囊,踏上了北上的路。
一路上,越往北走,战争的硝烟就越大。越往北走,看到的流民就越多。渐渐的赵忠尧不忍再看,他痛苦地闭上眼睛,任由火车的轰鸣和炮火响在耳畔。
来到北平之后,赵忠尧先来到曾经的同事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家中,彼时梁思成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带领学生逃离北平。
赵忠尧门也顾不得敲,风尘仆仆地钻进梁思成的家,舟车劳顿加上炮火硝烟,梁思成看了三眼才认出来此人是赵忠尧。“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外地吗?如今北平已经沦陷,你回来究竟为了何事?”连续的三个问题看出梁思成对于赵忠尧的到来,可谓是百思不得其解。
赵忠尧只低声回答说:“我想请你帮一个忙,有件东西藏在实验室了,得请你冒一次險,开车去清华,我去把它取回来。”梁思成一听,立马领会。如果不是比生命更重的东西,赵忠尧不会如此,于是便答应了他。
因为当时北平遍布日军的岗哨,倘若被发现,下场显而易见:要么被当场击毙,要么被抓去当俘虏。
二人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在傍晚时分前去,因为此时天色渐暗,避开岗哨还是有可能的。
一路上,有好几次都差点被日军的巡逻队发现,二人只好在暗处躲避,等到巡逻队走远了再驱车行进。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来到了清华大学的门前。
看到清华还未被日军占领,赵忠尧松了一口气,交代梁思成隐蔽好之后,赵忠尧便快步往实验室走去。过了几分钟时间,梁思成看到赵忠尧抱着一个铅桶出来了,梁思成疑惑地说:“这个白色的铅桶太引人注目了,你准备怎么把它带出去呢?”赵忠尧安慰道:“放心吧,我会想到办法,你注意安全,赶紧撤离吧!”
二人匆匆告别之后,赵忠尧便把铅桶揣进大衣里面,准备带着它逃出去,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车能够离开北平了。眼看着天快要亮了,赵忠尧无处可去,看到城墙边有一队逃难的老百姓,便跟了上去。
想到白天的时候,铅桶在自己怀里或许显眼,赵忠尧灵机一动,在地上捡了一个咸菜缸,并把铅桶放了进去。扣上盖子之后,从外面看,完全就是一个咸菜缸,于是赵忠尧放心地跟着难民往前走着。
“咱们这是要去哪儿?”赵忠尧问身边的难民。
“不清楚,哪里没有战争,就去哪吧!”他只得到这样含糊不清,听天由命的回答。
也罢,赵忠尧心想,只要逃出去,一切都有希望。
就这样,跟随着难民一路向南走,渐渐的,北平城在身后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直到消失不见。可是头顶的炮火并没有消失,日军的飞机不时的在头顶盘旋,他们一天走的路,飞机只需要几分钟就能追上。许多难民如惊弓之鸟,听到飞机声便大叫着躲起来,此时赵忠尧的衣服也被炮火烧破了,脸上头上布满灰尘。连续几天的饥肠辘辘,赵忠尧的双颊和眼眶很快凹陷下去,此时的他,唯一的一个念头就是饿。
其中,饿急了的难民有扑上来抢他的咸菜缸子的,赵忠尧拼命保护着:“这不是吃的,乡亲们,这不是吃的!”语气近乎哀求。越来越多的炮火声让这些难民白天根本不敢再走,在白天的时候,大家就待在一个地方休息,等晚上炮火稀疏时再赶路。走走停停,甚至不知过了多久,赵忠尧看起来完全是一个乞丐模样了,尤其是抱着缺了角的咸菜缸,实在是像一个正在乞讨的人。
赵忠尧走到河边,借着倒影看到了自己的样子,苦笑了一下,可眼神中分明带着坚定和决绝。这是所有乞丐都不会有的眼神。等到了一个没有炮火的地方后,赵忠尧问了一些百姓这是哪里,百姓回答说这里是长沙,是毛主席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安全而温暖的地方。
赵忠尧听后喜从中来,他犹记得分别时梁思成曾说,清华要在长沙办一个临时校舍。于是他一路上边打听边踅摸,终于在1937年10月的某一天,他找到了清华大学在长沙的临时学校。
赵忠尧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迟迟未进校门,他当时已多日未打理,整个人看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脚踩着一双破鞋,一手拄着木棍,一手还抱着一个咸菜坛子,活脱脱像一个乞丐。正当他在校门口踌躇之时,突然清华校长梅贻琦陪同着几个客人走出了校门,这让赵忠尧甚是欣喜。
等到梅贻琦送别了客人正要返回的时候,赵忠尧赶紧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梅贻琦的衣袖,喊道:“梅校长!”正当梅贻琦迷惑不解时,此时门卫见状急忙上前,想要撵人。
“等等!”
梅贻琦阻止了门卫,他定定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乞丐”,只见这名乞丐看着有些沧桑的脸上正涌出泪水,这是一张似曾相识的脸!“你是...赵忠尧教授?”梅贻琦有些拿不准地问道。赵忠尧重重地点了点头。
“教授,你究竟经历了什么,何以至此?”梅贻琦握住了赵忠尧的双手,问道。
“一言难以道尽,我终于找到你们了!”赵忠尧回道。
梅校长赶忙说:“赶快,先进来再说吧。”
说罢,梅贻琦便请赵忠尧进了校长办公室,给他倒了杯茶,这才注意到赵忠尧抱着一个咸菜缸不离手。梅贻琦让他放下,赵忠尧看了看怀里的咸菜缸,才算是真正松了一口气,把咸菜缸放在桌子上,接下茶水喝了一口。
接着,他打开咸菜缸,从里面拿出来完整无缺的铅桶,说:“校长,这是我从清华实验室里带出来的50毫克镭。”
梅校长听后瞠目结舌,这才明白了为何原本风度翩翩的赵忠尧教授,如今衣着破烂,似乎是经历了什么。
原来日军侵占北平之后,梅校长带着学生们仓皇出逃,建立临时学校,每日忙的不可开交,许多事情兼顾不到。后来恍然意识到实验室的东西没来得及带走,可那时已经来不及了,梅校长因为这件事扼腕叹息了良久。如今看到赵忠尧竟然把镭带了出来,梅校长内心又高兴,又感动。就这样,赵忠尧完美完成了他的使命。
而赵忠尧身上的传奇经歷,更是值得一提。
时间再回到1930年前后,当时赵忠尧尚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
二十七八岁的他,经过研究发现正负电子对的湮灭辐射,还进一步测量出来这种辐射的能量,刚好等同于电子静止质量的大小。
这一项研究发现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他是第一个这一科研成果的人,这项科研成果的伟大程度,足以让赵忠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可令人叹惋的是,后来诺贝尔奖竟然颁给了他的同学安德逊,安德逊是在1936年发现的这一科研成果,比赵忠尧足足晚了6年之多。
因为这件事,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任,埃克斯朋教授曾经以此为鉴,肯定了赵忠尧的是第一个发现这项科研成果的人,并且告诫人们说:“这是一桩令人不安的、无法再弥补的疏漏。”
错误已然酿成,覆水难收,就这样,本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的人,竟然成为无名之辈。
这件事发生之后,周围的人都在对赵忠尧的经历表示惋惜,经常有人上门安慰他。
对此,赵忠尧并未放在心上,所谓大师就是格局大,眼界远的人才配称的,赵忠尧可谓是真正的大师。他告诫自己,身为一个物理学工作者,本身就是为了新的研究发现而生的,并不是为了得奖而生,所以诺贝尔奖拿不拿得到,对他的生活并未造成影响。
赵忠尧依旧是把自己泡在实验室中,一天到晚地做研究。不久之后他就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其中就包括影响深远的《硬伽马射线吸收系数测量》《硬伽马射线的散射》《混合宇宙线簇射》等多篇论文。
后来,极具家国情怀的赵忠尧发现,在国外的种种成就不足以影响和帮助到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一心想着回国,去扶持国内的核武器研究事业。
日思夜想,心心念念,他终于在1931年获得了回国的机会。回来之前,他在英国的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接受了卢瑟福的50毫克镭,这便出现了上面所讲的那一幕。
1931年,赵忠尧满心欢喜的回到自己的国家,饱含着爱国的热情,他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开天辟地般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并且首次开设和物理课程。
这期间,赵忠尧和他的老师叶企孙一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为中国核物理事业作出贡献的人才,这其中就包括:邓稼先、朱光亚、钱三强等,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也都曾经是赵忠尧的学生。赵忠尧回国之后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对于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称他为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毫不为过。
其实,看一个人的成就,并不一定要看他得了多少奖项,更重要的是要看他能够影响多少人。
李政道后来说:“赵老师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我们缅怀赵老师为近代物理学中量子力学的发展、为新中国科技教育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以及他一生为人正直、忠于科学、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科学精神。”
这样高的评价,只有真正伟大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才称得上是。因为他的贡献,在这一页是不足以写得完的。
1946年夏天,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国各界百废待兴,尤其是在经历了战争众创之后,更让赵忠尧意识到,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地位。
正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太弱了,才导致任人蹂躏,在清政府腐败统治时期被欺负也就罢了,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为什么还要任人宰割?
无需多想,不过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科技落后,武器落后,更致命的是,中国没有核武器。这样的现实,让中国始终无法硬气地进行国际交流。
想到这里,赵忠尧感到心痛,似乎这一切的缘由,本该由他们来承担。这是多么高尚的责任心和爱国心啊。
所以在1946年夏天,赵忠尧经历了一番磋商,排除了一些艰难险阻,最终获得了一个观察员的身份,得以去参观美国太平洋的原子弹实验。
在参观的过程中,赵忠尧感慨核武器的强大,一时间恍惚出了神,在他的幻想里,似乎此时就现在中国的国土上,参观着中国的核武器。
直到身边的人说话,赵忠尧才从沉浸的幻想中抽出身来,回到现实。
他明白,核武器研究绝非易事,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即使耗费上长久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绝非能够研制出来。
所以赵忠尧擦亮了眼睛,在参观了美国的原子弹实验之后,他决定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核武器研究,并学习美国的核武器研究技术。
彼时的赵忠尧已经44岁了,早已过了不惑之年,在这个时候,赵忠尧反而更加睿智,思路更加清晰,实属难得。
在美国麻省理工搞科研期间,他参与了质子静电加速器的设计研制和加工,并且为我国购买了一起国内紧缺的核物理实验器材和加速器部件。
我国当时由于国力衰微,这些精密仪器制造业是很落后的,所以必须仰仗进口和国际支援,但是没有国际地位的中国,当时很不受重视。想要得到这些精密仪器可谓是难如登天,赵忠尧的这项举动,对于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发展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
赵忠尧在美国一共待了4年,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在1950年他打算离开美国的时候,美国当局不允许他回国,原因是他携带了大批核武器设备和实验器材,这引起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注意,对他进行了不好的揣测,最終导致赵忠尧的回国计划搁浅,暂时滞留在了美国。
之后赵忠尧期间多方奔走,意识到这样长久的消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赵忠尧凭借一己之力,先将这足足几十箱器材和设备用轮船托运回国。
把器材运走之后,赵忠尧感到很轻松,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该如何脱身的问题。
因为受到联邦调查局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很不方便。尤其是当时中美之间的通航还因为一些原因停止了,过了好几个月,他才赶上回国的轮船。
结果他刚一上船,就被联邦调查局的人找上了门,他们一口咬定赵忠尧的行李中有可疑物品,非要进行检查,赵忠尧辩解一番无果之得被迫接受。
当时核武器设备已经运回了国内,赵忠尧并不担心。可是令人头疼的是,在日本横滨时,美军翻出了赵忠尧的女儿写给他的一封信,上面写着:“打败美帝野心狼。”
这件事又碰巧让驻日美军兼侵朝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知道了,他非常生气,把赵忠尧以及其他两个科学家一并关进了监狱。
这件事在国内引起很大的轰动,因为没有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国民气愤异常,当我国领导人得知这件事之后,由周总理带头,发表严正声明,抗议此事。
此外还前后有189名科学家联合发表抗议,声讨美方的不公平行为。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美国不得已放出了扣押的三位科学家,这时赵忠尧在监狱里已经有47天之久。
本想着放出来之后,风波可以就此停息,谁知居心叵测的美方,竟然把赵忠尧移交给台湾驻日代表机关。
当时国民党吃了败仗退至台湾,得知有一个中国的物理学家回国,对赵忠尧进行一番威逼利诱,希望他能效力于国民党。赵忠尧回国的决心没有被各种利益影响,如此一来,赵忠尧经历堪比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在两个多月后,他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之后,他把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建立起来了,并且主持建成了第一台能量为70万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推动了核武器研究的发展。
在1958年,赵忠尧又组织建立我国第二台能量为250万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
在之后的几年里,赵忠尧一直致力于在静电加速器和会员加速器的基础上,进行核反应基础研究,并且发表了多篇论文。回想赵忠尧的一生,可以用泰戈尔的一句诗来形容: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赵忠尧是我国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线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发现正电子的先驱。
累累盛名加身,赵忠尧依然生活朴素,为人谦和,真正令人敬佩,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榜样!(来源:网易新闻)
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