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我们普遍被老师和家长教育:“字写得好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我也这么认为,然后觉得自己天性愚钝,这辈子做不了好学生。到英国上了几年学,我看到牛津大学一些老教授写的字也那么丑,心想:字越写越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现代人的字越写越丑
从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经济越发达,人们的字也普遍写得越丑,确实是一个规律。我们也许可以相信,等中国人均GDP水平发展到和英国比肩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字恐怕都好看不到哪里去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经济越发达,字写得越丑”这种奇怪的现象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不是应该越来越高吗?不是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老师教书法,大家越来越重视书法吗?其实,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個是浅层次的,一个是深层次的。
浅层次的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手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键盘输入文字,或者干脆用语音通话,写字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结果用进废退,字也就写得越来越差。有道是,“虽然我的字写得像狗爬,但是有本事让王羲之跟我比打字速度啊”。
生活中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只是导致人们普遍字写得越来越丑的浅层原因。毕竟现在仍有许多看似没什么用的东西被人们发扬光大,甚至越多越好。以服饰为例,几万元一套的西装、几千元一双的高跟鞋比比皆是。即便这些服饰价格昂贵,穿着也缺少舒适性,人们仍然趋之若鹜。
为什么这些实用性很低的服饰,仍然受到现代人追捧,甚至做得比一两百年前更加细致、奢华呢?因为这些服饰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传达信息的作用。它们能够替代穿着的人向外界传达出“我很专业、我很职业、我很干练、我很有魅力、我很有实力”的信号。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任何可以传递信息的事物都是有价值的。像西装和高跟鞋这类实际使用体验并不舒适的服饰,在新的时代的符号作用有增无减。它们已经从一种普遍的着装,变成商业精英、职场达人向外界展示自己能力的信息载体。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人们自然会选择越来越高级的西装和越来越昂贵的高跟鞋。
古人写字是一种投资
由此可知,字写得好,在几百年前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住在广东的官员,一辈子见不到几次住在北京的上司。从广东到北京,骑马行船,可能要一两个月才能到。那么,一个广东的官员如何能让北京的上司对他产生好的印象,从而保证仕途通达?你猜对了,靠写得一笔好字。同理,生意人之间的往来、老丈人对女婿的印象等,不少时候都靠书信。
所以有“见字如见人”的说法。一个人的字写得好看,自然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其实,“见字如见人”这个说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只能说明这个人在书法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北宋年间,号称“六贼之首”的大奸臣蔡京,就写得一手好字。而南北朝时,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虽然统一了中国南方,又北伐中原,在历史上留下盛誉美名,但字写得非常难看——他小时候没受过太多的教育,长大后又南征北战地拼事业,自然没有机会去练习书法。
在古代,交通、通讯不发达,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几乎完全靠书信。如果想要别人对自己有个好印象,写一笔好字,就是再划算不过的选择了。于是,人们纷纷投资书法,字也就越写越好。
到了现代,飞机、高铁、电话等交通通信网络越来越畅通,早上从上海去北京开会,下午从北京飞深圳,晚上再见个客户,甚至约个越洋视频会议,都变成了非常轻松的事情。这时候,字写得好对于维护个人形象的作用就不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