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 李彦龙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企业竞争的重点已从传统产品质量的竞争向形象、服务、文化等软实力竞争逐渐演变,促使市场对国有企业保持价值增值和创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守正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改变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尊重和激励价值创造者,建立“价值引领、业绩导向”的企业“价值文化”,设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2019年以来,中铁十七局集团大力塑造和弘扬“价值文化”,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核心新型企业文化,构建了集价值“创造、管理、评价、保障、共享、传播”为一体的多维度文化体系,为企业导向护航,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文化自信,筑牢品牌形象,对传承和丰富国企精神,弘扬“价值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企业“价值文化”的发展背景。企业文化一词来自于英文“ Corporate Culture”, 是20世 纪80年代美国学者分析、总结、归纳日本企业快速发展原因后提出的概念。在中国学者刘刚等所著的《中国企业文化70年:实践发展与理论构建》一文中,概括了企业文化的两种不同界定:广义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行为,包含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度、规范、设施等要素;狭义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基本精神,包含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价值文化,是国有企业在管理实践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满足职工精神文化所需,应运而生的一种衍生的深层次文化,是“以人为本”文化的再升华。无论是价值理念文化,抑或是企业精神文化,都应该充分体现“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的深度结合。
分析价值文化的源头和雏形,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世界著名企业均把企业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统一到体现以人为本,服务于职工群众的根本焦点上来。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理念是“用科技和创新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德国默克公司把企业使命定位于“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福特通用汽车公司的理念则是“让更多的人买得起车,能够享受用车的乐趣”;国企华润集团的忠诚文化,吉利汽车“以人为尊”的经营理念,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这些文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也符合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职工参与企业建设贡献个人价值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价值文化,引起了以往传统企业简单“以利益为本”文化的根本性变革,形成了个人价值实现和企业利益的有机统一。尤其是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对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企业保持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和竞争优势。
2.企业“价值文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价值”的定义为: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原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深刻的揭示了“价值”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从宏观层面来讲,将价值文化具体到企业,简单来说是指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基于“价值创造”这一根本理论,对内倡导竞争性、激励式分配机制,对外构建以产品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延性文化,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利益”的有机统一,相互影响和相互激励,从而达到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同荣共进的广泛共识。研究价值文化,就是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价值文化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价值文化的内涵,以此来确定培育价值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文化对企业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使企业管理更加趋于完善。
3.弘扬“价值文化”的现实意义。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确立,企业的分配制度更趋多元化,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企业改革进入了快车道,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格局。同时,后疫情时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数字经济背景下引起的建筑业产业链的重构,新时期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发展壮大带来的劳动关系的变革等,都为国有企业“价值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因此,弘扬价值文化,不仅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前提,也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有力举措,更是新时代适应环境变化顺应市场潮流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要牢牢把握文化建设这个企业的基因和灵魂,为营造企业文化软实力不断赋能。2019年以来该集团公司聚焦打造“更强更好更美十七局”的宏伟愿景,提出了“品质铁建十七局方案”,将“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治理全过程,在企业“价值文化”的培育和构建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企业价值文化已成为引领创新发展的新风尚和新优势。
1.构建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弘扬“价值文化”的基本路径就是要建立“价值创造、业绩导向”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考核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形成正向激励。一是用“典型”引领价值。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励职工创先争优,大力推崇和选树企业管理先进、经营先进、道德模范、劳动模范、企业工匠等各类先进典型,让“先进带后进”“少数带多数”,不断培养职工的价值创造能力,让价值文化成为行为准则和广泛共识。二是用“专业”创造价值。要树立企业的“专业形象”,储备“专业知识”,展现“专业技能”,提供“专业服务”。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围绕专业公司、特色项目、工匠人才,打造自身优势专业领域和管理长板优势,用“专业人”做“专业事”,让“专业”成为激发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力源泉。三是用“考核”衡量价值。要培养国企员工的竞争、忧患意识,形成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竞争文化,强化制度保障,创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为做强做大做优企业提供人才支撑,通过绩效考核新常态,让“价值创造”成为评价工作业绩的风向标。
2.推动以“实干达标”为宗旨的工作落实举措。培育价值文化,要坚持“实干达标”的文化理念,国有企业在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巨大财富、广受赞誉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现象,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对比近年来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等一些建筑央企取得的卓越业绩和成就,不难发现其企业文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中铁十七局集团倡导“以客户为中心”,而非利润至上的价值观,实现从“以人为本”到“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文化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最大化的催化剂,四年来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了连续攀升,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其实干兴企的精神为更多企业树立了标杆和榜样,必须一以贯之。推崇价值文化,要针对其现状,从点滴细微入手,以思想文化工作为切入口分层施教,培养企业员工的群体意识和企业精神,把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发展生产、开拓经营、提高效益上来,造就一代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新时代员工,让企业处处洋溢着“实干”的底色。
3.凝聚以“品质铁建”为依托的思想文化动力。“竞争”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在,从市场资源的争夺,产业链条的延伸,科技创新的驱动,员工素质的提升等,竞争力成了企业强而有力的脉搏,会激发企业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无穷的生命力。进入新时代以来,中铁十七局集团在“品质铁建”十七局方案的引领下,积极培育价值文化,以践行“品质铁建”新时代铁建文化为动力,坚持把依靠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和企业全员的自觉认同放在关键位置,重点在三方面着力:①要坚持把“价值文化”与“品牌定位”相统一,聚焦服务客户所需、企业职工所盼,做美好生活的建造者。紧盯企业转型升级、品质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品牌工程、先进典型,真正把最具代表性、示范性、导向性的企业脊梁、模范人物用好用活。②要把“价值文化”与“品质形象”相结合,把优秀文化故事作为现实教材,进行大力弘扬和传播,让价值文化经典真正走进企业课堂、培训讲堂、宣传教材、陈列馆展,不断丰富企业文化殿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能蓄力。③把“价值文化”与“价值实现”相融合,鼓励广大职工争做“价值创造型”而非“资源消耗型”人才,优化资源和薪酬分配模式,更加注重价值贡献在薪酬分配中的决定性地位,形成从“以岗定薪”向“以责定薪、按效取酬”转变。
1.不忘初心继承和发扬铁道兵文化的红色基因。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焕发生机与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管理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精神支撑,具有文化传承和可延续的根本属性,纵观中国铁建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代都是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队伍,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中无可匹敌的力量,这得益于“铁道兵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为企业的精神文化打上了红色烙印。同时也启示我们弘扬价值文化,要矢志不渝的继承和发扬“铁道兵文化”的根和魂,要将令行禁止的组织纪律,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以苦为荣的乐观态度,勇争一流的进取意识等铁道兵精神的内核精神内嵌在新时代“价值文化”的方方面面,凝聚发展动能,提升执行效率,强化工作作风。要进一步把强化执行力建设作为弘扬价值文化的根本切入点,把价值创造者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尽力为实干者创造必要的条件,坚持以价值文化带动企业发展品质的全面升级。
2.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新时代价值文化品牌建设。近年来,建筑行业逐渐建立起了资质、业绩、信评等多元化复合型经营准入门槛和评价体系,好的信评、好的形象、好的品牌成了打开市场大门的“敲门砖”。要求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企业形象力和美誉度建设。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既要注重形式上的规范和统一,也要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精神实质。要紧密联系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强化“价值文化”的探索,深入推进“三项改革”、强化“四种精神”、落实“五型人才观”等创新实践。要强化人本性文化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主人翁精神,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素质能力和企业的凝聚力;应牢固树立起诚信经营理念,通过认真制定诚信经营准则,牢固树立诚信理念等诚信建设来提升企业文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从战略层面提升企业文化的创新活力,让价值文化真正成为引领企业航向,凝聚最大合力,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强内生动力;要坚持真抓实干,构建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培育差异化、个性化企业文化,不断放大自身长板和优势,不断提升价值品牌建设。
3.围绕中心提升生产经营和文化兴企协同效应。促进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发展,是弘扬价值文化的最终目标。因此,衡量“价值文化”的聚焦点在于是否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是否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出发点。在探索实践过程中,就是要激发“四种精神”,争做“六种力量”,激发生产经营和文化兴企的协同效益。如果把生产经营比作是企业发展的硬指标,那企业文化就是不可缺少的“软实力”。中铁十七局集团在实践中,提出了“三新破三型”管理新举措,提出了“实干达标”的工作新标准,开启了“治乱追损”“五项锁定”“提升经济质量20条”工作新格局,聚焦问题和矛盾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从所属单位的发展实践来看,有效破解了主业不强、效率低下等系列制约价值创造的问题和短板,突破了项目管理难、创效能力弱等影响企业发展质量的难题,重构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放大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者、员工利益正相关的效应,真正激发和释放企业的全要素活力,形成了有为才会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良性循环。
4.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构筑价值文化的保障体系。企业文化是凝聚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无形“生产力”,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历史重任,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对“价值文化”的实践和探索,从思想上和制度上构筑保障体系,积极引领价值创造意识形态,作为激励企业改革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高度重视“价值文化”的落地机制建设,进一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向企业一线岗位采取倾斜政策,使员工通过自己的劳动真正能得到实惠。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活力,对臃肿机构做“减法”,对企业效益做“加法”,发挥内生效率“乘法”效应,对传统层级限制做“除法”。从经营层面聚焦主业、集中优势,把亏损的、没有竞争优势的部分减去。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中要以价值创造为宗旨,明确了不同价值链环节员工应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建立了多元化薪酬激励体系,实现员工收入与组织业绩、工效提高以及个人业绩贡献的紧密相关,鼓励关键岗人员与公司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加强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的关联性,形成崇尚价值创造的良好生态。
“价值文化”是助推国有企业领先发展的无形生产力,也是一项强基固本的系统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其“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者为本”的本质内涵,遵循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发展规律,重点在诠释其内涵和外延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制约其发展的物质基础。以“价值引领,业绩导向”为引领,抓细抓实抓好“价值文化”建设,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释放内生动力,推动质效提升,用文化软实力助力企业硬实力的有效提升,推动国有企业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