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 田承远 王发龙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远赴海外,参与国际竞争。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部分国有企业对于海外党建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在党建制度和党建队伍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使得国有企业的海外党建工作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海外党建工作成为新时代党建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阐述国企开展海外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困境,提出了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国企如何加强海外党建工作的建议。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走出去”发展战略以来,国有企业作为“排头兵”、“主力军”,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大贡献。2013年以来,我国正式提出并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为沿线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国有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契机。
近年来,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和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走出去”国企开展海外经营不仅要面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外部方面的困难,还要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极端主义等经济全球化逆流的挑战。而当前国有企业的海外党建存在着制度建设不健全、党建形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难以面对各种外部困难和挑战。在此形势下,“走出去”国企如何创新党建方式,深入、有效地推进海外党建工作,做到“市场有国别,党建无国界”,以保障“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是新形势下党建研究的重要方向。但目前,学界将更多的研究视角置于国有企业的国内党建方面,对国有企业的海外党建关注度不足、研究不深入。鉴于此,分析新形势下“走出去”国企开展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困境,积极探索国企海外党建的新路径、新举措,对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在“走出去”战略实施早期,国企海外的党建工作普遍采用的是“使领馆党委——国企境外党支部”组织模式。随着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此种组织领导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境外党建需求。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当前已形成了与“使领馆党委——国企境外党支部”组织模式相补充的三种海外党建组织领导模式。
1.“境内党支部——境外党小组/党员”组织模式。部分海外国企实行了“境内党支部——境外党小组/党员”的党建组织领导模式,要求境外的党小组、党员通过线上形式参与党建活动。这种组织体系适用于党员较少、人员流动较快的情况。部分国企的海外办事处、筹备处采用了此种组织领导模式。以四川地质矿产有限公司为例,其在塞拉利昂开展项目时,由于人员较少且项目点条件极为艰苦,因此四川地矿经过仔细研究,因地制宜成立了海外党小组,并在海外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海外项目组”为主题的党组织生活,取得了积极成效。
2.“境外项目党建”组织模式。近年来,部分国企探索出了“境外项目党建”组织领导模式,实行“项目公司党委——施工单位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模式。此举是基于近年来国企“走出去”以建设基建项目为主要形式的情况,该模式适应了驻外时间长、党员多的现状,有利于组织生活的开展。当前,此种模式也成为了国企开展海外党建时所主要采用的组织领导模式,诸如中石油、中建、中电等大型国企在开展海外党建时均采用了此种组织领导体系。以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为例,其在开发汉班托塔港一期项目、科伦坡港口城一期项目时,针对各项目点距离较远、中外员工混杂、项目进度滞后等问题,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探索了“项目联合党工委——联合党支部”模式,配备了专职党建干部,推动适应性属地化党建体系建设,以此模式将党的领导贯彻到实处,为“走出去”国企提供了积极的经验借鉴。
3.“境外独立党组织”组织模式。近年来,部分长期驻外的国企探索出了“境外独立党组织”组织领导模式,具体而言是在境外建立党委或党总支,视情况向下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并配置党务专员。此种模式在组织生活开展、党员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国有企业,在赞比亚、刚果(金)等国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基于长期、稳定的经营现状,集团成立了中南部非洲党委,下辖多个党支部,所有党员的政治生活均由中南部非洲党委代行管理,极大地便利了组织生活和党员发展。
各驻外国企按照“一企一品牌”党建要求,在海外打造了一批具有显著特色的党建品牌。通过建设、发展海外党建品牌,有效地推动了海外党建工作的落地、落实,使得国有企业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更加完备,促进了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为国有企业助力“走出去”战略增添了新的活力。
1.特色队伍品牌:中铁建“党小组”队伍。在党建特色队伍品牌方面,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建)为例,针对海外队伍建设的难题,中铁建在基层党支部普遍建立了“党小组”,并将“党小组长队伍”的建设作为海外党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模范作用强的技术管理带头人担任党小组长;其次,注重党小组长进行各项培训,重点学习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和业务岗位知识;再其次,注重党小组长的实践锻炼,赋予其一定权力,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各党小组承担起网格化管理责任,定期与员工进行谈话、心理疏导,代表项目部向员工后方家属慰问。通过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队伍建设,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2.特色制度品牌:中土集团“三重一大”制度。在党建特色制度品牌方面,以中国土木工程集体有限公司(下称中土集团)巴基斯坦分公司为例,2018年,中土集团对巴基斯坦分公司进行巡视时,发现巴基斯坦分公司在党建、项目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经过整改,巴基斯坦分公司已形成了一套高效、科学的制度体系。首先,分公司党支部需及时向上级党委、大使馆党委汇报公司党建、人员、业务等情况,并在思想教育、党建活动、巡视巡查、生产经营等方面,自觉接受上级党委、大使馆党委的管理和监督;其次,相关责任人要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及时传达、落实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并定期上报工作简报、收取党费;再其次,巴基斯坦分公司提出要确保“抓党建从工作出发,抓工作从党建入手”,出台了《巴基斯坦分公司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实现了“以党建促发展”的目标。
3.文化品牌:中石油“我为祖国献石油”文化。在党建特色文化品牌方面,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为例,在二十余年的“走出去”实践中,中石油在尊重所在国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奋斗为精髓”的海外文化党建品牌。中石油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唱响在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移植到其海外党建和企业文化之中。同时,其利用信息化媒体技术搭建的“一网一微一平台”(公司网站+企业微信+石油党建信息化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党建工作的开放互联程度,为其他国企开展海外党建提供了积极的经验借鉴。
当前,海外党建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企在海外有效地开展党建工作。
1.政治环境方面存在较大阻力。国企当前“走出去”所到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且分布在世界各地,其绝大部分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与中国相冲突,并在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方面与我国存在差异,国有企业因其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官方性质”,极易招致部分对立势力的抹黑、打压。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局动荡,极易发生政权更迭和暴力冲突,威胁驻外国企及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导致国有企在海外难以有效开展党建工作。
2.部分“走出去”目的国的自然条件较差。一些国家和地区气候恶劣,生活、工作环境较差,许多工程项目位于偏远地区,物资匮乏、卫生条件恶劣,甚至时常要面对蚊虫、野兽以及传染病的威胁,给海外国企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3.中外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文化环境方面,许多国家的人民有着极为深厚的宗教信仰和种族意识,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等日常活动时极易因宗教禁忌、民族隔阂与当地人民产生文化上的冲突,影响国有企业的各项正常党建活动的开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部署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许多国企高度重视,在国内的党建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对国企海外党建工作缺乏完备的法规保障和有效的监督、考核和评估机制,导致许多海外国企领导对于海外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思想站位不高。首先,部分领导认为其首要任务是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完成经济指标,而没有把党建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加以部署。其次,部分领导持有“海外例外”的思想,认为海外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不具备开展党建工作的许多条件,应当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大搞“特殊化”而去简化应有的党建活动。再其次,由于国企驻外人手较为紧张且流动较为频繁、日常工作业务压力较大,在此情况下,部分国企将上级的党建要求和考核任务视为必需的“规定动作”,经常采取被动应付的策略,对党建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使命感,简化了党建活动、弱化了党建要求。在没有有效制度制约的背景下,导致了一些驻外国企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存在着“形式主义”、“留痕主义”的问题,忽视了党建的内容和质量,没有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结合,也就造成了党的理论思想无法充分指导生产经营实践,党对国有企业的全方位领导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受制于特殊的外部环境,许多党建活动的开展不具备必要的客观条件,在国内所采用的许多传统党建形式难以在海外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大影响了党建活动的开展。国有企业在海外的一些活动必须要遵循“涉外无小事,事事讲政治的原则”的原则,造成了在海外开展党建活动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采用传统的党建形式的效果较为有限。在国内所采用的集体学习、党课讲座、面对面谈话等党建活动受制于所在国环境而难以正常开展的同时,许多国企在海外开展党建工作时又缺乏创新思维,大多数党员将业务工作视为安身立命之本,而把党建工作视作“上面”的规定动作,常常照搬国内的活动形式以求应付上级要求,导致海外党建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固化。致使部分干部职工对在海外开展、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不足,从而导致了党建活动难以对海外的党员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其教育和管理职能,海外国企的干部职工凝聚力不强,工作战斗力不足。因此,如何在此背景下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海外党建活动的创新性发展,成为亟待讨论、解决的重要议题。
国企在海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前应当对所在国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进行全方位地分析研判,并与我国使领馆做好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条件,对外部环境有更为充分的认知,避免在日常工作和党建活动中与所在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发生冲突,同时也能对海外艰苦的自然环境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另外,应在合适的条件下,积极服务、回馈当地社会,通过志愿服务、捐款捐物、讲座宣讲等形式,提升当地民众对我国以及海外国企的好感度,从而更好地传达我国“共赢、共享、共建”的“走出去”战略理念,为国企在海外开展各项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应当提高政治站位,确保硬性党建制度落实生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避免因“海外例外”思想和其他内外部因素而导致党建的硬性制度失效,要求国企坚决执行规定的各种党建要求,如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开展谈心谈话、召开民主生活会等,以制度化形式对国企的海外党建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将其纳入海外国企及国企领导的工作考核之中。其次,应当因地制宜,在遵循“五不公开”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国外工作环境,坚持“一国一策”、“一企一特色”,进一步建立健全国企在海外开展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同时,“走出去”国企应当与所在国的中国使领馆积极配合,接受使领馆对海外国企党建的指导,多措并举抓好落实,确保海外党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应推动建设“网络党建”平台,改变原有的组织、教育、学习、监督模式。可以通过整合学习强国、钉钉、OA 办公系统、企业微信等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扩充国企在海外可以利用的相关党建资源,此举不仅可以提升党建工作效率,更能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不仅建设了专题党建网站,更开设有微信课堂、QQ学习督导群,覆盖了16个外部市场,共900余名党员,确保了“放飞风筝不断线”。
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国企开展海外党建工作面对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各国有企业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兼顾海外党建的特殊性,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多措并举创新党建方式,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国企的经营优势,为深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