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运用探析

2023-09-29 12:37张湘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14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环境影响准确性

张湘益

(宇寰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101)

引言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生态保护工作质量,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明确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各项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果。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需要落实环境监测工作,明确环境污染现状,包括环境污染程度、污染物以及污染原因等,并将其与环境保护决策相结合,能够提升环境保护决策合理性,确保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1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监测概述

1.1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全面的预测、评价、预报、对比以及论证,从而形成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政府及社会公众决策提供参考的一种管理工具,其基本内涵包括如5部分:(1)系统性。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建设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拆除等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短期和长期、累积和逐步加重等各种环境影响。(2)科学性。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采用可行的技术手段进行预测和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3)可比性。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各种影响进行量化、分类、综合评价,使其与其它项目的影响进行比较和对比,为决策提供参考。(4)可操作性。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议,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被决策者和实施者所接受与实施。(5)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和民主参与,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决策的公正性。

1.2 环境监测分析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及环境参数进行观测、记录、分析以及评价,从而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土壤等各个环境介质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可以为环境治理、政策制定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环境监测需要合理的监测设计、准确的监测方法、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监测评价方法,同时需要具备专业的监测人员和设备[2]。

2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及主要内容分析

2.1 作用分析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数据和技术手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了依据,其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确定环境基线信息。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中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监测,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包括环境背景、污染物浓度等信息,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环境基线信息。(2)评价环境影响。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并对对潜在影响进行预测和模拟,为评价环境影响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持。(3)辅助决策。环境监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协助其做出环保政策的决策,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4)监测污染治理效果。环境监测可以对环境治理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并对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持[3]。

2.2 主要内容分析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构成,其作用在于提供环境影响评所需的数据和信息,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行性,从而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主要包括6项内容:(1)环境基础调查。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调查研究,明确环境现状和环境敏感点,为后续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2)环境质量监测。对项目建设前后环境噪声、大气、水以及土壤等方面的质量进行监测,明确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影响程度,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环境生态监测。对项目建设前后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对生态系统、物种和生态功能的监测和评价,并对对生态环境修复和重建的监测和评价。(4)环境风险评估。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可能的环境风险事件及其可能的影响,确定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为环保决策提供支持。(5)社会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可能引起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对就业、收入、居民迁移、文化以及社会治安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确保方案合理性。(6)其它监测评价。在实践中还需要对其它方面进行监测评价,比如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

3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环境监测技术缺乏创新

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技术保障,随着环境监测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测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升级,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现有的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比如传统的采样分析技术存在取样时间长、样品保存难度大、分析速度慢以及精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环境监测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环境监测设备设施已经使用了多年,技术性能陈旧、精度不高、故障率高等问题比较突出,无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例如监测设备普遍使用的探头传感器故障率较高,无法准确地反映气象参数,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监测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环境监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包括化学、生物学以及地理学等,需要监测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监测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环境监测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而部分监测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比如操作不严谨、数据处理不规范等,不规范的行为容易导致监测结果的偏差,从而难以反映出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

3.3 监测质量管控体系不够完善

监测方案是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项目的监测方案制定不合理,无法全面反映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且部分监测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监测数据不够准确;环境监测需要使用到各种监测设备,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部分项目的监测设备不足,或采用的监测设备不符合相关标准,导致监测数据不够准确;监测数据的分析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揭示出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然而在聚集体工作中,监测数据分析不充分的问题普遍存在,甚至没有进行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导致监测数据无法准确反映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4]。

4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工作的优化措施分析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明确,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保障环境评价与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所以需要确保环境监测工作充分落实,但是结合实践情况来看,在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受到很大负面影响。

4.1 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

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现代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能够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通过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为此,需要加强环境监测技创新,比如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环境监测技术进步,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引进新的环境监测技术,构建多元化的技术体系;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采用绿色环保技术,比如在线监测技术等,减少环境监测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需要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领域专家的协作,相关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协作合作机制,共同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相关单位需要加大环境监测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环境监测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5]。

同时,需要注重技术攻关创新,针对环境监测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标准规定,加强标准制定和实施,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提升监测人员专业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是保障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而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所以必须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可以采用5项措施:(1)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需要通过客观的考核体系来衡量,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2)加强监测人员技能培训,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使得监测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掌握最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3)加强监测人员的岗位管理。建立健全的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范围以及相应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从而保证监测人员在工作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加强监测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心,提高监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激励措施和奖惩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5)建立监测人员交流合作机制。建立监测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解决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提高监测的整体水平[6]。

4.3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

构建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保障,确保质量管控体系完善性,才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支持。首先,需要建立标注的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法规和标准,制定监测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靠性;监测单位应制定项目质量保证计划,明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包括监测方案、监测人员、监测设备、标准物质、监测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等,确保监测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监测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校准和验证监测设备、严格执行监测方案、对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和审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体系,包括监测数据的录入、存储、传输、分析和报告,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且需要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和审核,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最后,监测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包括在线监测、遥感监测、微型传感器等,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干扰,提高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还需要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完善监测技术体系,提升监测水平,从而能够使得监测体系更加完善[7]。

4.4 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质量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分析工作,所以环境监测实验室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验室质量的高低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直接影响,为此,需要确保实验室工作质量。

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对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试剂、实验操作等多个方面,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同时,需要制定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的实验流程,使得实验室操作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实验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在实验工作中,需要制定样品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样品的收集、保存、运输和处理的标准化,保证样品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8]。

4.5 严格控制环境监测程序

标准操作规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操作内容,制定和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可以使监测人员按照程序规范化操作,降低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影响。监测仪器的精度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验,可以及时发现仪器的故障和误差,避免监测数据的不准确性。

合理的布点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污染情况,采样时应严格遵守采样方法,准确采集样品。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地排除异常数据和人为干扰数据,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需要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异常数据进行筛选和验证。

建立健全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是保证数据可靠性的基础,需要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对监测程序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定期对监测点和数据进行核查和复核,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理清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并对环境监测的作用与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在总结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多项有效的环境监测优化措施,不断地提升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与工作质量。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环境影响准确性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
变电站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