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阿洁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
2022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1]《意见》指向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及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时代需要。新时代职业教育必须摒弃枯燥的教学模式、浅层的学习方式。为了能够改善中职旅游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在深度学习视域下探讨教学的开展。
深度学习最早起源于两位美国学者弗伦斯·马顿(Ference Marton)和罗杰·萨尔乔(Roger Saljo)在1976 年的一项实验研究,并在《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书中提出深层学习和浅层学习这两个概念,认为不同学习者在面对同一学习任务时,因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深浅不同,学习结果有所不同[2]。自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对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2005 年,我国学者何玲、黎加厚首次将深度学习概念引入国内,认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3]。深度学习界定委员会(Committee on Defining Deep Learning)将深度学习定义为“个体发展认知素养、人际素养和内向素养,逐步能够将某一情境中所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的过程。”[4]
学者虽然对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各执一词,但普遍认同深度学习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5]。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深度学习的探讨,归纳深度学习有两个特征。
一是注重知识理解与迁移。深度学习不是学生机械地接收理论知识,而是形成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精神的过程。学生对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横向整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建构新知识,由表及里,从而在实践反思中将知识内化,运用在具体情境中。
二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度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在学习过程中更看重学生的价值。一方面,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享受学习,终身学习;另一方面,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习中不断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职业品德与从业修养。
中职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适应行业变化、自我提升的潜质和持续学习的能力,掌握必需的旅游业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岗位中得到有效运用。而深度学习就是学习者能主动地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积极构建知识网络,学以致用。深度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专业知识技能,让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拥有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并且具备终身学习目标的一种高阶思维能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发挥自己的潜能。
课堂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人才的逻辑起点。随着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实践。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混合教学等教学方法在中职旅游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但无论哪种教学改革,其本质都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大部分的课堂中,理论注入式的讲授仍然是中职旅游教学过程的常态,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重视,教学浅层化表现显著。另外,教师缺乏实践经历,照本宣科,较少从学生角度出发,已经是中职旅游课堂教学质量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深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把握知识本质,增强职业信心。
旅游人才对旅游产业升级优化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文旅融合发展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环境下,游客个性化需求得到高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正在逐步向灵活性、全面性、复合性转变。中职旅游专业作为培养旅游高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还需拥有旅游从业规范和服务意识,从而适应新时期旅游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中职旅游专业的发展滞后于旅游行业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刻板的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仍是阻碍旅游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因之一。倘若中职教师认识到深度学习理念的重要性,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从而不断推进中职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职旅游专业课程庞杂,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并重。师资队伍的构成主要源于在岗教师和兼职教师。“师范教育”培养的师资,仍是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教师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理论储备丰富,而实践技能缺失。综合类大学培养的旅游教育人才,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缺乏职业技能的培训。因为建设旅游、酒店实训场地需要大量经费,所以学校将场地“简易化”,缩短授课学时,以至于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为“零”,毕业通过笔试和教学技能的面试来到中职旅游专业授课,从而影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为了弥补学生技能的缺失,中职学校还会通过聘用企业管理者、技术能手作为旅游专业技能课程的兼职教师,但由于本职工作的繁忙,其在没有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下匆忙备课及教学组织能力欠缺,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复合型人才。根据走访可知,中职旅游课堂授课普遍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通过PPT 动画展示、概念解析、勾画课本、朗读背诵、课后练习等途径完成整堂课的授课。教学方法主要围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层面的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展开,形式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针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方法少。课堂教学仍旧是教师单项的“知识传授”,学生学习状态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受限。基于考纲的简单应用,学生仅能获得理论性知识的短暂记忆,不能将课堂授课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知识。教学方法单一,阻碍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国家大力出台了“旅游+”“全域旅游”等相关政策,旅游产业的外沿不断拓展。新型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出现,增加了旅游职业工作任务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新一代旅游从业者必须具备更强的职业能力和更广泛的知识维度来适应行业的发展。然而,当前开设旅游专业的中职学校,采用的都是教育部规划的教材配套用书。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该教材内容围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进行组织,具有大量概念性知识和原理,理论逻辑性较强,但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有限,知识整合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欠缺,直接叙述类的教材呈现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其仅掌握浅层的符号知识,难以达到深层学习的目的。旅游行业是日新月异、与时俱进的行业,若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师仅对静态的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呈现,不关注旅游行业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与真实的旅游工作情况相脱节,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职旅游教学评价的方式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被动地获取教学结果的反馈。这一教学评价方式忽略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缺少对知识迁移、创新运用层面的考评。纵观学生的课后作业,主要是回答教材中的概念、意义、作用和特点,学生通过翻阅教材即可回答。这种简单粗暴的回复,难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从教学中期和末期的考试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简答题为辅,缺乏开放性的试题,无法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间的差异;对于预设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能获得较好的成绩,从而堕入惯性思维,认为成绩好即是对专业知识掌握充分,缺乏深度学习的动力。
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从业人员。但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教师存在“理论知识丰富,实操能力欠缺”的现象,为了弥补教师技能的不足,学校加强校企合作,聘用企业兼职教师,但又存在教师理论知识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在岗教师积极参加技术技能培训,走进企业,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了解旅游企业的真实操作运行,从而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大对企业兼职教师的素养培训,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形成在岗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的模式,逐步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队伍建设,作为旅游专业的师资更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创新的教学意识和自觉的表率意识,肩负培养优秀从业人员的职责,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内在效能感,提高其职业素养。
随着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加深,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PBL 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教学方法的选用,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中职旅游教学若仅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无法实现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深度学习是在浅层学习基础上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运用知识的积极性。例如,中职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开展中职“导游实务”课程教学,以地陪导游接待工作为主线,创设学习情境;在课前,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收集相关景点的资料,罗列工作注意事项;开展小组合作,要求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对行程进行描述,对景点进行针对性讲解,通过综合讲解来评判学生的实际表现。
中职旅游教学存在知识零散化的特征,而中职学生阅历不足,无法聚焦知识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开展教学前,不应只在乎教学内容的量,更应在乎知识的质量。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学前,不能只生搬硬套普通教学模式,而应根据学生的群体特征、身心发展水平,选择对应的教学内容。精简教学内容并不是让学生粗略地掌握知识,而是教师淘汰过难、过偏、过旧的教材内容,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适度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选择的知识内容要与时俱进,将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融入其中,保证所学知识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导游实务”课程中,“导游词的创作”是核心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有关红色景点的讲解词,在提高学生讲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爱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教学评价是反馈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环节,中职旅游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第一,在教学开展前,学生的学习水平各异,因此可以通过测验、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理论基础掌握情况,从而针对性对教学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二,根据学生线上测验的分数,均衡分组,在线上发布任务清单,小组合作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第三,通过评分量表进行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测验成绩、教师评价等,反馈学生学习状态;第四,发布调查问卷,调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进行了解,并加以反思,从而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企业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此外,中职学校还要增加技能在实践教学中的考评,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考取职业技能证书,为适应旅游企业的工作环境做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