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检察日报记者 范跃红 通讯员 陈怡心
尚在上初中的张汐燕并不能理解反担保书中内容,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她15岁时的签名后来会在她的人生中掀起“巨浪”
2023年3月26日,张汐燕终于走进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场。为了参加这次考试,张汐燕等了整整3年。
2019年,就读于浙江省内某知名大学法学专业的张汐燕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却被告知她是失信被执行人,无法参加考试。
对于当时还在校园读书的张汐燕来说,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她疑惑不解:自己既没有经济收入也没有从事经济往来活动,为何突然就变成了“老赖”了呢?
2014年初,张汐燕还在浙江省海盐县一所中学读初三。有天晚上,一个自称周泳的人来到张汐燕家中,要求张汐燕和张汐燕姐姐、母亲三人共同签署一份反担保协议。
“我只记得那天周泳来到家里,我正在写作业,他要求我在那张纸上签个字,说不然的话我爸的生意就完了,我当时也不能理解什么叫反担保书,看到家人都签字了,想到爸爸的生意,我也就签字了。”张汐燕回忆说。
张汐燕父亲是个生意人,原本一家人的生活安逸富裕,却因为父亲在外染上了赌博恶习,家业逐渐落败。2014年1月,被赌债逼急的张汐燕父亲向当地一家公司借款600万元,并让周泳作为担保人。
借款签字那天,周泳来到张汐燕家中要求张汐燕和家人签署反担保协议,但尚在上初中的张汐燕并不能理解反担保书中内容,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她15岁时的签名后来会在她的人生中掀起“巨浪”。
2016年8月至10月,由于张汐燕父亲没有按期偿还借款,周泳代偿了相关借款。
2017年2月,周泳起诉了张汐燕父女等人,要求对方承担反担保责任,归还自己代偿的借款。同年7月,法院判决张汐燕等人承担连带责任。彼时,张汐燕刚结束高考,并顺利拿到了知名大学法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家里人怕影响她,就没跟她提判决的事。
就这样,被蒙在鼓里的张汐燕上大学后学习用功,梦想自己以后做一名律师或者从事其他法律职业。直到2019年7月周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张汐燕家人无力执行,张汐燕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她的梦想自此被击碎。
“我努力学习就是想以后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可以让爸爸不再东躲西藏,但一夜之间,我变成了失信被执行人,一切都不能实现了。”张汐燕哽咽地说。
这顶“老赖”的帽子对张汐燕来说是沉重的。由于无法报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张汐燕的法律职业生涯还没有开始便画上了句号。她出行受阻,无法购买高铁票回老家过暑假。更甚的是,新学期开学后,“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页面如雪花般铺天盖地出现在周围,同学们投来异样的眼光,亲戚朋友纷纷打来询问电话……张汐燕选择把手机关机,但无法阻断外界的议论纷纷。
(图片来源:CFP)
在这样的境遇中,张汐燕坚持完成了学业。2020年6月,她匆匆告别了校园生活,给浙江杭州一家公司投递求职简历。辗转到达公司面试时,人事经理却告诉她,由于她是“老赖”,面试直接被取消了。此后,张汐燕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也屡屡碰壁。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被拒之门外,出行、就业更是受阻,张汐燕回忆,那三年她过得都很迷茫,人生像是停滞了一样,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亲戚朋友都来问我,而我的每一次解释都感觉是在揭开自己的伤疤。别人只知道我是‘老赖’,他们不会关心我为什么会变成‘老赖’。”
“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找你们的,变成‘老赖’对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太大了,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了……”2021年11月14日,张汐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第一次找到了海盐县检察院。承办检察官马海红在得知张汐燕的遭遇后,立即审查起张汐燕的案件材料。
按照中国传统,“父债子偿”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在法律上,张汐燕父亲的债务应该由张汐燕偿还吗?通过查阅案件资料,张汐燕签署反担保协议时的年龄引起了承办检察官马海红的注意。张汐燕当时才15岁,一个未成年人能作为反担保人吗?法定监护人基于自身利益而予以追认的担保责任,张汐燕应当承担吗?
带着疑问,马海红进一步调阅卷宗、查询相关司法判例并走访了相关专家,发现像张汐燕这样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情况较为复杂,当未成年人担保的原因和内容不同时,实务中存在不同的判决结果。在她看来,如果有更多有利于张汐燕的证据支持,或许张汐燕的案件会有转机。
马海红先是调取了涉案的银行流水、不动产等信息,发现当时张汐燕名下并无财产,又通过走访当事人、知情人及社区,了解到张汐燕父亲当初借款的目的是为了偿还赌债,并非为了张汐燕的利益。在与周泳及双方亲友的沟通中,马海红敏锐地捕捉到一个线索,周泳对于签署反担保协议时张汐燕尚未成年的事实是明知的。
“种种证据都指向张汐燕签署的反担保合同超出法定范围,是损害未成年人利益的。法院仅以监护人追认为依据,要求张汐燕承担担保责任,有悖于特殊、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张汐燕父亲欠下的债务,不该由未成年人张汐燕来承担。”马海红说。
发现判决存在错误,最直接的办法是抗诉或发出再审检察建议,但这样只能解开原审判决结果的“法结”,解不开双方当事人的“心结”。对方当事人权益得不到保障,一定会提出上诉,届时诉讼时间将不断拉长。张汐燕正值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她头顶沉重的“老赖”帽子晚摘一日,对其未来人生发展的影响就会更重一层。
有没有办法能让矛盾得到实质性化解,让双方当事人都能满意呢?
在对双方当事人取证询问的过程中,马海红了解到,张汐燕父亲与周泳曾是20多年的朋友关系,双方是有一定调解意愿的。于是,海盐县检察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双方就调解的意愿达成了一致,但对于数额上双方存在分歧,互不让步,针锋相对。案件办理陷入了僵局。
第二次沟通,马海红和其他参与调解的检察官向张汐燕父母释法说理,阐明履行偿还代偿款的义务,以及可能承担的诉讼成本,张汐燕父母提出愿意向亲友筹措资金,但数额有限。对于这样的解决方案,周泳并不同意。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双方仍然僵持着。
马海红心绪如麻,一方面是张汐燕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护,另一方面是周泳的代偿款项没有得到归还,这利益交织多年的两家人,双方调解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什么样的还款数额和形式,是张汐燕一家可以承受,周泳也愿意接受的呢?
马海红重新翻阅案卷,注意到在周泳失业、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是张汐燕父亲提供车辆和资金帮助了他。马海红觉得,这份曾经的知遇之情或许是打开双方心结的钥匙。
第六次沟通,周泳松口了,同意以“张汐燕一家一次性付清280万元”作为和解条件。张汐燕一家却面露难色,他们无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希望能分期给付。
直到第八次沟通,马海红等人向周泳阐述张汐燕一家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张汐燕求职就业受到的阻碍,周泳的语气变化了,他说:“检察官,你说得对,孩子是无辜的,我们大人的经济纠纷不应该让刚步入社会的孩子来承担。我同意分期付款,让张汐燕早点找个工作。”
“我的女儿可算是被我害惨了,我会从女儿的未来发展考虑,积极筹措资金来还钱。”张汐燕父亲在最后一次调解时说道。历经3个月,反复8次沟通和调解,张汐燕家人和周泳终于达成和解。
案件看着似乎告一段落,但问题又随之而来,如果这个案子通过执行和解的方式结案,那么张汐燕虽然摆脱了“老赖”的头衔,但仍具有曾经是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这对张汐燕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并且法院的错误生效判决也未得到纠正。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022年3月25日,海盐县检察院向法院发出了再审检察建议,并与法院召开联席会议,围绕担保人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合同效力、未成年人保护原则等进行充分论证,就未成年人保护达成统一的司法标尺。同年6月24日,法院以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裁定为由再审。
再审期间,最后一笔款项到位,周泳撤回了对张汐燕的起诉,2022年6月27日,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对调解协议予以确认。至此,涉及张汐燕的原判决书、失信记录、限高措施全部被撤销,3年来伴随张汐燕的困扰终于彻底解决了。
走出法院,张汐燕长舒了一口气,她对检察官说:“我终于可以像同龄的女孩子一样自由生活了,我想尽快重拾自己的法律专业,像你们一样尽己所能地去帮助更多人。”
张汐燕第一时间报了名,准备参加当年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不久,张汐燕又被一家公司录用,从事法务工作。
虽然这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但张汐燕并没有气馁。她表示,自己还是会继续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否则对不起大学所学的法学专业,更对不起帮助她的检察官。这个夏天,忙碌的工作之余,张汐燕还是抽空在看法律方面的书籍。
这一次,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张汐燕,未来的前方有无数种可能在等待着她。(文中张汐燕、周泳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