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烹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3-09-28 19:30:43邓谦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内容思政

邓谦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育人理念,是指以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个人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它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新时代教育走向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

职业教育中的烹饪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强的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也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当前烹饪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流程传统等。因此,对烹饪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是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烹饪课程教学改革及其在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探索和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双师型”烹饪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领导力,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技能方面起到双引擎作用。

一、课程思政在中职教学中的意义

本文探索了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烹饪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一方面,本研究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促进职业教育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可以为烹饪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烹饪技能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技术技能。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在中职烹饪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意义重大。首先,通过将课程知识与思想道德相融合,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积累社会责任感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观念。最后,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中职烹饪课程教学应该以课程思政为核心,将其纳入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实现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推动中职教育的根本转变。

二、烹饪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现代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理念的结合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课程思政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旨在通过课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理论上与烹饪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

(二)烹饪课程与国学思想的结合

国学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将儒、释、道三家思想吸收并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在烹饪课程教学中,通过运用孔子国学思想,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将其融入烹饪教学中,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自信心。

(三)健康饮食意识与烹饪课程教学的结合

健康饮食意识是现代社会对于饮食的一种重要认识,而烹饪课程的本质是通过烹饪技术的传授,提高学生的烹饪水平。结合健康饮食意识,可以将烹饪课程教学从单纯的技能传授升华为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健康生活方式来推广,让学生不仅懂得如何烹饪美食,更能够掌握健康有益的饮食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烹饪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是现代教育理念与课程思政理念的结合、烹饪课程与国学思想的结合以及健康饮食意识与烹饪课程教学的结合。这些理论依据为烹饪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也为烹饪课程在提高学生烹饪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推广健康饮食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对烹饪专业学生有关课程思政的调查分析

在本论文进行的烹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为了验证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对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将结果汇总到Excel数据库,再进行统计分析。

(一)新教学模式的优点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新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加认可和满意。其中,85%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更有趣、更直观、更具挑战性,76%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更能够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此外,90%的学生也认为新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中92%的学生认为新教学模式下更能够传达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见图1)。

(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期望

引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对于“如若在专业课或基础课中引入思政内容,您认为有必要引入哪些元素?”问卷反馈出的排在前五的元素依次是文化自信、钻研精神、爱国情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民族自豪感,依次占比为92.3%、86.7%、85.8%、71.6%、63.4%;其后依次为爱岗敬业、弘扬道德、团队意识、正直诚信的价值观、追求真理的世界观,占比均为50%以上;之后依次为尊师重教、理想情怀、职业伦理教育,占比均在40%以上(见图2)。烹饪课程的教学案例设计已覆盖上述重要元素,符合学生对思政教育内涵的认识和期望。

在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的得失之后,绝大部分学生(92%)表示更倾向于新教学模式。他们认为,新教学模式让他们更想学,更好地掌握了烹饪技能,更深入地理解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要求。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采用新教学模式的效果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四、烹饪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一)烹饪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分析

烹饪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需要关注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在对烹饪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时,需要考虑以下特点:

1.知识面广泛。烹饪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涵盖了食材、工具、技术、营养、艺术和化学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区分和整合,使其更易于学生掌握。

2.实践性强。烹饪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中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加强实训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烹饪的技术、技巧、技能和方法。

3.与文化传统有关。烹饪课程不仅仅是关注烹饪的技能和方法,还需要关注烹饪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中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使学生能够了解和体验中国烹饪文化的魅力。

4.关注健康与营养。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烹饪课程也需要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中需要注重讲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烹饪技巧对食品营养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学到健康饮食的烹饪技巧。

(二)烹饪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在本文中,通过对传统烹饪课程和现代烹饪技术的研究,笔者认为烹饪课程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为此,进行了如下的改革与探索:

1.借鉴孔子国学思想,将其应用到烹饪教学中。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道德理念和知识精华,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观念。

2.强调烹饪的营养学、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食品的营养成分,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

3.注重烹饪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烹饪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教学要注重不断创新和发展烹饪技术。

五、烹饪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讨

(一)烹饪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特点分析

在烹饪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讨中,需要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首先,烹饪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制作菜肴,形成做——制作菜点与劳动、学——学知识与技能、悟——悟思想与道德教育为一体。其次,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卫生,因此教学方法需要注重实际操作技巧和安全知识的讲解。同时,烹饪课程还需要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即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际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此外,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烹饪课程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即注重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最后,烹饪课程教学还需要注重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相互融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烹饪课程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探讨

在教学方法方面,本文提出了通过“呈现+演示—示教+实训—践行+反思”模式来开展烹饪课程的教学活动。具体而言,首先,教师通过呈现完整作品,然后再演示烹饪的基本操作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作品的色泽与形态、听到作品应有的声音以及感受到烹饪过程中的细节和要点,重点品味到作品质感、味道。其次,教师通过示范教学之后,学生需要在实训室中进行烹饪实训操作,并依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果。最后,通过践行反思课程的实训操作和教学过程,提炼梳理和总结烹饪技巧的要点,体悟烹饪实训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过程中是如何用实践活动来践行,师生的心得体会为后续的烹饪实践以及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學手段方面,本文提出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烹饪课程的教学活动。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听课的同时,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来理解烹饪理论知识以及拓展知识面,如国学、职业道德教育、文学、科普等。其次,在实训室中,可以使用实训操作、互动体验、仿真训练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烹饪技巧,同时能够在实训室环境中反复修正和改进自己的烹饪操作。最后,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和社交媒体渠道,开展线上答疑、互动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和实践烹饪技巧,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烹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课程思政视角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在烹饪课程教学中,以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始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的提升。此外,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体验感和获得感,让作品呈现完整形态色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紧跟职业发展需求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教师、实训工具、作品、产品融为一体以职业工作过程为中心。烹饪职业教育人的使命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高质量培养具备精湛的烹饪技术、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通过实践和实训教学实践的验证,形成“一理念二中心三具备”的烹饪专业教学模式,将教学改革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并推广,为烹饪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