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微微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 110142)
在气候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气候外交已然成为世界各国政治博弈和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阵地。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实施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实际上,中国始终是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者、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巴黎协定》落实的行动派。 然而,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认知和态度存在偏差,这反映出我国气候外交话语权不足的问题。 鉴于此,我国代表在国际重大气候外交场合发表演讲,向国际社会澄清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事实,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同。 在气候外交中,隐喻是一种常见的描述气候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身份建构、塑造国家形象的话语策略。 本文以隐喻理论作为主要阐释工具,考察中国代表在重要气候外交语篇中使用的主导隐喻,并分析其在展现和建构中国气候外交新形象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思想和行为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该理论指出隐喻是一种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 “源域通常是已知的或熟悉的具体事物,目标域则是比较陌生的或者不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从而实现理解目标域,重新认识目标域特征的目的。”[1]隐喻义的产生过程是人类通过源域的属性获得目标域概念结构,从而更加鲜明地认识目标域的结构和属性的过程。 “对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既能辨别隐喻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能解释特定语篇的连贯性,进而能对隐喻的使用动机进行更深层的阐释和说明。”[2]
查特里斯-布莱克进一步指出,在外交场合,各国政要经常借助隐喻表达本国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以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并由此做出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外交场合使用的隐喻是各国政要为达到一定的劝导目的而做出的语言选择,他因此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理论。 该理论“用语料库方法识别隐喻,从语用和认知角度阐释隐喻,通过对隐喻的话语功能分析确定其意识形态和修辞基础”[3],批评隐喻分析理论为深入研究政治和外交话语中的隐喻提供了优秀的范式。
本研究基于2015 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以来中国代表在国际重大气候外交场合的16 篇外交语篇,自建29 907 个字符的小型语料库。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根据前人研究经验以及对语料的抽样分析,推测出语料中可能存在的隐喻;(2)对语料进行分词处理,运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 3.5.8 的关键词检索功能,对可能存在隐喻的始源域关键词进行列表,并通过高频关键词确认潜在隐喻;(3)统计出类符数和形符数,即一种隐喻关键词的数量和同一隐喻各关键词出现的总次数。 以软件统计为主,辅以人工核实,目的是剔除非隐喻性表达,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然后,再通过“类符数”和“形符数”的乘积计算出总鸣值。 最后,通过以上统计数据,阐释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并通过具体实例剖析隐喻在塑造国家气候外交形象方面的作用。
语料分析表明,中国代表的气候外交语篇中主要涉及旅途、建筑、战争、植物和关系等五类概念隐喻。隐喻使用的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隐喻使用情况统计表
从表1 可以看出,第一,中国代表在气候外交中使用最多的隐喻是旅途隐喻,且无论是类符数、形符数,还是总鸣值百分比(75.5%),旅途隐喻都位居首位。中国代表构建了“气候治理是一次漫长艰难的旅途”这一概念隐喻,其中,“旅途”是始源域,“气候治理”是目标域。 这一基础隐喻包含“各国是旅行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是行囊也是路线图”“气候治理目标是目的地”等子隐喻。 当始源域“旅行”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旅行”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气候治理”的推理模式上。 比如,当“旅途”中出现障碍时,旅行者就可能有以下几种选择:努力克服困难,越过障碍,到达目的地;就此放弃目的地;更改路线图或放弃行囊。 那么,当映射把旅行的认知经验投射到“气候治理”上时,各国面临不同的选择:可能克服困难,为达成共同的气候治理目标而努力;停止合作,放弃原路线图,放弃共同目标;一些国家为了轻装上阵而放弃自身行囊或将行囊转嫁他国。 旅途隐喻的使用排在首位,说明中国认同气候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同时意在突出旅途中各国坚持同一方向和路线,勇于承担自身责任的重要性。
语料中旅行隐喻的相关例句如下(下划线字为隐喻关键词,下同):
(1)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
(2)应对气候变化,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3)《巴黎协定》旨在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提出了2020 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和愿景,是人类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
(4)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5)中国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例(1)和(2),中国代表通过“阻挡不了……进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等词语表达了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坚决态度和必胜决心,同时唤起了听众的信心和努力。 例(3)和(4),中国代表用“里程碑”“继往开来”“行稳致远”等词语突显出中国是《巴黎协定》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践行者,同时用“并肩前行”一词激发认同感。 在例(5)中,中国代表用“坚持……道路”表明气候治理之路虽然充满艰难险阻,但中国是一个具有表率作用的先行者,将气候治理的列车引向正确的方向。 中国代表通过旅途隐喻有效展现了中国在气候治理道路上行动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这一良好形象。
第二,中国代表对建筑隐喻的使用也十分突出,总鸣值占比14%。 中国代表构建了“气候治理是建筑高楼大厦的过程”这样一个概念隐喻,其中“建筑过程”是始源域,“气候治理”是目标域,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激活了其间的跨域映射。 这一基础隐喻包含“各国是建筑师”“公平合理和合作共赢的原则是基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平台”“具体的气候治理政策和措施是框架”等子隐喻。 具体例句如下: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是最权威的平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和各自能力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
(2)中国已正式宣布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出台了“1+N”政策框架和“10 项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3)各国应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摒弃以自我为中心和本国优先,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义务,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由以上例句可知,建筑隐喻具有积极的联想义。中国代表在发言中使用大量的建筑隐喻意图表明各国当下为气候治理所做出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为大厦添砖加瓦。 通过该隐喻,中国代表不仅强调了打好基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的重要性,还充分肯定了世界各国戮力同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有助于唤起人们的信心和耐心,激发人们为实现最终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和决心。 同时,中国代表多次通过“构建……体系”“出台……框架”等隐喻表明中国正在为实现气候治理目标高屋建瓴,强调中国的积极努力和突出贡献,从而有效地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行动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良好形象。
第三,战争隐喻也是气候外交场合常用的隐喻。在本研究语料中,战争隐喻总鸣值占比8.2%。 中国代表构建了“气候治理是一场战争”这一概念隐喻,“人类”和“气候变化”分别是战争的对立方,气候治理的过程是艰苦卓绝的战斗过程,人类采取的气候治理策略是战略。 有关例句如下:
(1)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努力、同舟共济、共同应对。
(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承诺。
(3)中国将坚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汇聚更多力量。
(4)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
战争和战争术语通常会给人一种紧张、危急、残酷的压迫感。 通过始源域“战争”和目标域“气候治理”的类比,能够将人们对战争的认知经验投射到气候治理上,从而实现交际主体的说服目的,如上述例句中“严峻挑战”“危机”等词汇营造出紧张危急的氛围,使听众感受到“气候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情势的危急性;“战略”一词营造出“备战”的状态,展现出中国严阵以待的态度;“联盟”等词汇的使用也有助于激发受众团结一致、共同战斗的意志和决心。 此外,部分战争隐喻(如“零和博弈”)的使用还隐射了某些国家抱以旧时代的战争思维行事,只顾自身利益,在气候治理过程中消极保守的态度,突显出中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大担当、大格局和突出贡献,从而有效地塑造了中国在气候治理领域的贡献者和引领者形象。
第四,植物隐喻在中国代表的发言中也很常见。在本研究的语料中,中国代表构建了一个“气候变化合作是一株生长的植物”这样一个概念隐喻。 具体例句如下:
(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
(2)但合作意愿能否转变为合作果实,取决于两国政府能否为企业务实合作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透过始源域“植物”,听众不仅能感受到种植、生长和收获之间的关系性,也能体会出植物生长的渐进性和可预测性。 当始源域“植物”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植物”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气候变化合作”的推理模式上。 中国代表通过植物隐喻意图表明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同时肯定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取得的成效,阐明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此外,中国呼吁各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让气候变化合作结出“果实”。 因此,植物隐喻的使用有效地塑造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贡献者和引领者形象。
第五,关系隐喻在中国代表的发言中也有所体现。 关系隐喻的基础是“国家是人”的概念隐喻,当映射把始源域“人”的认知经验投射到目标域“国家”的认知经验时,“国家”就具备了“人”的特征,不仅拥有了人的身体器官和部位,还发展出各种人际关系。 具体例句如下:
(1)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助力《巴黎协定》行稳致远,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2)作为太平洋岛国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方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岛国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岛国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韧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例(1)中的“并肩”意思是肩与肩挨在一起以示两人关系亲密,中国代表倡议世界各国“并肩前行”,一方面激活人们对亲诚友好的国际关系的期待,一方面是想呼吁各国团结协作,一起行动。 另外,中国代表反复使用一些人际关系词,如(2)中的“朋友”“伙伴”“兄弟”,这些关系词的情感程度层层递进,展现出中国真诚友好的外交态度,建构出亲诚惠容的大国形象,同时表达出中国在气候问题上与各国合作的强烈愿望和诚意,有助于塑造中国在气候问题上“行动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