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慧
人才是现阶段中国乡村实现有效振兴的关键内核,激活乡村人才力量,能有效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效衔接。近年来,大学生城市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农村基层成为高校毕业生的可靠就业方向。广阔的农村建设平台可以为毕业生提供诸多新机会,但农村的客观现实条件也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阻碍。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影响高校毕业生农业就业意愿的因素具有突出现实意义,不仅能为毕业生农村就业提供理论支撑,而且可以为农村人才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一书由肖璐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围绕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问题进行细致探究,揭示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该书共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总体研究,作者基于行为科学理论、就业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等理论观点对高校毕业生农业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依托系统的文献考察、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等调研方式分析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梳理和总结影响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构建出农村就业行为模型;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村官专题,主要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的就业行为和离职行为进行分析,并据此建构出行为模型。总体上看,该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和行为规律,并提出毕业生个体在农村就业方面的行为机制,提出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路径,为相关政策举措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作者在书中开篇便提出,自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倾向越来越显著,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跃进增长。毕业生数量的剧增满足了城市发展的人才需求,但也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逐渐降低,毕业生就业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不仅如此,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性失衡越發明显,城市就业意愿居高不下,而乡镇地区就业意愿比例较低,高校毕业生“亲城远乡”的就业特征十分显著。与此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农村现有人才资源已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尤其是乡村建设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都十分紧缺,最终对乡村振兴产生了阻碍。综上,一方面有大批高校毕业生滞留城市并加剧了城市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中国农村建设急需大量人才支撑。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引导毕业生选择农业就业岗位是一举两得的可行举措。因此,研究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正如作者认为的,调研分析和建构出影响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的机制模型,可以更为系统地了解推动毕业生农业就业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平衡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新举措,开辟出更多引导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新渠道。
书中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分析,从社会、家庭及个体等多个方面出发总结了诸多具体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其总结为三个主要类型,分别为推出地因素、拉入地因素及个人综合因素,具体影响机理分析如下。
1 推出地因素
推出地因素指的是毕业所在地将毕业生推向农村就业的因素,其主体是高校毕业所在地,一般为高校和高校坐落的城市。推出地因素对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影响力在于推动作用,其推动力越强,毕业生的农村就业意愿就越强。书中总结了四个具体的推出要素。一是高校就业指导因素。高校在就业指导规划、创新创业课程等系统性教学的过程中,是否对大学生进行返乡援乡或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就业指导,会对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产生关键影响。许多大学生接触就业知识是在高校课程中,高校和教师为学生讲明农村就业优势和利益,将有助于扭转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高校将乡村振兴作为大学生德育内容,也会从思想层面激发大学生毕业后树立投身于农村建设的志向,为其毕业后选择农村就业奠定思想基础。二是毕业地就业规划因素。部分城市人力资源部门在毕业季会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引导活动,或是开设毕业生网络指导平台,或是走入校园开展校聘会,此时城市人力资源部门将农村就业岗位、福利待遇等信息提供给毕业生,可以有效开阔毕业生就业视野,使其注意到农村就业需求;相关部门给予毕业生农村就业咨询服务,有助于毕业生考察农村就业前景,激活农村就业意向。三是毕业地援乡力度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对乡村进行援助建设具有必要性,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城市的有规划地援建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毕业季,部分援乡力度大的城市会采取一系列宣传举措来引导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此举有助于吸引毕业生主动搜索农村就业信息,进而形成农村就业意愿;而部分援乡力度小的城市通常不会专门拨款用于农村就业宣传工作,对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引导效果不突出。四是毕业地优惠政策因素。近年来中国建立了加强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政策框架,许多地区基于该框架对选择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政策补贴,部分地区的政策补贴力度较大,包括金融补贴、直接经济补贴等红利政策较为全面,可以有效吸引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而部分地区政策补贴力度较小,许多红利政策尚未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积极性。
2 拉入地因素
与推出地因素相对应,拉入地因素指的是高校毕业生所受到的来自乡村地区的吸引和拉入效果,其主体为乡村就业地区。拉入地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拉入作用,拉动能力越强,则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越强烈。书中总结了三个主要的拉入地因素。一是就业地客观条件因素。经过系统调研可以发现,高校毕业生城市就业倾向显著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各方面基础条件优越,生活便利,而农村客观条件显然难以跟上城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农村就业热情。可见,农村条件水平会直接影响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具体条件包括农村距离市(县)中心的路程距离、农村就业地的产业经济水平、农村就业地的配套生活设施等,上述条件水平越高,则对高校毕业生的拉入效果越明显,反之效果则越微弱。二是就业地岗位需求因素。书中提到,就业意愿是人们在职业定向的综合抉择中凭借自我对未来就业前途的认知形成的一种心理期待,也就是说,行业和岗位是否能够带来长远效益往往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但农村产业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行业与岗位类型不够丰富,部分农村建设更多需要的是基层员工,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强;而部分农村通过布局新产业开拓了更多新媒体运营、网络直播等新兴岗位,有助于吸引毕业生就业。三是就业地福利待遇因素。调研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重要考察因素之一便是福利待遇,尤其对于时下各方压力较大的独生子女来说,其就业选择更加会倾向于高薪酬、高福利的岗位。抛却农村本身条件的先天不足,如果在建设过程中给予高校毕业生足够的福利待遇,那么也会有效吸引毕业生选择农村就业;但如果农村自身条件一般,且难以提供符合高校毕业生心理预期的薪酬待遇,那便会削弱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
3 个人综合因素
个人综合因素指的是高校毕业生自身对农村就业的综合看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农村生活感兴趣程度。如某大学生具有美好的乡村生活经历,且乐于生活在乡村环境中,那么其毕业后的农村就业意愿显然会更强烈。二是对国家创业和鄉村就业政策的知晓程度。大学生在毕业前是否对国家乡村建设政策有足够了解,以及是否知晓当地乡村就业的福利政策,会直接影响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其各方面信息了解越清晰,那么就业信心会更坚定,农村就业的悲观心态也会逐步消失,随之农村就业意愿会得到提升。三是对农村创业就业价值认同程度。价值认同源于价值观的一致性,当大学生认为能够在农村就业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那么其毕业后会更倾向于农村就业,反之则农村就业意愿不高。除了毕业生自身因素,书中还着重提到毕业生的家庭也会影响其农村就业意愿,如家庭中父母自身对农村就业存在较高水平的价值认同,则其对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支持度就会提升,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也会明显提高,反之则会影响毕业生农村就业意向;再如父母赡养问题也会影响毕业生就业选择,父母居住于城市且赡养压力小,则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提高,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上述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相关影响因素多样且影响作用不一,书中据此构建行为模型,并提出增强毕业生农村就业意愿的举措,主要分为推动举措和拉入举措。在推动毕业生农村就业方面,首先,高校要将农村就业的时代命题融入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实现对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引导。除了就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之外,高校还要从德育角度出发扭转大学生对就业道路的错误认知,使其摒弃“只有城市才有发展机会”的错误思想,从主观意识层面激活大学生树立投身于农村建设的志向。其次,高校和城市人力资源部门需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开设农村就业咨询通道为当地高校毕业生解答农村就业问题,为毕业生提供农村就业相关信息,包括各项红利政策、农村待发展产业类型、就业岗位要求、薪酬待遇、社保福利等,让毕业生可以多方面考察农村就业形势,坚定农业就业信心。在拉入毕业生农村就业方面,首先,地方政府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需求,进一步开拓毕业生农村就业渠道,在农村产业结构下为毕业生提供多元的就业岗位,如乡镇政府可以提供大学生村官岗位;农村技术服务站可以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员岗位;畜禽养殖企业、农粮企业及花果种植企业可以提供适合毕业生专业类型的岗位。其次,地方政府需落实好毕业生农业就业的各项保障制度,包括基本薪酬、社保缴纳、津贴福利等,都需在硬性的规章制度下严格执行,维护好毕业生农业就业的利益,严厉打击拖欠毕业生工资、随意辞退毕业生的情况。总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具有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推动农村建设的双重社会价值,但要真正实现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建设的双向互动,相关主体需要着重培育和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从而推动毕业生自觉、自愿投身于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