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要实现全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农民这一群体至关重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虽不断提高,但农民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却受到忽视,呈现单一化和碎片化的短板。随着这一短板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善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研究促进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品质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两个概念既是相对的,又是相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既能决定精神生活质量,又是精神生活的载体,物质财富充足才能为实现精神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朱力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们在参与某些精神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满足感,幸福感,例如价值观和道德感得到了社会认同[3]。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社会主义的精神富裕,必然是以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各种积极的精神总和[4]。孙瑶认为精神共同富裕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其中个人层面的精神共同富裕包括个人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以及成熟稳定的认知体系;国家层面的精神共同富裕可以从文化,教育和健康等多方面进行理解,突出了社会性[5]。总的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容涉及面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思想富裕、文化生活富裕、社会文明富裕。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农民在乡村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参与感、归属感、认同感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凭空出现的话题词,而是来源于当代中国人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智慧。因此,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检验乡村文化振兴成果与塑造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三个角度来把握促进农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与多重意蕴,是深刻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展开逻辑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同富裕是坚持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相统一。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要两手抓,既抓物质富裕,又要抓精神富裕。换句话说,不能以“主次论”“先后论”片面理解,或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完全割裂开来,二者只有相辅相成,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总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是中国人一直以来共同的理想和期盼,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不断挖掘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民,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若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共同富裕,乡村就必须要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包括五个方面的振兴,其中文化是乡村振兴最深沉的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思想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6]。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通过改善农民的文化认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使农民追求更有品质的精神生活。农民精神生活是乡村文化振兴环节中尤为重要的领域,农村精神文化得到显著提升,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便向前迈出一大步。因此,农民精神生活是否富裕将是检验乡村文化振兴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品质的农民精神生活是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之一。如果农民精神生活消极不振,整个农村社会将失去生机与活力,必然毫无凝聚力与向心力可言。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使农民具有更强的凝聚力,邻里相处过程中就某些问题达成共识,整个乡村社会保持和谐统一,进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作为农村主体的农民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农村社会便能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幸福感与归属也会随之得到提升。
当前促进农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形式多样,但未来发展的路径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文化平台、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大力开展文化下乡破解其困境与挑战,创新农村农民精神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农民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依托,也是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渠道。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目的是为农村农民提供更好的条件,发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桥梁作用,以此来提升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在农村建立农民专属书屋、农民故事站、农村文化长廊等。
一是建立农民专属书屋。农民专属书屋的建设应以农民为中心,书屋内尽量陈列有关农村农民的书籍,定期播放有关农村农民故事的纪录片和影片,便于当地村民以及外来者浏览与阅读。
二是建立农民故事站。农民故事站是汇集不同时期杰出农民故事的集合地,农村居民可以踊跃参加,力所能及提供身边的故事素材;故事站的工作人员可以自愿报名。
三是建设农村文化长廊。农村文化长廊不仅可以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还能使村民在文化长廊的潜移默化中提升精神文明程度。文化长廊海报上可以张贴杰出农民的照片与个人事迹介绍,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树立新风,发挥榜样的模范教育作用。村民在闲暇时间还可以在文化长廊开展特色故事交流会,不仅有利于邻里之间感情的增进,还能丰富村民的生活方式,使乡村熟人社会更加熟悉与亲近。
由于村内文化平台与人才的缺失,农村文化宣传工作相对难以展开。在推进农村农民精神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文化平台与能人的挖掘极其重要。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从农民主体入手,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在整个能人带动过程中,增强农民的参与感与存在感,调动村民在塑造家乡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对家乡的责任感,进而离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越来越近。
一是开展农村直播。农村直播间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开展农村线上直播。开展农村直播一方面可以将本地农村农民趣事通过线上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朋友介绍,并且还可以将本土特色农产品分享给线上观众,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另一方面,线上直播还可以向网友展示农村农民种植经验及生活状态,吸引全国的朋友前来深入参观与了解,激发农村活力。当村民感受到来自观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与欣赏时,心中不免增添几分自信,对家乡的感情会更加浓厚与深沉。与此同时,农民的精神生活方面也会产生巨大变化。
二是吸纳返乡发展年轻人。在所有村民中,返乡谋发展的青年群体最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社会主义精神共同富裕的目标离不开年轻人的奋斗与努力,家乡情怀是年轻人返乡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在能人建设中首先要鼓励外出青年返乡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其可以通过拍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样化的创新方式为农村文化宣传增添色彩,提供新思路。返乡谋发展的年轻人是农村中的新鲜血液,只有更多年轻人带头投身于乡村文化事业,才能更好地引领老一辈的村民积极寻求文化发展,二者的合力才能快速促进农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三是培养农村文化联络志愿者。农村文化宣传牵头组织者和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大多是政府或者村两委全权组织,农民参与意识较低,热情度不高。而发展农村文化联络志愿者的作用就在于利用村民的身份吸引村民参与文化活动,这些时常活动在农民之间的联络员,由于自带浓厚的“乡土”气息,最了解村民的文化需求内容和形式,不仅可以将村民的需求收集汇总,而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便于管理。他们长期驻扎在农村中,联系村民、宣传群众、组织村民、团结村民、在整个农村文化宣传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农村文化联络志愿者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为活动做出一定的贡献。在整个过程中,农民群体的精神生活得到支持与引导,避免部分农民出现孤独、心态差等消极情绪,以此促进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最后,联络员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建设,获得村民的支持与认可、稳定秩序、保证活动有序展开,要做好后勤服务,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本身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映。一个国家精神生活层次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下乡的开展,离不开农村农民精神的提升,只有将文化下乡落实到位,才能促进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其中,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也是农民群众为了提高自身层次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过程,尤其是针对农村农民精神层次较低的情况更要大力开展文化下乡,以此推进农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化下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乡村教育。当下农村农民思想多元化,缺乏统一的认知体系,多元思想的碰撞之下必然影响广大农民的价值判断。面对农村地区出现的各种观念,要通过乡村教育对农民精神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规范、修正,强化其精神观念。一是要在农村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力度,农民精神富裕问题的解决首先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统一来提高农民群体思想认知、文化自信程度与道德水平等。二是通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民群体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认同感、归属感。三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来引导农民、教育农民、发展农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来团结农民、凝聚农民,同时还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农民勇于创业、积极进取、辛勤劳作。四是加强法治教育与宣传。农村社会时常面临着较难解决的困难,例如各种纠纷问题、利益诉求表达等,可以通过向其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免费发放相关法律资料、提供现场问题咨询等志愿服务,提升农村农民法律素养,引导农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与利益诉求。
二是加强文化下乡创新性。文化下乡活动至今已不再是新鲜事和新鲜词,但在许多农村地区,文化下乡的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质量较低、传播手段老套,多地文化下乡活动趋于形式主义,达不到预期效果,也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下乡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必须进行创新性改善。首先,针对文化下乡开展形式创新。社会正处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已覆盖大部分的农村地区,文化下乡要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与条件,将新技术及新手段与文化下乡相结合,如将数字技术与节目形式结合,呈现出更好的节目效果,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其次,针对文化下乡进行内容创新。以往文化下乡的主题与内容多为送温暖、送书籍等,当下可以通过以“农村农民”为题材进行文艺作品创作,丰富文化下乡的主题和内容,通过文艺作品比赛挖掘培养农民文艺爱好者,使文艺下乡能够紧密贴近农民群众的生活、走进农民群众的内心,让农村精神文化之树茁壮成长。
三是市场主体参与文化下乡。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大多以政府为主体参与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包括文化下乡行动大多亦是政府部门组织志愿者进行。文化下乡应当鼓励个人和集体或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其中,使农村农民精神文化充满生机活力。农村文化事业和农副业生产一样,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还需考虑经济效益,只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稳步发展和前进。如果单纯讲社会效益,文化下乡难以持续发展和生存,只有文化下乡产生经济效益后才会有更多资金继续投入活动。因此,鼓励企业市场主体通过外包等形式专门成立文化下乡部门,针对性地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创新文化下乡产品,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