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群
(宜兴市昌华陶艺有限公司 江苏 宜兴 214221)
美术思想是伴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背景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产物。现代社会相较于古代社会,最大的特征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成本急剧增加,伴随文明进步的艺术也逐渐变得更新求异,这似乎从根本上与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背道而驰。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在强调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是人与自然的艺术,是保持自身缓慢节奏的美。而工业化社会,改造自然甚至是破坏自然,与强调自然的精神境界,追求自然的传统美学大相径庭,这种特殊的矛盾冲突也反映到中国现存的各类手工艺创作中,以民俗文化、慢生活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在面对工业化冲击下掀起的社会浪潮时,正变得越来越薄弱,有些甚至开始逐渐消亡。
幸运的是,紫砂工艺依旧蓬勃发展,紫砂行业甚至表现出自明清以后空前的繁荣,紫砂并不是一门封闭的手工艺创造,它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吸收了其它的工艺、文化元素,跨过自身创作的边界,向着更庞杂的方向包容拓展。
当代紫砂陶艺有着极为丰富的门类,不单单只是生产茶具,还涵盖了各种实用器具、家庭装饰、建筑材料、雕塑等。很多新创的紫砂陶艺作品横跨多个领域,甚至很难严格的分类区分,相较于明清时期紫砂器较为单一的使用和欣赏功能,当代紫砂陶艺创作在功能性上可谓丰富,种类也日臻完善,只要是能想象得到的日用器具,都可以用紫砂制作出来,这得益于工艺的发展,创造力的解放。
明清时期大部分的紫砂匠人收入很低,社会地位不高,很多制作紫砂的匠人甚至没有受过最基本的教育,紫砂行业整体的文化素养偏低。而在当代,紫砂陶艺创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多受过完整现代教育的学院派人才加入紫砂陶艺创作者的队伍。在未来仅仅制壶是显然不够的,受过系统性的美术理论熏陶的紫砂陶艺创作者会迸发出与过去时代截然不同的创作观,学院派陶艺者所创作的作品,也普遍展现出现代美术的种种特点,在工艺的创造性上,紫砂陶艺创作的专业性将会越来越强。
文化是紫砂陶艺的内核,拥有文化的加持,紫砂陶才能够像拥有自己的生命一样不断成长。当下紫砂作品的题材越来越丰富,很多过去从未涉足的领域,也逐步被创作者的意志打开。创新的思维赋予了紫砂前所未有的文化空间,在这个空间内艺术性强,具有深刻美术价值的作品层出不穷,未来这一趋势可能加速,一些更符合年轻人的紫砂文化作品将会诞生,紫砂文化也将从此走向全新的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迎来了巨大变化,物质生活丰富充裕的同时,当代艺术的表达形式也逐渐发生着改变。当代紫砂陶艺伴随着这种变化,顺应着时代的潮流,通过创作者的理解,解读紫砂文化艺术的过去,同时亦小心翼翼地开创紫砂陶艺的未来。紫砂陶艺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造物,它的生长源自于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最朴素的驱动力,即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紫砂陶艺创作的过程中,既带有传承古典的古朴印记,亦带有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生活趣味的审美元素,以“紫玉海棠水韵江南”(见图1)的创作为例,它描绘的是古典的江南水乡之美,在过去江南文化是有别于中原文化的水乡文化,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一半在水中,一半在花中,是典型的传统美术的抽象表达。一朵朵的海棠化作茶壶和茶杯,在沏茶交互时展现出海棠花一半的意态。这样的作品描绘的美一半在茶壶的造型,一半在人们心中的联想,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紫砂醇厚,白玉温润,两者相辅相成。在这件作品中,茶壶和茶杯并不单纯的用紫砂制作,而是加入了其它材质与之搭配,这种组合形成的美更深入主题,也拓展了紫砂茶具自身的边界。
图1 紫玉海棠水韵江南
“紫玉海棠水韵江南”的核心是一把海棠形状的提梁壶,茶壶用黄龙山原矿的沉香泥料制作,以海棠花作为造型的原型,壶身是一朵盛开成四瓣的花朵形状,身筒饱满圆润,每一囊瓣之间工艺精细,有对称之美,手工制作的壶身在用明针压出棱线时需要提前做好测量,出现误差要及时修正,令整个身筒工整而细致;前方的壶流三弯,流身的线条要注意与圆形的提梁在流嘴之前的段落构成平行,这种部分平行的曲线效果使茶壶整体的线条看起来整齐有序,增添了圆润饱满的感觉。
这把壶另一大设计在于壶盖,壶盖上的壶钮用和田白玉雕刻成的海棠花镶嵌其上,壶钮与壶盖色彩分明,在形制上却浑然一体,再搭配上碧玉雕琢的群山作为背景,底部垫以返璞归真的原木,营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山色美景,在抽象和现实之间塑造清雅的江南水韵之美。
从实际材质上来说,这件作品已经逐渐超越了纯粹茶具的范畴,其为茶具本身加入了带有主题装饰的背景,同时紫砂茶具本身也加入了除紫砂之外的其他材质。虽然在过去类似的作品也曾出现,但那些作品仅仅是为紫砂壶价值增益而出现的,以名贵的原材料增加紫砂茶具原本的价值,注入镶金嵌玉的工艺手法与作品本身的创作主题是不关联的,也没有特别为这些附加物设计带有意趣的背景,可以说“紫玉海棠水韵江南”将原本单一的额外装饰,转变为了整体性极强的场景化创作,其不再是单纯的茶具,而更像是为家庭生活点缀的特定装饰品。
发展当代紫砂陶艺并不仅仅是新创一些造型便可以的,在我国这个拥有自身文化传统及艺术特点的环境里,我们应当秉承“西渐东学”的理念来发展当代紫砂陶艺。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习和借鉴的成本极大降低,更有艺术创作者逐渐西化,商品领域的高度流通以及大众化,让原本独立而封闭的中国传统艺术逐渐崩解,很多民间艺术创作逐渐脱离了中国本土的文化符号,丢失了自身存在的基础,进入高度世俗化、低俗化的循环,为了取悦大众而丧失了自身的传统和价值。
紫砂陶艺本身必然包含着一些封闭、僵化的元素,古典文人社会的审美早就已经脱离当下的社会与大众,但是仅仅如此便要完全否定这种审美显然也是错误的,真正的艺术应当成为审美的引领者,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寻找共通点。就如同“紫玉海棠水韵江南”的设计那样,江南是文化概念上的江南,不论时代如何的变迁,江南的水乡永远是人们记忆中美好的画卷,是对于日常美好生活的憧憬,这种憧憬不分地域和实践,哪怕是身处北方的中国人或一个外国人,都能够通过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进而了解这件作品所
紫砂艺术需要在发展中不断顺应时代,创造出新的艺术成果,同时又要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需要紫砂陶艺的创作者具有主观独立性、不盲从、不偏执,这样即便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创作,也会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思考方向的不同,而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意味,这就是传统工艺审美之于当代紫砂陶艺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