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的价值与路径探索

2023-09-26 14:47:38李鑫
区域治理 2023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色精神

李鑫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红色基因的时代意蕴

(一)红色基因重要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向强起来的转变,也正是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孕育出了伟大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的特有精神财富,以其自身的理论完备性、道义正义性、实践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保持独特性的“遗传因子”。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精神道德、作风实践中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是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既是发挥红色文化独特价值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二)红色基因发展脉络

红色基因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中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所凝聚而成的精神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艰苦奋斗和责任担当等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品格,这些精神品格在中国人民的长期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不断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与品质,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之中,并在与党的实践活动交融中以具体的精神形态展现出来。这一系列难能可贵的精神与文化,随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红色基因以革命遗址、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文艺作品、战争实物以及革命纪念品等物质形态存于现实生活中,在百年来的继承发展中与时俱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丰富价值。

(三)红色基因发展意义

一是有利于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是党员不忘初心与使命的营养剂,是坚定政治方向与抵御风险的防弹衣;二是有利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 “人民至上”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党探索救国救民过程中孕育和发展了红色基因,同时红色基因也是坚定和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思想因子;三是有利于坚持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化传统。

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时代价值

(一)对于高校学生党建的指导意义

1.丰富党建内涵

红色基因可以丰富学生党建内涵。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进一步发掘红色基因中的教育资源,为高校学生教育提供鲜活的教育材料。无论是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抗战精神,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工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高校大学生学习党史的优秀教育材料。深度挖掘红色基因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的认同感,将红色基因融入党组织建设,铸牢思想建设,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育人目标。

2.坚定党建方向

红色基因对于高校党建有政治引领作用。把红色基因的学习教育与高校学生党员政治能力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在世界格局多样化,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下,高举红色旗帜,引导红色方向,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受文化冲击严重的高校校园和时代青年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发掘红色基因故事,促进高校学生全面深刻理解红色基因中的爱党精神、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等精神。坚定红色方向,明确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红色基因作为党建教育工作的引导核心,为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精神的时代人才指引正确的方向。

3.创新党建形式

红色基因助力创新完善高校党建形式。深入发掘学校历史中的红色因素,让悠久的校史和革命基因成为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元素。根据学校的学科特色以及专业特点,结合互联网进行党建红色基因教育。高校可以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创造性地利用AR、VR等现代前沿技术产物,让高校党员通过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有机结合,让其更深刻地体会红色人物的时代背景及其蕴含的时代精神。以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提高高校学生在学习党史,体验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性,使学生党员坚定信仰信心、坚定政治立场,更好地在学习和工作中宣传、发扬和实践红色精神。

(二)对于高校学生的引领价值

1.有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对让崇高的理想信念之光照耀新时代高校青年前行之路具有重大意义[1]。通过学习红色历史,学生党员应树立并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高校通过对学生的引领,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学生自觉地担当起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坚定他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也是高校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的过程,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寓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的过程。

2.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行为准则和前进的方向。,

三观决定着一个人要成为怎样的自己,决定着个体理解这个社会的方式,规范着个体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同时也决定了自己价值的实现。当代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共产主义接班人,其三观的正与否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以及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在高校党建中融入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育向学生讲授红色历史、红色故事,助力学生构建基础的,正确的“三观”。把党组织的红色思想教育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的坚定理想信念保驾护航。

3.有助于学生强化正确的意识形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化、信息化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中可获取信息的数量之大,速度之快等因素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青年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对一些宏观上的信息,缺少概念和辨别的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交互性等因素,加大了对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引导和巩固的难度。

(三)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文化价值

1.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红色基因蕴藏在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是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推进的,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与精神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革命文化的共同思想基础[2]。通过红色基因深入了解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刻体会其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党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2.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文化动力

每个历史时期的红色基因方向都有不同的时代特色。红色基因中的艰苦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精神品质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新华社建社8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锐意改革创新。”挖掘和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精神财富,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源泉。

三、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路径探索

(一)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困难与挑战

1.红色基因融入党建方式单一

新时代青年人更具突出的个性,信息获取渠道的扩大使他们的思维更加宽阔,他们接受信息的能力与学习能力也逐渐增强;他们善于从事物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由于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开展方式固化,缺乏创新,忽略了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红色文化的传播如果还像原来那样通过一件文物,一幅静态的图片呈现方式进行,很难向青年学生展示红色历史文化的“前世今生”。不仅不能使大学生在精神层面感受红色基因的力量,而且容易导致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产生抵抗情绪,从而难以传承红色基因。

2.红色基因宣传缺少学生参与

大学时期部分同学局限于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忽略了对红色文化和科学文化的学习,并且部分学校仅注重于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在红色文化等精神层面上的引领,导致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较弱,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认识,认为红色基因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忽略了红色基因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宣传方面,国家、社会及高校对红色基因的宣传较多,而高校大学生自发参与的红色精神宣传较少;在实践方面,更是缺乏高校大学生参与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的实践活动。

3.红色基因融合校园文化浅薄

高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红色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同样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必需的教育资源[3]。如今部分高校尚未把红色基因完全融入校园文化中。一方面,以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形式、内容上缺乏创新,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的人数较少,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学校在广播、宣传栏、建筑等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红色基因的融入与宣传。红色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割裂,导致两者在党建工作中不能形成有效合力。

(二)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党建的路径与对策

1.打造专业红色文化的教育团队

一支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改革创新教育模式的专业化红色文化教育队伍是每个高校不可或缺的。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但是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红色基因教育素材,而且缺乏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队伍研究红色基因的弘扬和传承。因此,高校应当拓展选拔视野,强化实践锻炼,严格标准,从教师队伍中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红色文化基础好的人才;同时也可以聘请退休干部、党史专家等对学校的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教育,实现全员构建一支专业化红色文化宣讲团队,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教育和教学。

2.开辟弘扬红色精神的网络阵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通过“互联网+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地扩大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高校可以将红色教育视频资料和红色经典故事资料,上传到相应网络平台并开设学生党建工作专栏,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知识;还可以在青年学生活跃的网络论坛等放置红色视频学习课程,发起红色专题讨论等,使学生能够轻松地参与到红色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可以利用直播平台,邀请专业讲师、“时代楷模”、英雄后代、优秀学生代表综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直播宣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增强党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3.红色基因与实践教育深度融合

要使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必须培养学生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精神引领行动的良好行为习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奉献诠释责任担当。高校党建要注重实践,不能止步于单纯的理论教育,而应努力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风格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激发政治认同和理论认同,为党建工作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红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红色是什么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