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激发的审美创造
——“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前言

2023-09-26 02:31刘茂平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3期
关键词:湖北艺术家青春

◆刘茂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中提出,要“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在参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时要求:“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目标。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文化建设任务,要求文艺界“打造更多承载中华文化、展现荆风楚韵的文化地标、文化现象、文化产品”,“推出更多展现中国精神、时代气象、荆楚风格的文艺精品”。为了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要求,推动湖北美术事业的快速发展,激励更多青年艺术家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直接指导下,我们策划了这次“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武汉市作为中部主要中心城市经济文化全面提档升级,敢为人先、开放包容文化形象日益鲜明。2022 年底,“艺以通衢——2022 武汉双年展”拉开大幕,使武汉市成为又一个拥有现代城市文化名片“美术双年展”品牌的城市,正在展出的武汉双年展,给武汉市民带来了未曾有过的视觉冲击,使广大观众第一次有了当代艺术带来的新鲜的视觉经验。在这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视觉艺术素养是一个现代市民必备的文化素养,双年展的举办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承续双年展的美好愿景,意在搭建展示湖北青年艺术家的展示平台,在给观众提供本土青年艺术家创作的高质量文艺精品的同时,也让青年艺术家接受观众的检验,在交流对话中,促进青年艺术家更好更快成长,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

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采取了全新的策展策略,策展全部由青年策展人担纲,设计了“正青春”和“致青春”两条展览主线,共四个单元,形成“青春”与历史的对话,宏观呈现湖北青年美术发展的学术脉络和历史源流。

“正青春”集中呈现的是当代湖北青年艺术家近年的创作精品,三个主题策展单元,基于湖北作为因水而生的长江中游千湖之省,以“水”为阐发要素,突出水的“流动、生发、循环、不息”的特性,以此展开关于湖北青年美术生态的讨论、梳理、呈现与研究,有意识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品格,构建多元共生的城市文化生态,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水域共生·思想流体”单元聚焦“水”与“地域性”的关系,探讨水作为生态系统和文化表征,以及与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共生关系。“水”与“地域性”的联系,是物质关系、经济关系、生态关系,也是文化关系。水如同思想的流体,其“无限流动、冲破边界、能量无限”的状态也象征了湖北地区“开放、包容、多元、自由”的文化生态,滋养和灌溉了湖北青年的艺术创作。

“无界之群·美育共融”单元从社区观察者的艺术视角出发,去探寻具备艺术基因的社区空间,探讨多元艺术社群的融合。同时,也从学院美育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梳理近十年来从学院走出的青年艺术力量,探寻这一代艺术青年的创作和生长状态,以及他们在社会美育中所起的作用,讨论个体与社群之间的相互关联,探寻艺术家个体在社区社群中成长的规律以及与时代条件的关系。

“青春梦想·同向同行”单元主题旨在通过“时代镜像、精神洄游、再回学院、积极生长、视觉之外”五个方面,梳理讨论在长江中游生长的湖北青年艺术工作群体,其把握时代脉搏,以实践、创造等艺术活动所描绘的精气神;以小人物的奋斗体现大情怀,以微视角的抒写照见大时代,通过自己的美术作品激发观者的“奋斗共情”和“情感共鸣”。在探索追寻个人理想价值的同时,秉持几代美术创作者的奋斗目标——同向同行。在新时代背景下,象征未来与建构当下青年以时代精神赋能美术事业发展,以具有时代生命力的文艺创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使青春与时代同向同行,青春与文化同向同行,青春与梦想同向同行。

“逐木之萍,逐水之源”为“致青春”的展览单元,以文献展方式呈现。主要回顾“1986 湖北青年美术节”这个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现代美术群展,以及之后湖北青年美术发展的情况。这个单元既是新时期以来湖北青年美术发展的历史梳理和学术回溯,也有致敬先贤、联结文脉的意味。而历史文献和当代创作同时展出,也成为这个展览的重要特点,是为重铸湖北青年美术发展的辉煌,也是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的当代展示和未来展望。

为了观展的方便,在以不同的主题题材单元选拔确定参展作品以后,仍以画种和媒介划分展览空间,以使观众能够更集中地观赏不同画种和艺术品类的总体面貌。

配合展览,策展团队策划了学术研讨会和青年美术论坛,将会就当代美育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和青年艺术创作的相关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特别是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交流和对话的讲坛,就作为美术现象的青年美展——其起源与历史、土壤与遗产,以及与青年艺术家成长的关系等开展对话和探讨。

本次展览共展出四百余幅作品,无论从展览的规模还是水平,都大大超越以往类似展览,同时,本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主题聚焦于大美时代,题材多样、种类丰富、风格形式多元,具体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形式、材料、语言:虽然湖北青年艺术家们在形式的多元、材料的特性挖掘,以及语言的个性追求上已经非常自觉,但大部分艺术家仍以图像制作为创作的基本方法,也即平面图像作品仍是湖北青年艺术家的主要作品样式,这和一些国际当代艺术展览中主流的艺术样式形成比较明显的差异。当代国际艺术展作品种类更多元,也更强调材料的运用及材料特性的多元转换和延展,作品尤以影像和图片为多。湖北青年艺术家仍以绘画为主流创作形式,一方面反映出湖北青年艺术家对传统的继承和尊重,但也折射出他们对数字媒介等新兴艺术媒介的运用不够。虽然展览也有新媒体影像和综合材料作品,但这个展览主要还是一个艺术图像展,反映出绘画仍是湖北青年艺术家主要的工作方式和表达路径,这也客观显示出学院教学的影响和绘画艺术的强大生命力,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特点与特色。

题材和内容:作品主题多样,题材丰富。既有讴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作品,也有关注普通劳动者生存境遇的有温度的生活瞬间;既有共建共创的时代新生活群像,也有个人的独特生活体验;城市景观,乡村新貌,校园生活,民族风情,工厂场景,市场风貌;天上的流云,海边的浪花,高山大河,绿树鲜花,无不尽收画家笔端,反映出年轻艺术家关注时代和表现生活的宽度和广度。但由于年轻艺术家阅历有限,部分艺术家还是在读学生,多数艺术家仍主要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比较重视内心感受,生活面有待开拓,对时代的表现和社会观察的深度不够,对重大题材的选择和处理略显表面,表现也还缺少深度和力度。

学缘与风格:此次参展艺术家来源丰富,外省来湖北,湖北走出去,艺术家的流动成为常态,反映在教育背景上,涵盖了国内绝大多数艺术院校,还有相当部分艺术家有留学背景,学历层次上,不少具有博士学位,比较成熟的艺术家已在高校执教有年,也有刚刚毕业甚至仍然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丰富的地缘结构、学缘结构、教育背景、学历层次、年龄层次,反映出展览的开放性,在作品上则体现出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语言的多元性。从参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古今丰富艺术资源的滋养以及源自不同地区不同艺术时期艺术表现形态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生动体现了中国当今艺术界多元共生的良好艺术生态。

正是这些特点,凸显了这次展览的多重意义与价值,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探索中的艺术、也看到了成长中的艺术,我们也看到了持重老诚,也看到了稚嫩青涩。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中国与世界,学院与社会,个人与环境,社会观察与个体经验,传统延续与实验创新,皆得到表达,这就是近年来湖北青年艺术家的总体创作面貌。与其说这是一个青年艺术创作的成就展,不如说是新时期湖北青年创作实力和创作状态的一次检阅和梳理。它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一个社会审视青年的视角,观众评价艺术的视角。尤其重要的是,参展艺术家也得以把自己放在整个艺术生态中,可以反观检视,也可以肯定确证,在这个开放的艺术平台上,青年与青年的交流,艺术与艺术的碰撞,创造与创造的激发,都将促进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思想更充盈,精神更富足,艺术更敏锐,人生更精彩。

我们希望,“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作为一个开始,成为我省展示青年美术创作成果,发现、鼓励、锻炼、培养年轻艺术家的固定平台,巩固湖北作为艺术大省的地位,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过程中建成艺术强省、文化强省,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期待青年艺术家更加勤奋的努力更为茁壮的成长!

猜你喜欢
湖北艺术家青春
The rise of China-Chic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