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小油条”有市场

2023-09-25 13:05:31王溱
商周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科员实则应付

王溱

“小油条”必须严肃治理,否则会让坏人神气、好人受气,正派人吃苦又吃亏、不正派人得势又得利。要从制度上铲除“小油条”发酵的土壤,领导干部更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只要得不到“赏识”,蒙骗不了众人,不管是什么样的“油条”,也不会有市场。

记得当年在机关工作时,有一位年纪不大,逢人就笑的科员。这位科员是从基层单位选调上来的。据说调他来的理由,是“会来事”。事实证明果真如此。但凡科长交办的任务他从来都是认认真真地办理,一丝不苟地去做。科长非常满意。不过也有人说他“滑头”,理由是自己领导安排的工作没的说,一分价钱也不讲。但科室之外的工作,能推就推,能应付就应付,似乎不上一点心。为此科领导找他了解情况。他满脸委屈地“吐诉”:科室之外的业务不熟,怕干不好给单位抹黑。与其干不好,还不如维持原状不添乱。

听听似乎也有道理,从此科室再也没安排他去“打零工”,也没发生任何被人批评的事。而那些缺乏“大局观”的其他年轻科员,因为经常被借调临时帮忙,虽积极肯干,结果后来单位推荐晋升副科长,得票最多的竟是那位“不添乱”的科员。

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遇到和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大家逐渐发现也醒悟到,那位“不添乱”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敢恭维,也实在不能苟同。说到底,他就是一个擅长装扮的“小油条”,表面看似“顾全大局”,考虑“周全”,实则不愿承担任何责任。

按一般人的思维,职场上有个别所谓的“油条”式人物,并不足为奇。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思上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装腔作势,假模假样,混日子,捞好处的“投机之辈”,确实不同程度的存在。然而,这些人大都是资历较老,业务水平有限,“进步”空间几乎为零的“老油条”。在这些人身上有这样或那样不该有的“毛病”,似乎并不奇怪,也能让人理解。可是那些看上去一身朝气,前途无量,年纪轻轻,入职时间并不太长的“新生力量”,也变成了“小油条”,就令人大为困惑和惊讶了!

最近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文章《“小油条”要不得》,对于年轻干部逃避困难、拒绝担责、敷衍應付、不求上进的现象进行了批评。

国家通讯社公开刊文批评,说明“小油条”现象不是孤立的,必须引起警惕。

被冠以“油条”,其内涵相信人人皆知。“油条”于公于私都不得人心。亲朋好友邻居同学中,“油条”会被另眼相看,会被鄙视,被唾弃。因为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态度,最后导致的一定是“恶果”,而不是“善果”。同样,放在工作上,“油条”所带来的就是拈轻怕重,回避困难,敷衍应付,拒绝担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油条”们奉行的准则。如果在一般工作岗位上,可能影响面小一些,但如果涉及到千千万万大众,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这种“自扫门前雪”,明哲保身的态度,就不是关系到个别人的问题了。

为什么会出现“小油条”现象?一句话,一些年轻人丧失了信念,不思进取、消极无为。这些人自认为“活得明白通透”,实则害了自己也带坏了风气。试想一个单位整天“躺平”着几个“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又“萎靡不振”的年轻人,这个单位还会有什么活力、正能量?

“小油条”必须严肃治理,否则会让坏人神气、好人受气,正派人吃苦又吃亏、不正派人得势又得利。要从制度上铲除“小油条”发酵的土壤,领导干部更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只要得不到“赏识”,蒙骗不了众人,不管是什么样的“油条”,也不会有市场。

猜你喜欢
科员实则应付
对“应付式调研”说不!
环境(2023年12期)2024-01-26 03:36:25
事务主义:看似辛辛苦苦,实则一事无成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9:06
Task 6
莫当“井中葫芦”——看似深入,实则漂浮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24
大雁北飞又南归——寻访原红一军团供给部科员蓝勇的人生足迹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14
奥斯卡主持人,看似光鲜,实则黯淡!
电影(2019年2期)2019-03-05 08:33:38
The Most Beautiful English Sentences
看似荒谬而实则正确的等式
冒险王
冒险王(2013年5期)2013-08-27 02:00:26
意外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