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地处瓯江上游干流大溪南岸,始建于公元505 年,历经千年依然灌溉3 万多亩农田,保障着浙西南最大的粮仓碧湖平原的年丰岁稔。通济堰由拱形拦水大坝、进水闸门、石函引水桥、主渠道、“叶穴”“概闸”及数百条支毛渠和与之配套的储水湖、塘、水泊等组成,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体系。
通济堰处于碧湖平原的制高点,在此处筑堰引水,可利用碧湖平原地势布置灌排渠系,形成大面积自流灌溉。同时,通济堰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拱形坝体的堰坝,长275 米、宽25 米、高2.5 米。大坝的拱形设计加长了坝体,降低了大坝的单宽流量,减少了水流对堰坝的冲击力,具有较强的抗御洪峰的能力;拱坝改变了溢过坝顶的水流的方向,使溪水沿拱坝圆心方向泄流,并相互抵消,减轻了对堰坝坦水护坡及坝下溪岸的破坏力度,使堰坝安然稳固;拱坝与排沙闸共同作用,形成螺旋流,能排去水闸前的淤沙。通济堰比西班牙人建于16 世纪的爱尔其拱坝和意大利人建于1612 年的邦达尔多拱坝早了1000 多年,成为世界水利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通济堰引人注目的创新之处是其独特的“水上立交桥”奇观。距离大坝500 米处,有一条名为“泉坑”的山坑,其内的水横贯通济堰渠道,每遇山洪暴发就挟带大量沙砾和卵石冲泻而下,淤塞渠道,使堰水受阻,需经常疏通,影响灌溉效益。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5 年),在通济堰上建造了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这座桥横跨堰渠,将“泉坑”的水引导注入溪流中,而渠水则从石函下方向东流,使涧水与渠水上下畅流,山洪与渠水立交互不干涉,堰渠不再淤塞,“五十年民无工役之扰”,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桥”。石函引水桥充分体现了当时设计、建筑的高超水平,比德国人建成于2003 年的马格德堡水桥早了近900 年。
通济堰自创建以来,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历代处州府官员均为通济堰的扩建、修缮和管理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形成了一套自成系统且完整的维护管理方法,保存在通济堰詹南二司马祠内。现存的16 块碑刻中,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处州太守范成大于乾道四年(公元1168 年)首立的《通济堰规》最为珍贵。《通济堰规》是宋代水利法规中区域水利工程的专门法,分堰首、田户、甲头、堰匠、堰工、堰夫、堰司等条款,对人员选拔、田户等级划分、用水管理、工程大修、工费摊派与开支、监督追责等内容都有详细的规定,是一部较为全面、实用的管理规章,堪称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规章的典范。
通济堰水工技术出类拔萃,灌溉系统科学规范,管理体系完整全面,至今仍发挥巨大水利功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杰作。2014 年,通济堰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