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消费“牛鼻子” 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2023-09-25 02:05王哲
中国报道 2023年9期
关键词:牛鼻子消费

王哲

7月29日,青岛台东步行街的夜晚人潮涌动,众多市民和游客在此感受青岛夏夜烟火气,新开业的“恣街儿”集中了各种网红小吃。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内需”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明确表示,提振消费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5%,总体上我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仍在。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与去年全年相比上升了44.4个百分点。

令人瞩目的是,今年上半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之大,为历年之最,接近发达国家80%的水平。消费对 GDP的贡献和对GDP的拉动作用都恢复到了主动力的地位,显示出历经三年疫情冲击,特别是去年超预期冲击之下,我国消费仍有相当大的韧性,对整个经济增长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受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新冠疫情的后续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萎缩,我国还面对美国在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打压,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未来出口的不确定性较大,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房地产风险凸显,投资也明显滑坡,在出口和投资对经济贡献都大幅度收缩的情况下,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意义更为凸显。

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提振消费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消费意愿仍然不够强烈,消费供给仍然不够优质,敢消费的支撑仍然不够牢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消费恢复基础不牢,受到了很多因素影响,月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没有恢复到2019年水平,特别是受国际环境影响,外来消费还没有恢复。另外,受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长期依赖的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兴消费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

王微表示,就业不稳和收入预期下降一定程度影响了消费恢复,尤其是青年人群就业不稳,失业率相对处在高位,近几年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新增岗位不足,而知识密集型、创新性的服务业领域新增就业也不充分,不少行业收入增长不及预期,甚至出现了裁员的现象,导致部分低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没钱消费或者不愿意不敢消费,因此亟待采取各种果断有效的措施恢复大家的消费信心。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提振消费是人民提升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必须方式,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指出,从目前中国的状况来看,真正要提振消费最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提高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要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要从民生保障、优化就业、收入分配等多方面综合施策。

记者注意到,各地纷纷围绕提振消费出台各类政策拉动消费。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光远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这些手段起效要建立在促消费的第一要务——也就是居民收入的有效增加上,要实实在在想办法让老百姓手里有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蔡昉此前撰文呼吁,需要动用所有合理、合法、合规也符合经济规律的渠道,把钱发到居民的腰包里。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只占GDP的43%,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约38%,而相比而言,美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达65%以上,居民消费占GDP比重更是高达70%。马光远表示,我国民生保障还不完善,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居民缺乏安全感,习惯上就会通过增加储蓄来应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风险,提振消费长期来看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創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举措扩大消费,短期见效则应采用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减税方式直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能力,采用向中低收入人群发放“真金白银”的消费券乃至现金直补来提高其消费水平。

蔡昉提出建议,应及时出台以农民工落户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他认为,如果1.72亿外出农民工成为城镇户籍居民,将带来一系列基本社会保险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显著提升,将极大激发这个群体的消费水平,由此产生的居民消费增量可超过一万亿元。

马光远建议,应大幅增加就业并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普惠水平,允许农民住宅流转交易大幅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彻底改变“中国股市永远3000点”的现状,用改革红利振兴消费。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当务之急要扩大就业,要加大在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关键领域的力度,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从金融层面来看,需要供给更多更好的金融产品,构建更加健全的金融市场,以支撑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需要,同时要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通过新供给引领消费新需求。

王微认为,老百姓的消费,核心取决于收入,而收入取决于就业的稳定,促消费的核心要聚焦稳就业,带来稳定的收入预期,同时要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的改革和创新。

“提振消费要打好组合拳,长短结合,双侧发力,坚持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双轮驱动。如今的商品消费更多地转向了互联网数字平台,大量的商品消费不断向线上迁移,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政府要多加引导和支持电商发展,让老百姓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王微表示,当前具有接触性和聚集性特征的服务消费更要大力支持,如文旅行业中的中小酒店、餐馆的恢复方面要给予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积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给予更多创投、上市等融资支持。

记者注意到,有多处地市在政策中明确提出,将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要推动“高校毕业生穩定增收”以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等,以此让劳动者兜里更有钱,让劳动者及时享受就业政策红利。

人们的消费模式、消费习惯正发生巨大改变,传统消费也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影响,潜力巨大,而新型消费更是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突破口。

国家发改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的“20条举措”中,明确提出拓展包括“壮大数字消费”“推广绿色消费”在内的新型消费,意在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中国信通院政经所主任工程师岳云嵩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我国是数字经济大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过40%,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10亿,今天的各行各业几乎都与数字经济相关。通过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推进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可以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兴趣,使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岳云嵩表示,新型消费已经充分展示了其发展的活力和前景,新型消费、新消费场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高度相关。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使传统消费焕发生机,新型消费释放活力,带来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并将消费需求传导至产业链各个环节,带动关联产业的投资,进而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

消费市场的迭代,新技术的集成、服务品质的升级,正在孕育各种新模式、新业态,为扩大内需提供新的空间。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都将向绿色化方向转型。

“年轻人越来越会花钱了,不少国潮品牌也越来越懂年轻人。”在北京朝阳区传统的东大桥商圈刚刚焕新开业的潮玩商场THE BOX成了北京年轻人的“新宠”,其中一家店主这样告诉记者。喜茶与Fendi推出联名奶茶,名创优品合作芭比刮起粉红风暴、瑞幸咖啡携手茅台推出酱香拿铁……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不少主打东方美学的服装、化妆品、饮食国潮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尤其是与大牌合作价格亲民的国潮平替商品增长显著,可谓是爆款频出。不少品牌捕捉到当下国内年轻人既理性务实又不愿意降低品质的消费特质,持续挖掘年轻消费者的消费潜力。

王微表示,只有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消费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利用好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创新机遇,利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创造新产品、新服务,以及实现向数字化、绿色化的消费转型。在供给侧方面要坚决坚定地支持创新,大胆采纳新技术创造新产品、新服务,通过扩大新热点、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等措施,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同时在基础设施配套、消费引导政策方面持续给予大力支持,让老百姓能够消费、敢于消费和愿意消费,消费市场才能活起来、动起来。

猜你喜欢
牛鼻子消费
奇怪的牛鼻子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两类公司改革已成为国企改革牛鼻子
牵住粮食安全牛鼻子 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
40年消费流变
这次也许牵住了牛鼻子
医保是医改的“牛鼻子”
消费物价指数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