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李 增,陈 琼,邓彩凤, 欧玉兰
双J管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植入性器械之一,具有支撑、引流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作用[1-2],但其置管期间易发生尿路感染、膀胱刺激征、血尿、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3]。研究表明,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4]。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观察性研究、护理干预以及干预方案的构建等,尚未见以文献计量学或可视化图谱等形式对双J管护理研究的热点和趋势进行梳理。本研究旨在通过CiteSpace软件[5]对双J管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与探索,为我国双J管护理提供研究参考与依据。
选择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三大数据库,筛选出建库以来至2022年以全文形式发表的双J管护理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来源,检索式为(“输尿管支架”OR“D-J管”OR“DJ管”OR“双J管”)AND(“护理”OR“健康教育”OR“宣教”OR“护理干预”),排除咨询、会议、信件、新闻报道等文章。共获取有效文献2 406篇,均导入NoteExpress,经查重筛选后获取文献1 364篇,再以Refworks-CiteSpace 2021格式全部导出作为分析数据源。
将数据导入CiteSpace 6.1.R2 软件清洗后再进行分析。参数设置:时间跨度选择1989—2022年,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分别选择作者、机构、关键词,阈值设置为TOP N=50;修剪选项选择关键路径算法和修剪切片网络、修剪合并网络;运用关键词聚类功能,采用对数极大似然率聚类算法生成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Q(聚类模块值)>0.3代表结构显著,S(平均轮廓值)>0.7代表聚类结果可信度较高;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Burstness功能显示突现词,“Strength”表示突现强度,越高越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动态趋势。
我国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3—2017年年发文量呈下降趋势,2018—2019年年发文量明显增长,2020—2022年年发文量明显下降。见图1。
图1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年发文量
2.2.1 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图中每个节点代表1个机构,图中有名字标注的是发文4篇及以上的机构,节点间的连线宽度表示合作强度。发文6篇以上的机构有3个,分别是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8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7篇)、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7篇)。分析机构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509个节点、12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1,表明国内各大机构间及院校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虽然地域间有一定的合作,但合作力度极小。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
表1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高频关键词
图2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2.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图中每个节点代表1个作者,有名字标注的代表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节点间的连线宽度代表合作强度。发文4篇以上的作者有2位,分别为乔够梅(6篇)、杏玲芝(5篇)。分析作者间合作关系的知识图谱共得到680个节点、353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 5,表明作者之间有一定的合作,但合作力度较小。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
图3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越能体现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本研究将同义词“肾结石”“结石”合并为“尿路结石”,将“双J管”“护理”等主题词排除后提取频次排名前30位的关键词,绘制高频词汇表(见表1)和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其中,关键词频数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并发症”“尿路结石”“延续护理”。结合文献分析,留置双J管的病种主要集中在尿路结石、妊娠期尿路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且以尿路结石为主;针对双J管护理研究的理念主要围绕在延续护理、优质护理等方面;干预时机主要集中在围术期和出院后;干预措施主要围绕在健康教育、电话回访和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健康指导等方面;结局指标主要集中在并发症、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方面。
图4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聚类分析图谱可清晰展示双J管护理研究领域的前沿主题,将关键词进行聚类,共得到#0生活质量、#1护理和#2并发症等22个大聚类群组,代表双J管护理的22个重要研究领域,Q值为0.847 4,S值为0.964 2。结合文献分析,#0和#2表明该领域学者主要关注的结局指标是并发症和生活质量;#1、#3、#4、#10、#14和#17主要是不同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在双J管病人中的应用;#5、#6、#7、#8、#9、#12、#13、#16、#20和#21主要围绕留置双J管的不同病种和不同人群展开研究;#11、#18显示两个主要的干预时机是围手术期和出院后;#15、#19则显示干预的方式以健康教育和电话回访为主。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
图5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突现词指短时间内文献中频次出现较高的关键词,代表该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本研究显示突现强度最高的是“延续护理”,其次是“护理”和“优质护理”,最新的突现词是“微信群”。结合文献分析,延续护理、优质护理等理念分别在2016年、2017年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热度一直延续至今;病人的干预效果、生活质量、满意度一直是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图见图6。
图6 国内双J管护理相关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3.1.1 整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质量不高
我国双J管护理相关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该领域已逐渐成为护理研究者的关注热点且相关学科发展较快。1997年以来,该领域的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但高质量文献数量较少,核心期刊文献仅61篇,占比约4.47%。这可能与我国护理团队整体科研能力较弱、临床护理工作繁忙有关[6]。其中2012年和2019年的发文量较高,可能与国家相关政策颁布实施[7]以及泌尿外科的腔镜手术迅速发展有关[8-9]。2019年后发文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可能与疫情期间护理人员工作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导致职业倦怠有关[10]。建议护理院校可以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培养护生的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医院层面,可以根据临床实践、护理科研综合能力设置针对性的护理科研项目;护理管理层面,可以合理安排护理科研岗位,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组织护理科研活动。
3.1.2 机构、作者间合作不强
研究显示,同地域的机构和同机构的作者间有少部分合作,但绝大部分机构和作者缺乏合作与交流。我国在双J管护理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和机构主要集中在四川、武汉等医疗资源丰富的市级综合医院,这可能与当地的医疗资源较丰富促使形成了较强的护理科研团队有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来看,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要全面启动探索、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推动医疗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11]。故要加强地域和院校间的合作,特别是三级综合医院,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和师资力量,建立区域护理技术合作及指导制度,形成有凝聚力、有内涵的多中心科研团队。
3.2.1 因不同疾病留置双J管的病人护理上有所差异
留置双J管的病种主要有尿路结石、膀胱癌术后尿流改道、尿路梗阻畸形、肾移植等。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以尿路结石为主,这可能跟我国尿路结石的高发病率有关[12]。留置双J管的病种和群体不一样,护理干预也有所差别。尿路结石术后病人双J管留置时间通常为1~3个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改变不良习惯、饮食护理、饮水护理、活动指导及留置双J管注意事项宣教等方面,干预时机主要集中在围术期和出院后[13-14];输尿管皮肤造口病人一般需终身留置双J管,干预措施除了常规护理和定期换管的健康宣教,还需加强造口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感染,注重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更好地融入社会[15];尿路梗阻畸形的患病群体主要为小儿,除了进行双J管的常规护理,还要确保家长积极参与患儿护理,主要为活动限制、饮食控制、用药指导以及漏尿、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的观察[16];对于肾移植术后病人,术后双J管的常规护理、尿量观察和肾功能的监测非常重要,出院后的自我监测、药物服用和排异反应的识别也是健康宣教的重点[17]。启示护理人员可以针对留置双J管的不同病种和不同人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2.2 留置双J管病人并发症多,生活质量不高
虽然双J管在临床的应用技术不断改进[1],但病人在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依然高达8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人不适症状增加明显[18]。为探索留置双J管病人的相关症状和体验,Joshi等[19]开发了输尿管支架相关症状调查问卷,其涵盖了包括泌尿系统症状、身体疼痛、总健康状况、工作表现、性生活及附加问题6个维度,能较全面、可靠地评估留置双J管病人的相关症状。田孟真等[20]将输尿管支架管评分量表(USSQ)进行汉化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颜媛媛等[21]做了留置双J管病人应对并发症的质性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不同置管病人的主观感受和应对方法。目前为止,鲜少有相关临床实证的高质量研究,启示护理人员要多方位对留置双J管病人进行研究,以探索更优质的干预方案应用于临床,减少相关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3.2.3 延续护理依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延续护理是指病人在出院后得到延续性的照护,是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我国延续护理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完善,延续护理团队仅有护士或医护组成,缺乏多学科合作[22]。随着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发展,病人住院时间缩短,但术后留置双J管的时间较长,出院后仍然需要精心护理。因此,对留置双J管的病人,始终存在较高的延续护理需求。延续护理目前主要有基于医院的延续护理、基于社区的延续护理和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续护理3种模式[23]。基于医院的延续护理现已逐步应用于双J管护理领域[24],并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三元护理模式较少见,启示护理人员可以利用社区医疗资源联合家庭照护支持,为延续护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3.1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核心
分析高频关键词发现,延续护理、优质护理、生活质量、满意度等词汇均与整体护理模式有关。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意见[25]来看,整体护理是以病人的需求为起点,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等职责,为病人提供综合、连续、有效的护理服务。近年来护理学者更加注重对病人主观体验的研究,全方位评估病人的症状和心理,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因此,对留置双J管的病人来说,要根据不同病种和人群做好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满足病人多方面的需求,体现整体护理的服务内涵。
3.3.2 留置双J管的研究方法和护理理念有所转变
研究发现,2009年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临床应用与观察,研究方法多以个案报告和观察研究的方式呈现。2010年开始延续护理、优质护理、综合护理等理念相继提出,相关护理干预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加[26]。干预方式主要有口头宣教、纸质宣教为主的健康教育和以电话、网络平台为媒介的健康指导等。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方案构建、质性访谈、问卷汉化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护理理念可以描述和理解护理现象及其本质,可以指导临床实践和引领护理研究的发展[27]。从现有文献来看,护理理念在双J管研究领域过于模式化和单一化,已不能满足现有学科和当前病人的需求,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研究方法和护理理念应随着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革新和融合,以寻求合适的干预方案解决目标人群的健康问题。
3.3.3 多学科合作可以促进双J管护理研究的发展
多学科合作是指2个或以上学科,以病人康复为目的,相互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国内专业护理研究团队尚不成熟,多学科发展是未来护理研究发展的主流方向,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拓宽护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在我国,多学科合作已在多个领域被提倡[28],医护合作也在双J管护理领域逐渐发展[29]。与医生、心理、营养等团队深度合作,形成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照护团队是双J管护理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
3.3.4 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双J管护理研究提供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词冲击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2016年《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借助大数据和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创新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医疗资源,为医护工作者和病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护理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现已成为沟通的主要媒介,依托互联网对病人进行远程健康指导是护理价值的重要体现,护士有望成为“互联网+”健康程序的主导者。到目前为止,关于护理健康指导程序的开发,仅检索到了周萍等[30]开发了“泌联App”,有关双J管健康指导的信息平台也较少见。这启示我们可以进行有关平台和程序的开发以促进健康指导的有效性。
护理理念、研究方法和干预方式的不断转变与革新,表明护理学者尝试从多维度对该领域进行探索,力求使留置双J管病人达到最佳疗效和最优康复。虽然有些研究描述了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干预效果收效甚微。这可能因为很少有研究在方案构建之前会全面评估多方需求,在实施过程中会实时反馈并改进,在方案实施后会进行过程与效果评价。因此如何把理论、经验和病人的需求进行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案依然是该领域学者探索的方向。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中双J管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利用多学科合作平台,运用多元化护理理念和研究方法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科学结合证据和经验,评估多方需求,积极探索有效的干预方案,是减少双J管相关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可行途径。需要补充的是,本研究只纳入了国内三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人工筛选环节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将扩大检索范围,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分析,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