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魂脉和根脉

2023-09-22 00:51王丛霞
红旗文稿 2023年17期
关键词:根脉中华文明中华

王丛霞

今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关于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既是对党在百年奋斗中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也为新时代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

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就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靈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旗帜。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实践证明,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不能动摇。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党的理论创新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譬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世世代代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大价值。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优势,成为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史。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方面作出深刻阐释,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和全面把握,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更有效地承担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更有利于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

坚守党的理论创新的根脉,就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层面原创性地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是正确认识、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对待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的认识十分清晰,态度非常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党的理论创新要把坚守魂脉和坚守根脉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

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回看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挫折、饱受风雨。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迸发出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是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实践。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必然要求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不断把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甄别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全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集的重大宝贵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土壤,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把“理论的种子”与“历史的沃土”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在“第二个结合”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必须进一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不断继承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基因嵌入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阐释和研究,让马克思主义蕴含更加丰富的中国智慧。

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坚守好党的理论创新的魂和根,并不是要封闭、僵化和保守,而是要开放、灵活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势不可当。”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正确走向;必须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必须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學院〉副校〈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 寅

猜你喜欢
根脉中华文明中华
锻铸
——云南各民族中国精神根脉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立足文化根脉 青田石“雕”出大千世界
寻绎事物根脉 梳理文化源流 张崇琛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董集镇:守住文化的根脉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