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专融合”的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建构

2023-09-22 09:03梁呐陆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7期

梁呐 陆梅

[摘 要]“通专融合”理念在工程类专业育人目标中主要体现为提升人文素养的“全人”教育,当前工程类专业的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仍然存在“通”“专”培养模式架构不平衡、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工程类专业的人文通识课程建设需从完善“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手,建构以人文通识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为主导的多维课程体系,并从“教学设计”“教学技术”“教学方法”“质量评价”四个维度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通专融合”;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7-0084-04

“通专融合”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文理兼顾、具有创新意识、批判精神、伦理情怀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工程类专业建设在新工科背景下体现为培养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1]为特点的新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工程人才,强调工程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当前新形势下的工程类专业培养目标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元素,强调创意与设计、沟通与协作、批判力与创造力,“通专融合”的教育模式注重“通”与“专”既相区别又相补充,高校加强和优化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促进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通专融合”理念在工程类专业育人目标中的体现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在高等教育中着眼于教育本身的全面性、整体性,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教育。“通专融合”是高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制定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从特定知识结构扩展学生未来社会角色的公共性和基础性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了高校要全面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3]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工程类专业培养目标明确提出“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4]等要素。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新工科培养模式提出了“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的新要求,强调“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制意识和生态意识”,[5]国际工程教育的CDIO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委员会(ABET)、加拿大工程认证委员会(CEAB)、欧洲工程师认证计划(EUR-ACE),以及中国工程认证标准(2015),都是在大工程背景下,要求工程人才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包括对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正确认知,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备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和跨领域综合能力等。这就要求人文通识教育与工程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结合本校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为工程类专业在“通专融合”理念下进行人文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是在新形势下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和行业精英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題

从当前我国高校工程类专业的人文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来看,与“通专融合”协同发展的目标尚有差距,从培养模式到课程体系建设均存在不平衡、不完善等问题。

(一)“通”“专”培养模式架构不平衡

当前我国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化程度高,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例在组织架构上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表现为“通”“专”课程分布比例相差悬殊,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实践课,共占学分比为70%左右,通识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为20%左右,包括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军事理论等,以及公共选修的通识教育课程,有历史、文学、艺术、文化、自然科学等各类型课程,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含在公共选修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工程类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学分修读所占比重仅为2%-4%。有的高校将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归入人文通识教育中,存在界定不清、范围混淆的问题。

通识教育作为“全人”培养和文化浸润的重要渠道,培养模式架构不平衡导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弥合度不足。在工程类专业本科教育实践中,人文通识教育理念往往浮于表面,没有很好地进行有机整合,导致其在人才培养整体构架中被动居于末位,使学生文科基础薄弱、人文素质有待提升。

(二)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工程类专业仍处于与其他各专业共同修读通识教育课程的状态,专门面向工程类专业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尚未建立,以致现有的人文通识教育与工程类专业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发挥不好,处在各自发展甚至偶有对立冲突的状态。当前各高校的工程类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一起修读同样的人文通识课程,工程类专业应有的独具特色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尚处于有待建设的状态,与工程类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特色优质人文通识课程建设还需要不断探索。

我国高校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通常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素养三个层面,各个层面包括十几门甚至几十门课程,这些课程按照特定的标准被划分成不同类型。人文通识课程往往按照不同学科进行整合并划分模块,每一模块包含若干门课程。综合型高校和文科为主的高校往往更为重视人文通识课程建设,发展较快,理工科为主的高校相对滞后。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建设了320门本科生文化素质通选课程,要求修满16个学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五大体系,包括西方古典文明、中国古典文明、现代中国、现代世界以及现代科学与技术系列。中山大学的通识课体系分为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两类,课程总量达到400余门。武汉大学开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作为全校必修基础通识课程。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中华文化通论”和“西方文明通论”两门通识必修课,另设300多门重点课程和任选课程。汕头大学通识课程包含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语言文学和艺术、公益课程等模块。[6]

当前高校通识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性规划不足,大部分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规定以选修形式完成人文通识课程学分,学分要求从2学分到6学分不等,学生可自由选课,修满学分即可。也有设置通识核心课程的,其中人文通识核心课程至少需完成2学分。另外大量一般通识课程多为实行通识教育之前的全校公共选修课转化而来,依照任课教师的学术专长设置。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知识的传授具有碎片化倾向,一些课程甚至存在简单化和重复建设现象,不利于学生知识架构的完整性和知识掌握的深度。

(三)人文通识课程质量尚需提高

从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质量角度来看,高质量高水平精品课程资源仍然较为匮乏,现有课程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授课形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目前仍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方式为主,“以学为中心”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

在人文通识课程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当前仍然存在课程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人文通识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当前的总体发展形式存在不平衡,有的高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把通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组织机构,出台各项规章制度,有专门的通识课程授课教师;有一些高校则依托于二级学院来承担通识课程教学任务,有部分专任教师,也有专业教师兼任通识教学。因此,不均衡的体制机制建设和相对松散的师资队伍现状难以满足教学改革与课程优化建设的需求,教育质量有待提升,需要在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各个层面做出新的探索。

三、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的路径

建设“通专融合”的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要立足于新工科建设基本导向,进行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中“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育模式”,[7]正确认识“通专融合”理念中所蕴含的辩证关系,提高工程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人文素养培育的一体化建设,构筑二者协同发展的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有机的“教-学共同体”。

(一)构建“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完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人文通识教育与工程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模式。围绕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对人文通识教育的顶层设计,实现其与工程专业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遵循“通”“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思路,推动“专业教育+学科基础教育+通识教育”的三维联动。针对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教育现存的问题,均衡人文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分布比例,使人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发展,贯穿于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

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基础,人文通识教育要适应工程类专业办学定位和社会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学生就业、深造等实际情况,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价值目标,包括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等;[8]二是知识目标,即掌握基本的人文通识知识,筑牢扎实的文化基础,了解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热点和发展动態;三是能力目标,要求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和资料的归纳整理、分析研究,以及文化价值开发,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沟通表达能力与探究研究能力等。

人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要实现全过程有机融合,并不断加深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要求,结合工程类专业教育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合理分布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各部分所占比例。理论课程中的通识课程占学分比为15%左右,其中人文通识课程数量在全部通识课程中应不少于二分之一,工程类专业特色通识课程应从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设置,纳入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之中。

(二)优化人文通识课程体系

工程类专业的通识课程体系要进一步进行科学、有效的优化设计,根据工程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模块群,按照学科大类设置“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模块,各模块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协同发展的课程群。突破以往把人文通识课程等同于公共选修课的误区,依照人文素质养成和提升的原则,突出“通”“识”特点,从拓宽知识广度、多学科交融贯通的角度进行课程设计,重点建设具有工程专业特色的人文通识课程,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面向学生提供通识课程的选课指导方案,使学生能够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和自身实际科学选课。

建立人文通识核心课程体系。设置人文通识核心课程群,内容涵盖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文化与伦理、历史与社会、艺术与审美等,从中外文明发展史和文化史的角度进行系统整合,突出理论知识传统传承与时代更新发展相结合。设置为必修4-6学分,其中包含1-2门工程类专业特色通识课程,设置为必修2学分。通过设置必修学分、规范课程考核过程等方式,提高修读比例。

注重人文通识教育一般课程体系的建构和优化。以文学类、哲学类、历史类、法学类、艺术类等多个学科课程群创建为基础,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及管理,结合工程类专业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程体系的调整和优化。课程建设的目标为注重拓宽人文知识视野、情怀和趣味的滋养、文化浸润和健全人格的养成。采取限定选修的方式,使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课。

建立以“第二课堂”为辅的人文通识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开发以“经典阅读”“沟通交流”“艺术养成”和“文化游学”为核心的第二课堂,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体,教师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注重其对通识理论教学内容的支撑和补充。注重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多样化的实践载体,课堂内外“双管齐下”,提供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体验,鼓励学生“走出去”,努力探索创新,达到知行合一。

(三)提升人文通识课程质量

全面加强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质量建设,从“教学设计”“教学技术”“教学方法”“质量评价”四个维度进行改革提升。以“通专融合”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工程专业的特色和内涵,尝试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宽基础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评价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人文通识课程精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的传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将“教”与“学”有机结合,加强“教”“学”互动。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对知识系统的梳理,同时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积极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在交流探讨中提升其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合理分组,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讨论专题,小组成员开展分工合作,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讨论分析,形成小组的核心观点和结论。在讨论课堂进行交流时,可采用教师点评、提问答疑等形式,加强对问题交流探讨的深度。学生自我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采取观点阐述、PPT展示、情景表演等形式均可,突出课堂讨论的自由性和自主性。

加强人文通识课程教学技术手段的多样化,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人文经典进行研读和分析,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和深入解读。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研讨,训练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经验现象的能力。设计专题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快速地由点到面掌握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还可结合情境教学、现场教学、剧目编排等创新形式,增强教学实践效果。

注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人文通识课程教学改革,采取“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方式,[9]立足本校开发和建设线上课程,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突出工程类专业特色的一流通识课程。同时,充分利用线上课程资源和数字化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课程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在面授课堂中除知识讲授外,采取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现立体化、多元化教学。

加强人文通识课程管理,制定完善通识课程管理办法,科学规划通识教育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评价机制、考核办法和质量保障机制。从课程的课源征集、课程评价、成绩管理、教材建设、质量评估等各个层面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以对教学效果和质量做出合理评价。进行通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以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度为主导,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构建人文通识课程评价体系,强化检查验收和动态评审相结合,建立起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综上所述,“通专融合”理念下的工程类专业人文通识课程建设,需要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促进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着重开发特色鲜明的人文通识课程,建立以人文通识核心课程为基础的三维联动式的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课程开发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价值塑造和人格培养、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使“通专融合”理念贯彻于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中,为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正良,等.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26-30.

[2] 张俊宗.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杂志,2019(Z3):72-7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03-30)[2022-02-14]http://scjss.mofcom.gov.cn/article/zl/zlzc/202103/20210303048609.shtml.

[4]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330-567.

[5]谈哲敏.重构大学本科教育:南京大学“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J].创新人才教育,2013(1):50-53.

[6]董静兰,张晓宏.电力特色类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39-145.

[7]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強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532.

[8]白燕.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人文通识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8):47-50.

[9]陈琳,陈耀华.智慧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特征论[J].中国电化教育,2020(7):35-42.

(责任编辑:杜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