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

2023-09-22 09:03郭炜王连森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3年7期

郭炜 王连森

[摘 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高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对于传承弘扬优秀家庭教育文化传统、满足教育发展现实需求、缓解家庭教育危机、促进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师范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领家庭教育专业的开办;同时,包括非师范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程。

[关键词]家庭教育专业;家庭教育通识课程;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7-0080-04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就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家庭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其中最有标志性的是家庭教育法治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高等学校应积极响应此项法律规定,加快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家庭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高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的意义

(一)传承弘扬优秀家庭教育文化传统

纵观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史,丰富厚重的家庭教育实践、日臻完善的家庭教育理论,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成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经过世世代代的沿袭,依然是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主流思想,这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漫长的发展岁月里,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有“家本位”的思想观念——人们习惯于将“家”作为万事万物的参照点,把一切的事同“家”联系起来,一切活动围绕“家”来展开。而基于家庭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家族在国家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稳固与兴盛,关系着国家政治的稳定,故而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被看得非常重要。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德育,强调德教为先、做人为本,古人認为家庭教育是在血亲之间进行的,天然的关爱心态容易使家长娇惯溺爱子女,所以传统的家庭教育历来强调教育子女要从严、从早,主张爱而有教、及早施教的育子理念。我国自古以来的家训、家风都非常强调家庭的环境教育和长辈的榜样示范作用,“孟母三迁”就是家庭教育中重视环境对子女教育的典范。而良好的环境也少不了家中长辈的榜样作用,《颜氏家训》中指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1]在当代的高校家庭教育课程中,应更加注意认真总结传统家庭文化的有益部分,让学生了解学习并传承发扬传统家庭文化的精华。

(二)满足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首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成才有机构成的重要环节,社会中的人无法离开教育而生存,而家庭教育正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其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有助于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我国当前的整体教育发展状况来看,还不能说是十分完善和健全的,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家庭教育建设发展迟缓。反应在大学中,主要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争议不断,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停滞不前;开设家庭教育专业的高校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家庭教育课程时有时无,不利于家庭教育理念与知识的广泛深入传播。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对于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教育作为具有基础性质的教育,其整体的发展必然会更有利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开展,家庭与学校、社区等加强合作,最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推动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缓解家庭教育危机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由于孩子的成长都有其客观规律,因此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家庭教育,才能使家庭成员接受良好的家庭影响,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现如今,我国有许多家庭的教育已经进入危机之中,例如对未成年子女的过分爱护、期望过高、重智轻德、打骂体罚,对成年子女缺乏关爱或干涉过多,忽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教育,不注重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独生子女、单亲、离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等层出不穷。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心理及行为问题,进而导致青少年犯罪。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以及吴谢宇弑母案等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案件的背后都埋藏着家庭教育失败的种子。这些家庭教育问题造成的后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家庭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俨然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私人领域的问题,而是社会公众所密切关注的“公事”。高校开展并普及家庭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家庭及家庭教育问题,缓解家庭教育危机,尤其是可以有效解决因为理论知识的匮乏而导致的家庭教育问题,提高社会公众对家庭教育科学化的认识,以此指导家庭教育实践。

(四)促进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20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十年是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最初开展的十年,北京最先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并于1989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家庭教育学术团体“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从此家庭教育研究开始有组织地启动起来。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掀起了家庭教育热潮,国家颁布一系列法规政策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为家庭教育学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一时期,全国几十所大学相继开设“家庭教育学”课程,来自教育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投入到家庭教育研究之中,大大促进了家庭教育研究队伍的扩大,并呈现多学科并举的现象。进入21世纪,各种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广泛吸纳教育、心理、社会、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形成了一支较为强大的、综合性的研究力量,家庭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和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复杂性,众多家长、教师、社会工作者纷纷参与到家庭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中。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研究队伍中,非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者比重逐渐增加,业已形成了“学院派”与“草根派”协同合作研究的局面,这极大地推动了家庭教育专业化进程。但“草根”的力量依然有限,同时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出身很难保证其研究的科学严谨周密性,其研究成果也较为分散、不系统。加强高校的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培养家庭教育专门人才,打造高度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必然能提高家庭教育研究的科学性,促进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乃至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五)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在这一时期成型,并极大影响今后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即将面临自身身份的转变,从学校的学习者转变为社会的工作者,从家庭中子女的角色转变为父母的角色。大学生身处于大学之中,大学有责任和义务助其成长成才,满足其发展诉求,但是大学中往往比较缺乏的就是对学生适应身份转变的认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家庭观的形成除了受社会外界的间接影响,最主要的是来自父母和自身家庭的直接影响,但无论这一形成过程是好是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无序性和非科学性的特点,因为家庭教育的理念与知识绝不仅仅来自原生家庭经验的堆砌,更需要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学习,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当前大学生面向未来应该储备的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普遍较低了。“大学生正处于期待爱情、思考未来家庭构建的时期,这一课题与每一位大学生都息息相关,他们不仅非常关注这个课题也非常愿意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并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2]因此,高校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构建家庭教育課程,提高大学生家庭教育素养与能力,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高校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现状

(一)家庭教育专业建设回顾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探索与积累,我国家庭教育研究机构与组织、研究队伍和力量不断壮大,相关研究和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即便如此,家庭教育一直以来未被列入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也没有高校开设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滞后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高校家庭教育课程以及学科建设。国内已有部分高校如湖南女子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等开设家政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家庭社会学、家庭管理学、营养学、护理学等方面的课程为主,虽其中也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然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偏重于家政服务,对于家庭教育的关注显然远远不足。

目前有关高校采取的基本策略是通过开设辅修专业(如首都师范大学)和“微专业”(如上海师范大学)供学生学习。[3]在研究生教育层面,近年来也有少数高校,如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开设了家庭教育硕士专业,也有高校在教育学原理等专业下开设了家庭教育学方向。尽管如此,现有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满足社会对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伴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社会对家庭教育专门人才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这迫切需要高等学校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快家庭教育专业及课程建设。

(二)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在课程建设方面,为帮助高校学生深入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赵忠心教授于1986年率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开设了家庭教育选修课,并于1992年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家庭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使家庭教育走上了科学化和学科化的发展道路。随后,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家庭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家庭教育课程的名称也几经变化,各有不同,开设过的课程有:家庭学、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学、家庭教育概论、家庭与社区教育、家庭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社会学、家庭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家长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事业推广、家庭教育指导与亲子关系调试、家庭管理资源与教育、爱情婚姻与家庭等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恋爱、婚姻、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内容较为广泛。随着我国学科的不断分化与整合,家庭教育课程逐渐细化为各种具体的研究方向,既有深化理论的研究,也有聚焦实践的问题,体现了家庭教育课程的理论取向与实践取向相结合的特点。尽管如此,总体上看,家庭教育课程建设仍发展缓慢,课程内容体系非常零散,很多高校很难或无法满足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的条件,相关师资和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对高质量、多元化家庭教育课程的需求始终难以满足。

三、高校加快家庭教育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路径

(一)师范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引领家庭教育专业的开办

新时代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紧密相连。师范院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必然选择,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首先,师范院校具备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学科下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这些专业或多或少会涉及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还有部分师范院校招收家庭教育方向的硕士生乃至博士生,这都为家庭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其次,师范院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家庭教育专业提供了人才保障,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学科名师较多,还有大批教师兼任社会工作职务,借助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家庭教育社会服务,宣传家庭教育理念,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这为家庭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再次,也有不少师范院校已经开设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相关课程,包括微课、网上公开课等形式。还有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服务蓬勃兴起,国内已有部分师范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面向社会独立或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项目,这也为校内家庭教育专业的开设奠定了师资及课程等方面的较为厚实的基础。师范院校应积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4]的论述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引领家庭教育的专业化建设与科学化发展。各师范院校可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依法自主设置家庭教育本科专业和调整家庭教育专业建设内容,建立健全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各师范院校之间还应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方面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二)包括师范院校的所有高校都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程

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程是加快落实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除极少数师范院校(也包括中华女子学院等特色院校)外,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在短期内开设家庭教育专业的条件。此种情况下,高校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可以选择公共选修课或通识课的形式。而且,家庭教育本身具有跨学科的综合性质,适合具有多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教授。高校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程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开发、聚集家庭教育的师资力量。这对家庭教育课程设计及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高校一方面可以动员有家庭教育相关研究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投入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在校教师积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培养家庭教育通识课程专职教师。高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聘请校外家庭教育专家以论坛、讲座的形式或直接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家庭教育通识课程的教学。其次,高校应构建宽视野和针对性强的家庭教育课程内容。以往的家庭教育侧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而今家庭教育发展已然站在了更广阔的视角——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乃至与家庭有关的人事物對家庭所有成员的影响。家庭教育通识课程应当拓宽学生的家庭教育视野,学习并掌握科学性、多样化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家庭教育通识课程是面向大学生的课程,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开设课程之前应对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内容,以此作为家庭教育通识课程的开设依据。再次,开发并依托多样化的家庭教育课程形式。家庭教育事实上是极具实践性、体验性的一门学科,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应设置实训实验环节,引导大学生直接体验家庭教育,学会处理现实家庭教育问题。此外,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如上海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南京师范大学的“家庭与社区教育”、江西财经大学的“家庭社会工作”、温州大学的“家庭教育学”课程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此类课程也可纳入家庭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第五[A].刘湛秋.中华家教读物[C].合肥:黄山书社,2000:29.

[2]汪东瑶.试论高校家庭教育公共课程的开设[J].社会科学前沿,2021,10(4):827-832.

[3]申仁洪.家庭教育促进法催生高质量课程建设[N].中国教育报,2022-03-06(8).

[4]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EB/0L].(2021-07-22)[2022-05-15]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7/t20210723_546277.html.

(责任编辑:杜家和)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Majors and Curs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Promo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Guo Wei  Wang Lianse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Liaocheng University)

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education system, acting as the cornerstone for formal schooling and societal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specializations and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the fine cultural traditions of family education, meeting the realistic demand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lleviating family education crises, advanc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addressing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al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specializations and curriculum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national policies and take the lead in offering family education programs. Simultaneously, all universities, including non-normal ones, should provide family education general courses for all students.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specializations; Family education general courses; Family Education Promotion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