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调度诊断的社会性基础设施评估研究★

2023-09-22 07:50
山西建筑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

周 琎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0 引言

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也译作社会基础设施)来源于发展经济学中基础设施的细分,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及其他服务设施等[1-2],与同出自经济学视角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一致。社会性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及社会经济活动,能有效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福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性基础设施体系迫在眉睫。但缘于在经济利益、效率与公平等博弈中的劣势,有限的社会性基础设施资源与新增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就医紧、入学挤、停车难及文化断层等城市病不断凸显。因此,实时监控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匹配状态,诊断其存在的问题,才能推动城镇化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目前,针对新型城镇化或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分项研究较多,但将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结合的整体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主要有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城镇化子系统的关系分析[3-5]、不同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关系分析[6-7],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8-9],基于耦合协调度对基本公共服务效率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系方面[10-11]。总体而言,既有研究尚未形成一套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于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协调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少有研究通过诊断两者的协调状态识别城市问题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测度实例,以2000年—2019年为研究时段,构建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诊断体系,运用静态协调度模型测度两者协调状态的时序特征,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合理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12-13]。

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社会性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结合既有研究,分别构建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见表1),力求更全面地反映万州区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水平。数据来源为重庆市统计年鉴、万州区政府官网及万州区数据统计公报等,缺失数据采用邻近年份数据进行差补。

1.2 协调度诊断框架

构建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诊断研究框架(见图1)。1)选取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复合构建社会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调度诊断体系。2)检验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性。3)运用协调度模型来定量审视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或失调状态及分析其时空表征趋势。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法并辅以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校验,最后证明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福利的提升,而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也可带动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14]。由此可见,对两体系进行协调度诊断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提出优化策略。

表1 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体系与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一览表

1.3 协调度诊断模型

本文采用来源于区域经济领域的静态协调度构建诊断社会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协调度诊断模型。即测度某一特定时期体系间的协调程度,并将不同时间段的协调度值连续起来形成时序特征用以综合分析需评价体系间的协调度变化趋势。

模型结构为:

其中,Cs(i,j)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度发展指数(0

综合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国际性组织所普遍采纳的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15]及相关研究[16-17],拟定出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协调度评价等级(见表2),共划分为7级。

表2 协调度评价等级

2 诊断结果与分析

2.1 社会性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

首先,将2000年—2019年原始指标数据输入统计学分析工具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后再做因子分析,社会性基础指标体系提取了4个公因子,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964 7,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提取了3个公因子,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0.847 2。随后将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体系及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公因子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系统因子得分,以公因子对方差的贡献率为权重加权求和,由此求得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变化趋势(见图2)。总体来看,2000年—2010年,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与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变动趋势逐步走向协调;2011年—2019年两体系均迅速发展,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率远大于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发展速率,两者差异较大。

2.2 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诊断

在综合发展水平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进行进一步诊断,可知万州区2010年—2019年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处于失调状态(见图3)。具体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00年—2009年)协调度剧烈波动期;第2阶段(2010年—2013年)处于重度失调期;第3阶段(2014年—2019年)协调度缓慢回升期。

2.3 协调度的时序特征分析

1)协调度剧烈波动期(2000年—2009年)。此阶段为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及城镇迁建中后期,万州区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设施大为改善。迁校重建和中央专项资金对中小学危房改造、区县职业教育中心及优质高中建设的倾斜力度,教育文化设施大为改善,人均受教育年限较搬迁前有所增加;2006年底,国家按新标准对文化设施迁建进行了补偿,促进了文化设施的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初步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及就医便利程度明显提高(资料来源于《三峡库区城镇迁建总结性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医院迁建补偿概算调整专题报告》及《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安置规划及概算调整重大个案问题处理专题报告》)。在这一阶段,在库区迁建政策及资金等因素的直接推动下,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大量完工,社会性基础设施指标体系综合发展水平提升迅速,且略高于新型城镇化指标系统。

2)重度失调期(2010年—2013年)。随着2010年开始实施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移民工作战略重心由“搬得出”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转移,工业的发展成为城镇化的引擎,使得万州区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迅速提升。而随着迁建工程的完成,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逐步放缓,其综合发展水平开始滞后于城镇化进程。但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影响下,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教育、医疗、文化、社区福利服务等需求日益增强,导致万州区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严重失调。

3)协调度缓慢回升期(2014年—2019年)。虽然在此阶段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依然滞后,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万州区委各部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重庆市要求,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及公共服务完善等工作。从2014年开始增设环卫设施设备8 000余个(台);新增和改造公厕12座;规划、建设和改造停车场,新增停车场26个、停车泊位9 027个;完成科技馆建设等(数据来源:http://www.wz.gov.cn/ 2013年至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举措,使得社会性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逐步回升,失调趋势有所转变,但仍需持续实时监测二者的协调状态、分析问题所在,并在国家政策要求及经济基础上完善社会性基础设施更新与建设。

3 结论与展望

中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提升阶段。既有研究表明,公共服务质量及社会福利水平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逻辑节点,但缘于在经济利益、效率与公平等博弈中的劣势,社会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常滞后于人本需求和城镇化进程,违反了城镇化的目的和客观规律,也将有碍于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本研究作为一种诊断方法,目的是实时监控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情况,从而及时发现相关城市病,为下一步合理确定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模及制定调控政策提供一定指导作用。作为定量研究,本文虽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诊断体系,但由于研究数据获取的局限性,在指标筛选、机制探讨等方面还需更为深入的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万州区社会性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