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SBM和Malmquist指数在安徽省用水效率分析中的应用

2023-09-22 08:41李治军陈海枫
农业与技术 2023年17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生产率安徽省

李治军陈海枫

(1.黑龙江大学寒区地下水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扩展速度加快,对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在此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水资源领域关注的重点[1]。目前,对于水资源效率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胡林凯等基于WCA-MEPP从多个方面对云南省进行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动态评价[2];崔东文等基于SL-PP模型,对文山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3],分析研究变化趋势。陆中伟等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对江苏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研究,并且进行了利用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4];丁绪辉等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的模型[5],估算了各个省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模型探讨相关的驱动因素;李莉等构建DE-BC2模型,从时间和角度对新疆15个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差异性分析[6];管新建等结合CRITIC-TOPSIS-灰色关联度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用水效率整体上有上升趋势[7]。通过对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对于用水效率的评价研究,多数以DEA模型为主,侧重考虑水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经济效益,考虑与污染排放的研究较少,很难反映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真实水平,本文运用DEA-SBM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污水排放量,并引入Malmquist指数,科学评价安徽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情况,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安徽省位于我国华东长三角地区,东连江苏省,西接湖北省,总面积14.01万km2。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在气候上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mm,夏季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4~17℃。境内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580多个[8],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3大水系。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淮北地区人均水资源不足500m3,水资源调度难度大,供需矛盾凸显。因此改善区域水资源问题、提高用水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9]。

本文收集到的资料数据,源自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2021)及安徽省水资源公报(2012—2021)。

1.2 研究方法

1.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评价指标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可获取性,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参考安徽省区域实况,本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选取地区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用水量作为投入指标,考虑到水资源在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同时考虑到水资源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废弃物,故选取污水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构建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10],详见表1。

表1 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1.2.2 DEA-SBM模型

DEA模型是一种进行投入-产出效率计算的非参数模型方法,基于线性规划的方法确定决策单元前沿面,在确定最优权重时,无需考虑处理随机误差的影响以及进行权重假设,客观评价了决策单元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效率值,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性,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效率评价领域[11]。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考虑决策单元处于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根据各个决策单元偏离生产前沿面的程度,研究分析水资源利用效率,模型:

式中,S为投入产出的松弛变量;λ为权重向量;m为投入指标种类数;p、q分别为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的种类数;f为效率评价指数;x、yg、yb分别为投入指标、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

1.2.3 Malmquist指数模型

Malmquist是一种鉴于距离函数提出的模型,用来评价DMU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情况的非参数指标。在进行评价跨时期的动态生产效率,可以研究技术变动,技术效率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的影响[12]。具体原理:

=ECH×TCH

ECH=PECH×SECH

TFPCH=PECH×SECH×TCH

式中,X、Y为决策单元投入与产出向量;M表示生产效率;TFPCH、TCH、ECH、PECH、SECH分别为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效率、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D(X,Y)投入产出到有效前沿面的距离,结合技术、规模等因素分析研究水资源全要素生产力率指数动态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基于2012—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DEA-SBM模型,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以投入要素为导向计算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见表2。

表2 2012—2021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时间进程上来看,2012—2021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下降的趋势,由2012年的0.856下降到2021年的0.837,研究期内总体下降了2.2%。2012—2015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5年达到0.736,反映出该阶段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水资源问题突出。2015—2017年,整体处于良好的上升趋势,由0.736上升到0.824,但在201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历年最低,仅有0.636。2018—2021年,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较大的恢复趋势,由2018年的0.636上升到2021年的0.837,2018年以来,随着用水结构的不断优化,节水优先的方针深入推进,安徽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淘汰用水效率低生产工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用水效率。

从空间上来看,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值为0.768,其中黄山市、池州市、淮北市、宿州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达到高水平,这与地区统筹配置和有序利用水资源紧密相关,合肥市、亳州市、铜陵市处于较高水平,蚌埠市、淮南市、马鞍山市、滁州市、安庆市、六安市等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马鞍山、淮南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污染排放大、产业结构重,治理难度高,其余3个地级市处于中等的水平。在2012—2021年期间,合肥、蚌埠、滁州、马鞍山等地级市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上升趋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资源的投入,优化配置水资源,获得的产出也在增加。

2.2 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对收集到的安徽省2012—2021年的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安徽省2012—2021年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及变动情况,以及16个地级市的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别见表3、表4。

表3 2012—2021年安徽省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表4 2012—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由表3分析结果可知,2012—2021年,只有3个年份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负增长,其余年份均处于正增长,2015年以后,均处于上升的趋势,平均值为1.015。从技术变动指数来看,技术变动指数均值为1.033,整体处于技术进步的状态,变化趋势与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基本保持一致,说明技术变动是导致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对节水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可以提高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技术效率来看,平均值为0.983,2012—2021年以来,围绕着1上下波动,反映出安徽省对现有的资源有效利用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规模效率来看,平均值为0.992,在2012—2014年,2018—2020年期间达到了最优的水平,在其它时间段值均小于1,实际规模远离最优规模。

由表4分析结果可知,安徽省16个地级市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16个地级市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除宿州、淮南、阜阳、六安、宣城、池州、安庆等以外,其余各地级市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均大于1。对于阜阳市,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动效率的值均小于1,因此区域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推广采用节水设备,改善现状。对于池州市,规模效率的值小于1,是造成区域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衰退的主要原因,需要合理优化生产要素的生产规模。对于宿州、淮南、六安、宣城、安庆等地级市,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值均小于1,表明区域在水资源管理、技术投入以及规模约束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

3 结论

本文采用DEA-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安徽省2012—2021年16个地级市的相关指标数据,对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得到的结论如下。

从DEA-SBM模型来看,2012—2021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由2012年的0.856下降到2021年的0.837,研究期内总体下降了2.2%,16个地级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差距明显,黄山市、池州市、淮北市、宿州市等地级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前列。

从Malmquist指数模型来看,安徽省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5%,技术进步是影响其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6个地级市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1.4%,各地在发展过程中,要合理优化生产要素的生产规模,创新节水用水技术,达到高效用水。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生产率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体制改革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固定成本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
嫁接与施肥对番茄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