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宽:善于接受挑战的科学家

2023-09-21 18:08:15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3年10期
关键词:报国核试验原子弹

本刊综合

人物简介

陈能宽,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國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坚定信念,立志报国

1923年,陈能宽出生于湖南慈利。小学时,陈能宽好学上进,成绩优异,考初中时却大意失荆州,未能考上心仪的雅礼中学。为此,他难过得大哭了一场。1939年,陈能宽认真准备,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雅礼中学读高中。1942年,陈能宽被保送到交通大学工程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陈能宽的十年求学路都是在战争和忧患当中度过的。在这期间,不少同学因战争无奈辍学,可陈能宽不管条件如何艰苦,依旧矢志不移,将民族的苦难变成学习的强大动力。1946年,陈能宽进入天津钢铁厂实习。这在当时是一个有名气的大厂,可工厂的烟囱却不冒烟,萧条的工业让他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

1947年,在留学考试恢复后,陈能宽与妻子共同赴美国深造。仅用了3年时间,陈能宽便先后获得了耶鲁大学物理冶金系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从头学起,掌握爆轰的奥秘

1955年,陈能宽历经波折,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在中国科学院继续做金属物理方面的研究。1960年,陈能宽接到通知,国家要研制一种“新产品”,想让他负责“爆炸物理方面的研究”。这个“新产品”就是原子弹。“让我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你们是不是调错了人?”一次,他与李觉、钱三强等人会面时说出了自己的不解。李觉的回答让他热血沸腾:“我们中国人谁也没有研制过原子弹。人家说我们几十年也休想把原子弹造出来,我们应当有志气。”

陈能宽接受了这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从头学起,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科学领域。从此,他告别了家人,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这一走,便是整整25年。

核爆轰试验进入实战阶段后,陈能宽和同事们面临实验条件简陋、原料奇缺、经费不足等难题,他依靠在金属物理、材料学等方面的学术功底,创造性地发明“冷实验”的方法,从概念、理论入手,用简单、安全的实验代替复杂、危险的实验。为了在简陋条件下取得真实的数据,陈能宽对参试各小组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做完一个实验,参试人员必须当场用草本记录,然后再写出正本。经过认真核查后,每份记录上都要签上所有实验、记录、检查人员的名字以示负责。正是这种方法,使得核试验节省了大量时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战略物资。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中,陈能宽领导组织了核装置爆轰物理、实验核物理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成为我国核武器爆轰物理学的开拓者。

以诗言志,为国颂歌

陈能宽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科学家,还有着诗人的豪迈情怀。核试验前夕,指挥者和负责人总是高度紧张,肩头如有千斤重担。在一次核试验现场的讨论会上,他有所触动,忽然脱口背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在场的于敏先生亦感慨万千,接着背诵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两人一句接一句地往下背诵,在座的人无不肃然恭听,感情随之波荡起伏。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蘑菇云拔地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陈能宽用“不辞沉默铸坚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来缅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这是他许身报国、无怨无悔的人生写照。

回望陈能宽先生的过去,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身上为祖国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创新求实的探索精神,严谨缜密的学术风格,它将时刻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猜你喜欢
报国核试验原子弹
大国核试验对太平洋地区的环境影响——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为例
李迪川:矢志不渝,逐梦报国
华人时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7:34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绝密运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运载历程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4
报国何时尽此心
黄河之声(2020年20期)2020-03-16 03:00:02
徒手“撕开”原子弹
航空报国岁月稠
航空知识(2001年5期)2001-06-12 15:08:38
纳粹德国原子弹计划的失败
军事历史(1993年6期)1993-08-16 02:18:40
一颗未爆的原子弹
军事历史(1993年3期)1993-01-18 0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