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华平
课文再现:
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另一种看法是,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庞大凶猛的恐龙与美丽轻巧的鸟儿,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毫不相干,但科学家们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古生物学家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发现了大量和鸟类起源相关的恐龙物种。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科学界基本公认鸟类是由恐龍演化而来的。
综合多年来对带毛恐龙研究的成果,科学家们推测,原始羽毛既非用于飞翔,也不用于保温,而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一种装饰。那么,它们究竟是如何从地面飞向广阔的蓝天呢?
部分科学家认为,经过大自然的改造,某些小型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变轻,前肢越来越长,就像鸟的翅膀一样可以灵活地拍打,为了躲避大型恐龙的猎食或是寻找更多食物,它们不得不转移到树上生活。它们在树木之间短距离地跳跃,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最终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人们把这种观点称为“树栖起源说”。
但也有科学家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有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小型恐龙,它们能用两只脚捕捉一些小猎物,前肢得以“解放”并慢慢演变成了翅膀,翅膀用力扇动,加上迅速地奔跑,于是,聪明的恐龙解锁了一项新技能——飞行,从此开启了飞行之旅。人们把这一观点称为“地栖起源说”。
其实,恐龙从地面飞向蓝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极有可能包含了地面和树上的不同适应阶段。正当“树栖说”和“地栖说”两派各执己见时,有科学家提出了“斜坡进化”的观点,即小型恐龙利用翅膀拍打的助推力,慢慢地可以爬上斜坡,甚至爬上接近垂直的斜坡,于是它们学会了飞行,最终从地面飞向了蓝天。
恐龙究竟是怎样飞向蓝天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研究,一定会有更准确的解释。小朋友们,你们也要多学科学知识,多动智慧大脑,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