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闪亮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
1945年7月16日,当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瘦子”的沉闷爆炸声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响起,“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个名字就刻在了历史中。
奥本海默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被人们称作“原子弹之父”。二战后期,为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发出原子弹,美国陆军部启动“曼哈顿计划”。该计划规模惊人,罗斯福总统赋予它以“高于一切的特别优先权”,工程管理区内汇集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奥本海默被任命为最主要的科学顾问。“曼哈顿计划”在顶峰时期曾起用50多万人,总耗资25亿美元,最终利用核反应制造出能瞬间杀死数万人的巨大杀伤性武器。
《纽约时报》记者威廉·劳伦斯记录了首枚原子弹试爆的景象:“那一刻,时间停止了,空间收缩成一个点,瞬间天崩地裂,人们似乎有幸看到了地球的诞生。”“曼哈顿计划”的成功使奥本海默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让他深感不安,陷入道德自责。当时,“瘦子”爆炸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令奥本海默想起《薄伽梵歌》中的一句古训:“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原子弹在日本广岛、长崎的投放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给人类带来的震撼远超科学家们想象,“曼哈顿计划”也由此在全世界引发激烈争议——有人相信这是“终结战争、拯救世界的必要手段”,有人认为“地狱之门已打开”。奥本海默则说,“我们都知道世界将迎来变化,有几个人笑了,有几个人哭了,大多数人却沉默了。”
二战结束后,奥本海默成为一名反核活动家,遭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政治迫害与社会孤立。“麦卡锡运动”中,他因涉嫌“参与共产主义活动”受到调查和审判,尽管最终“叛国罪”不成立,但接触政府项目的安全许可被撤销,职业生涯受重创。1967年2月18日,奥本海默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去世,享年62岁。2022年12月16日,拜登政府推翻了195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撤销奥本海默安全许可的决定,正式为他“平反”。
2023年7月,由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在全美上映,有影评人誉之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影片”。该片改编自凯·伯德和马丁·舍温2005年出版的传记《美利坚的普罗米修斯——J·罗伯特·奥本海默的成功与悲剧》,全长三个小时,高度概括了奥本海默的一生,剧情在跌宕起伏中层层推进,将他的思想矛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为了拍好这部电影,诺兰对原子弹的制造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墨西哥的幽灵牧场“完美重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诺兰真实还原了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界的激越昂扬,包括爱因斯坦1915年发表“广义相对论”的情节,并且尽可能地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讲得通俗易懂。
《奥本海默》的演员阵容十分豪华,英国男演员基里安·墨菲饰演奥本海默,金球奖得主艾米莉·布朗特饰演奥本海默的妻子、生物学家凯蒂·奥本海默,奥斯卡获奖者马特·达蒙饰演“曼哈顿计划”主管莱斯利·格罗夫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创始人之一路易斯·施特劳斯。每个角色都特点鲜明、可信可感,观众能够清楚地追踪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变化。片中的三个主要角色分别代表了美国科学界、军方和政府——“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对科学家来说是功勋,对军方是战争胜利,对政府则意味着战略威慑力的获得。
諾兰喜欢通过自己的电影进行人性挖掘和社会性思索:《致命魔术》反映的是科技进步对生命无限循环的促进,《星际穿越》的背景是人类面临的巨大环境危机,《盗梦空间》提醒世人关注技术手段对人类思维的控制潜能,《奥本海默》则诠释了科学作为人类安危“定时炸弹”的另一面。
《奥本海默》一片中的原子弹爆炸场面用IMAX胶片摄影机实景拍摄而成,而非使用特效。诺兰与杰出的摄影师霍伊特·霍伊特马合作,用65毫米胶片拍摄,以70毫米格式放映,为观众营造出磅礴骇人的气势。
今天的世界,核战和核竞赛的阴影仍挥之不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急速发展被一些科学家喻为“另一个奥本海默时刻”。对于这些,诺兰有自己的看法。在一次采访中,他说:“真正的危险是不透明,坦诚、公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