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盐城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件、问题与路径研究

2023-09-21 10:02
关键词:盐城市会展业会展

刘 波

(盐城师范学院 商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城市发展的“助推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本身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交通、广告、饮食、住宿等相关产业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能大大提高举办会展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会展经济进行了探讨:(1)会展运营模式研究。会展业属于标准化较低的行业,容易出现囿于传统观念和路径依赖的情况,大多是提供传统的线下服务模式[1]。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全球会展业,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发展模式,又推动着会展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探索新的增长模式[2-3]。(2)会展产业融合研究。在会展业功能研究中,实证研究表明会展经济在促进贸易、旅游、酒店、交通、物流、金融、房地产等产业融合方面主要体现在:会展与城市[4-5]、会展与旅游[6]、会展运营与管理[7-8]、会展教育[9-10]、会展概念及学科发展[11-12]等。(3)会展评价方法研究。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存在较强的互动发展关系,测度其拉动作用主要运用定性分析法构建会展产业融合模型[13]、投入产出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14]、耦合协调度[15]、缪尔海德加权平均算子模型[16]、GEM模型[17]等。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来看,会展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内涵、评价方法、产业融合、运营管理等相关问题。但是,针对会展业与新发展格局的互动关系研究还较为欠缺,本文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盐城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补充,同时,也为其他城市会展业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会展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会展业是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平台,是产业链、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8],具有效益性高、联动性广、导向性强、凝聚性好、专业性浓、交融性大等特点。

(一)会展业是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我国会展业提出新的要求。在扩大内需、联动发展的新形势下,促进当地产业与会展业一体化发展成为新的共识[19]。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会展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会展业能够连接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国内外商品、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通,不仅助力当地经济产业发展,而且通过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等国际经贸盛会的强大矩阵,推动了国际产能合作、跨境园区建设、跨境金融创新、跨境电子商务等多领域合作,让全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成果,推进世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外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更好地满足国人对更高质量生活的需求,实现市场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为国际贸易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会展业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基石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内外发展形势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旨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会展业由大到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展作为链接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接合作的经贸服务平台,在联动“需求”“供给”两端的同时,还发挥着产业链构建再构建,促进商品、技术、物资、人员、信息等要素跨国家、跨区域、跨业主流动的巨大溢出效应[20]。通过场馆运营、展会服务、新产品展示、信息交流、技术改进和数字化提升,推动社会要素、资源、商品、技术、服务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达到新的更高效能均衡,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开拓边界。

(三)会展业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强劲引擎

会展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开放合作、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强人文交流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会展业涉及交通、餐饮、旅游、通信、酒店等多个部门,具有1∶9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由于会展自身的特性,还将集聚大量的信息流、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第三产业消费链”的发展。同时,通过会展业可整合土地、基础设施、资金、人才及创新等发展要素,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提升要素活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增长[1]。

(四)会展业是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的门户支撑

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色型、综合型和平台型经济。其一,通过会展活动,促进了要素集聚、信息交流、贸易量扩大等拉动效应,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城市特色产业,打造城市产业特色品牌。其二,通过策划、营销、组织和服务等一系列会展活动的设计,有助于放大城市自然环境、人文教育和经济优势,从城市内涵和视觉形象全方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三,高端会展活动的举办,需有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它在为会展活动服务的过程中,客观上提升了城市软实力和服务质量,拓宽了当地民众文化视野,提升了服务意识,推动了城市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21]。

二、我国支持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与会展业的类型及特点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会展业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一)我国支持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2020年以来,从国家、省、市层面出台的有关会展行业政策来看,会展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将是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云展览”“数字化”将是重要的发展路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是基本的发展趋势。

表1 “十四五”会展行业发展的主要政策目标

2020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涉外经济技术展行政服务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以在线方式办理所在地举办的展会项目审核意见,不再出具书面审核意见。2020年4月发布的《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推进展会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业态模式创新,加快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发挥展览业在扩大对外开放、增加社会就业、拉动消费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20年7月发布的《关于展览活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展览业防控和应变能力,在确保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各项展览活动科学稳妥、安全有序开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数字展会、社交电商、产品众筹、大数据营销等,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体系。2021年7月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贸易平台,完善会展业发展协调机制,提升区域性展会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性、市场化品牌展会;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展会模式,加强展览业行业体系标准化建设。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健康、会展旅游、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

(二)会展业的类型及特点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组织各类展览、会议、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会展业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总体上看,会展业的类型可以分为展览展示型、会议论坛型和商务洽谈型。展览展示型的会展主要是通过展览的形式,向公众展示各种产品、技术和服务。会议论坛型的会展则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论坛等形式,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商务洽谈型的会展则是为企业提供商务交流和洽谈的机会,促进商业合作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会展业是一个多元化、专业化、个性化的行业,它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信息、寻找商机的平台。会展业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展业具有强烈的行业性和专业性,每个会展活动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受众;二是会展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的会展活动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商业特色;三是会展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部分会展活动都集中在一年中的某个特定时期;四是会展业具有强烈的经济驱动性,会展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主办方和参展商的经济效益。

三、盐城市发展会展经济的现实基础及差异化优势

会展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随着高铁时代全面来临、交通能级持续提升,盐城市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加之盐城市拥有绝佳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具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经济生态圈的有利条件。

(一)现实基础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为会展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三五”期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在全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第37位,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创新能力提升强劲,成为苏北首个高企数量超千家的设区市,成功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会展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2021年,盐城市地区生产总值6617.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311.6亿元,位居全省第一,成为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中农业总产值唯一超千亿元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39.1亿元,同比增长21.9%,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45.7亿元,同比增长18.8%。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为3195.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3%,稳健的经济综合实力为盐城市会展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双向开放引领区建设聚力推进为会展经济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形态,是现代区域经济的“助推器”,也是衡量区域开放度、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盐城市抢抓江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机遇,加大对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力度,积极寻求新能源、临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全面落实中韩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高位谋划推动园区建设,先后建成中韩(盐城)产业园、中日韩(江苏)产业合作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开放载体平台。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加快建设,与上海临港集团、光明集团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力打造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全面推动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建设,以滨海港工业园区为核心的河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全面启动,盐城港“一港四区”均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3.会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平台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互动和会展经济发展的载体,在加快城市发展及会展软硬件环境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盐城市已拥有一定规模的会议展览设施,具备接待大型会展活动的能力。已经建成并在使用的专业展览场馆有4个,展馆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共有会议室、多功能厅等会场232个,其中500人以上会场16个,1000人以上会场5个。全市共有三星级以上酒店32家(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8家),客房6985间,以及东郊迎宾馆、水城度假酒店、明城锦江大酒店等一批没有评星的高端酒店。全市现有会务公司、展览公司8000家(大市区5800家),其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公司2100家。初步形成由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港口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空港已开通35条境内外航线,海港已开通航线30条,高速公路里程396公里,市区已建成“一环五射”57公里内环高架。“5+1”高速铁路网建设不断推进,高铁通达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西安、成都等180多座城市,盐城市已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高速铁路网,成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

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会展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会展业政策是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适当的政策可营造竞争、开放、有序的会展市场环境,扶持、保护会展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江苏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保障经济加快恢复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商务厅重点支持地方展会名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盐城市也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拓市场、抢订单,推动会展业品牌化、规范化、数字化发展。

表3 江苏省商务厅重点支持地方展会名录

(二)差异化优势

1.空间区位与要素集聚相得益彰

盐城市处于江苏沿海中部,是国家沿海发展轴的主通道、“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起着“南联北进、承东启西”的枢纽作用。向北连接连云港、青岛,向南连接上海,贯通浙江、福建。盐城市拥有国家层面的中韩产业园、省级层面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以及常盐工业园区、苏盐沿海合作园区,集多方资源于一身,汇聚长三角创新思维、先进经验和资源要素,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及长三角北翼“会展名城”,优势明显、基础完备、条件合适。

2.产业与会展活动深度融合

盐城市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围绕“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定位,打造23条重点产业链,已形成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加强数字经济培育发展,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以地区特色产业优势为主的会展发展态势,其中以盐城国际车展、盐城华夏家博会、盐城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等形成了盐城市本土的会展品牌,展览活动稳步增长,会议活动提质增效。

3.森林、湿地与海洋生态标识鲜明

盐城市作为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市林木覆盖率为25.1%,湿地生态保护率达到80%以上。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7.4%,PM2.5年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江苏最优,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保持在42%以上,全市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于Ⅲ类水比例100%,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创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4.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盐城市拥有珍禽、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全国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人文荟萃,历史积淀丰厚,中国海盐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全面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化的大型专题博物馆。新四军纪念馆是国内最全面、最系统反映新四军抗战史的综合性纪念馆。淮剧、建湖杂技和“董永与七仙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施耐庵的《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史留下了浓重笔墨。

表4 盐城市主要展馆

5.战略红利与城市治理交汇叠加

盐城市地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地带。近年来,盐城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签署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东北亚经济圈[22]。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荣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依托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等合作平台,利用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形成的巨大消费市场,深化与省内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发展,为盐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

四、盐城市发展会展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盐城市会展业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配套不齐全、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还比较突出。

(一)品牌会展有待培育

盐城市虽然在举办展会数量上每年均有所增长,但大多以小规模、低层次的展销会为主。重点打造的“汽博会”“环博会”等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缺乏国际化、品牌化的展会,通过展会提升盐城市形象、展示盐城市面貌的成效还不显著。2017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关于打造展会品牌的工作意见》,明确了江苏省重点打造的7个展会,其中南京2个、无锡1个、苏州2个、泰州1个、连云港1个,盐城市不在其列。2021年江苏重点支持“一市一展”,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才榜上有名。

(二)UFI认证有待突破

获得UFI认证是展会实现国际化、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对提升展会品牌效应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截至2021年底,UFI中国会员达到了191个,较2020年增长10个,增幅0.55%。从城市的分布上来看,上海31个,北京28个,广州18个,深圳15个,成都13个,济南9个,南京7个,武汉6个,杭州、宁波、青岛和长沙各5个,贵阳、合肥、郑州和临沂各3个,哈尔滨、厦门、苏州、佛山、咸阳、长春和重庆各2个,西安、东莞、东营、广饶、金华、昆明、南昌、三亚、台州、潍坊、温州、乌鲁木齐、西宁、烟台、中山和珠海各1个,盐城市获得国际认证的会员和展会数量远低于许多城市。

表5 2021年中国UFI会员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分布情况

(三)展业融合发展有待加强

盐城市服务行业在最近几年虽得到稳步发展,但与苏南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1年,盐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是48.3%,同期上海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突破3万亿元,占经济总值的73.3%,南京为62.1%,苏州为51.3%,盐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制约了会展行业的发展。盐城市参与会展的专项产品数量不多,质量有待提高,针对性也不够强,不能满足参展商的旅游需求,未能将会展和旅游项目有效结合,会展业和旅游业联合推广的力度不够,导致二者耦合协调不充分,阻碍了二者耦合发展的速度[23]。

(四)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盐城市现有会展企业的业务都较为单一,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小,尚未形成能跨业务经营的特大型会展集团。规模展会大多依赖政府的支持和资助,组展商、搭建商、物流公司等会展服务主体实力比较薄弱,竞争力不强,拥有知名品牌的本土会展公司不多。展会从业人员较少,且多来自其他行业,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多在实际工作中自学会展业务,缺乏专业技能和策划组展经验,懂策划、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匮乏。

五、盐城市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会展业既是带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动能。盐城市要提高展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水平,放大会展溢出效应,实现以展促贸、以展兴业。

(一)做强“会展+文旅”生态圈,打造世界级城市“会客厅”

发挥盐城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海盐文化、红色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及地方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优势,将旅游、节庆与会展有机结合,开发“会展+旅游”“会展+休闲”等会展新业态,形成会展和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一是精心设计会展旅游线路。紧密结合盐城市已有“探秘自然遗产、解码古老串场、戏水湖荡湿地、寻踪黄河故道、传承红色基因”等5条精品线路,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积极开发以盐城市自然生态、文化古迹、地方特产等为题材的多样化会展旅游产品,增强会展业的品牌内涵,形成文化特色,激发品牌效应,打造知名会展旅游目的地。二是促进会展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盐城市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放大自然遗产地、国际湿地城市等品牌效应,积极构建滨海特色文化体系,培育一批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特色展馆,努力探索一条具有盐城特色的文化产业和会展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发展会展旅游特色经济。将盐城市集聚的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酒店、餐饮、交通、娱乐、金融等资源与自然景区相结合,注重会展活动向旅游业延伸,选择特色品牌展会并将其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大型精品旅游节庆活动和大型会展结合,形成以会展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会展的良性互动模式。四是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会展旅游廊道”。以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条子泥为重点,以长三角康养基地为龙头,借助旅游企业已有的组织构架和营销网络,将会展业和旅游业进行捆绑宣传,强化参展商的旅游意识,系统提升世界遗产地品牌影响力,有效形成以会带游、以游促展的新发展模式,以全域旅游的思路加速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会展城市[24]。

(二)构建会展全产业链,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展功能不仅体现在消费效应上,它对产业的内在拉动效应也很直接。盐城市应充分发挥会展业1∶9的产业拉动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传播效应,实现“会展+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编制“一业一展”清单。聚焦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引进、培育和合作举办专业性、行业类展会,结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拓宽会展新题材,努力做到“一个细分行业一个专业展会”,促进产业会展全链式发展。二是实现会展业跨界融合发展。聚焦盐城市23条重点产业链,将关联度高、辐射性强的产业吸引到会展产业链条上来,通过会展业各大要素与相关优势产业的高效联动、深度对接和资源整合,推进“会展+金融”“会展+科技”“会展+旅游”“会展+文化”“会展+体育”等产业合作与融合,扩大会展发展规模,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效应。三是促进会展经济与产业链一体化。基于盐城市当前产业链创链、建链、补链、延链的实际,聚焦晶硅光伏、风电装备、不锈钢、动力电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等5条地标性产业链,精密结构件、印制电路板、石油机械、粮油果蔬加工等8条优势产业链,光电显示、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10条潜力产业链[25],通过对接产业链“链长制”,针对每个产业链培育引进专业产业会展项目,彼此之间形成协作共进关系,打造“产业--会展--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四是建设会展商务集聚区。充分利用盐城国际会展中心区位优势,布局重大会议、论坛和展览,完善会展场馆周边配套,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打造集会展项目、会展服务、项目孵化以及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城市功能复合型会展集聚区。

(三)塑造会展品牌形象,擦亮城市开放“新名片”

品牌化是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会展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盐城市要结合产业与区位优势,培育具有盐城特色的个性化品牌展会。一是招引国际化会展项目。主动对接俄罗斯圣彼得堡、美国圣地亚哥郡、日本鹿岛、韩国大邱、芬兰库萨莫、克罗地亚察科韦茨等盐城市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引进与盐城市汽车、钢铁、新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康养等相关领域的知名品牌展会。鼓励在盐城市有投资项目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以及行业知名度高的本土企业,在盐召开企业年会、董事会、供货会,举办国家级、国际级行业会议。鼓励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学科优势,在盐举办国际性学术大会(论坛)。二是打造高端品牌展会。围绕盐城市四大主导产业和“5+8+10”产业链,积极引进培育“生根型”专业展会,加快推进重点品牌会展国际化步伐,以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国际机械与智能制造展览会、中国东部沿海(盐城)国际汽车博览会、国际机床模具及智能装备展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为依托,发挥资源优化的综合带动作用,加大国际招商力度,提高展会的国际参展商和采购商比重,争取通过UFI认证,成为国际知名会展品牌[26]。三是集聚高能级办展主体。加强与国内外会展发达地区、中国展览馆协会以及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等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鼓励本土会展企业与会展场馆加入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IAEE)、独立组展商协会(SISO)等国际知名展览业组织,采取国内外合作、收购兼并等模式增强组展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四是构建多层次的品牌矩阵。提升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地标会两大会展活动品牌影响力,引导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通过UFI等展览行业国际认证,将中韩贸易投资博览会打造成汽车、电子信息、光电光伏、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的世界知名会展品牌。加强东台西瓜、响水西兰花、弶港甜叶菊、许河冬瓜、富安蚕茧、黄尖菊花、盐东羊角椒、响水浅水藕、弶港文蛤、弶港泥螺、恒北早酥梨、南阳辣根等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创新,通过服务优化、平台完善、品牌提升等方式,塑造地标会品牌。

(四)践行“双碳”目标,争做全国绿色会展“排头兵”

随着盐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加速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低碳会展这一概念也随之受到各级政府、各展馆及展会主办方的重视。一是创新会展模式。依托“数字盐城”平台,推进智慧会展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接,打通“线上+线下”数据闭环,将线上展会与线下展会融合,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举办“云展览”,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提升展示、宣传、洽谈等效果。二是构建会展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办、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作用,对与会展业相关的场馆酒店、展览机构、会议机构、安全保卫、设计搭建、物流通关、车辆租赁等节点单位和各办展环节进行梳理,汇聚盐城会展行业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相关产业数据,从数据中挖掘分析会展行业对其他行业的促进拉动情况。三是打造全国绿色会展标杆。积极倡导绿色会展理念,围绕盐城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环保的专业展馆,在展馆和重点展会中开展绿色会展试点,推进会展活动举办方、会展场馆以及物流、餐饮、住宿等会展场馆配套服务产业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四是提高会展服务水平和效能。借鉴国内外顶级展会的办展理念,建议出台《市级以上会展业管理暂行办法》,确定市场准入原则,明确管理责任,规范经营行为,营造零碳排放的会展环境。实施“校政企”三方联合培养会展人才的育人模式,规划建立以会展需求为导向的数字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不断优化数字人才资源结构,为盐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盐城市会展业会展
盐城市深化专项整治
盐城市扛起使命担当 锻造应急铁军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盐城市
会展业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
会展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