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垚
乡村里的科技创新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很多科技创新教师扎根乡村,悉心守护着学生的科技梦想。如果你是一名乡村科技创新教师,或曾在乡村学校参与科技创新支教活动,欢迎将那些温情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印象深刻的细节告诉我们。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乡村里的科技创新》专栏,展示师生如何因地制宜,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秋天,我从湖北省赤壁市第一中学来到当时赤壁市最偏远的乡村中学支教。躺在吱吱作响的竹床上,我一直思考,该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何种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呢?
善于发现问题。那时,电力供应不足,学校时不时就会停电,上晚自习的学生只能借助微弱的烛光学习,一晚上下来,孩子们的鼻孔都是黑乎乎的。于是,我问他们:鼻孔里的黑东西是什么?怎么来的?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带着这些疑问,孩子们展开了思索。之后,晚自习停电时,我发现一些孩子们的鼻孔塞了一团棉花,忍俊不禁。
玩出科技感。在学校,有些孩子课余喜欢玩木质陀螺,于是我又提问:有什么办法让陀螺转得更久?影响陀螺转动时间的因素有哪些?经过讨论,大家得出,影响陀螺转动时间的因素有重心位置、与地面的摩擦力、陀螺的形状、转动的初速度。接着,我又组织了一场比赛,在陀螺被扔出去以后不允许再次抽打的情况下,看谁的陀螺转得更久。比赛那天,孩子们使出各种招数,玩得不亦乐乎。这正是我想要的——玩也要玩出科技感!
吃出来的创新。干炒黄豆、烧土豆是孩子们吃得较多的家常菜,但黄豆太小,土豆块太大,用筷子都比较难夹。我鼓励孩子们改进筷子,解决这些问题。几次头脑风暴后,孩子们改进后的筷子初见雏形:被削成尖头,方便插进食物;尖头部分被刻上花纹,增大了摩擦力,方便夹起光滑的食物。
放飞梦想。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临走时,我提议孩子们一起制作孔明灯。在了解它的原理和注意事項后,孔明灯很快就制作完成了。在空旷的湖边,看着越升越高的孔明灯和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我心里的那份不舍越来越强烈。
以上只是我支教生活的部分场景。那时,我的创新意识并不明晰,只是一些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作为,有时是一个物理教师的学科实践,有时是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如果能时光倒流,今天的我再去支教,又会在创新教育方面做些什么呢?
首先,开拓学生视野。虽然当下农村学生的信息渠道不再闭塞,但科技创新的意识还相对不足。我想我会开展一些有关科技前沿技术的讲座,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其次,加强创新教育的培训。科技创新也是科学方法论,有其知识体系。向学生进行必要的创造学的方法论和思维训练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这就是授之以渔。创造技法的介绍如奥斯本检核表法、和田十二法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如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指导学生克服定式思维、惯性思维、封闭思维三大思维障碍。
最后,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大赛,以赛促学。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文字表达和语言表达)的全面锻炼,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直观的奖励。
2022年,我送教下乡,给两个农村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节3D建模课。从孩子们惊奇与渴望的眼神中,我读到他们的无奈,更读到了在乡村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支教已经过去30多年了,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段美好的回忆。如果可以,我愿再回到乡村学校支教,重塑一名乡村科技教师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