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宋思超,肖琳娜
(吉安市吉安生态环境局,江西 吉安 343100)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对于国内外的环境监测工作而言,环保行业需要大力发展,通过环境监测产业的升级,确认监测对象,以完成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工作。同时,在第五届环境监测与服务高端论坛中,国内的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曾表示,应加强对自动监测方面工作的重视,严厉打击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让后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成为环境监管工作的重点,以保证环境保护项目的合法以及合规运营。根据2023年4月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数据可知,当前需实行“三线一单”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强化各部门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及督察职责。
因为绿色植被是具有一定的绿化及净化作用的,所以,在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避开绿色植被,防止最终的监测数据不准确。同时,要尽量选择较为宽广的区域设置监测点,以便更好地掌握空气的实际状况,切忌在布设监测点的过程中破坏绿色植被,以降低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1]。
在实行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工作之前,应对当地的实际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各部门工作人员要结合有关标准对空气污染程度进行合理划分。例如:采用重度、中度以及轻度的污染等级划分地区污染程度。同时,根据等级确认布设点的数量,让布设点可以覆盖本区域,若存在重度污染的地区,应结合所需监测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保证监测点的布设是准确无误的[2]。
地理因素在环保监测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会对监测项目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空气污染监控点的布设工作中,相关人员需对地理因素多加考虑,要对该地块的风向、地域条件等进行分析,在确认监测点位置后选择监测方式及频次。由于下风位置和上风位置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对环保监测工作的结果也会带来影响,所以,需加强对地理位置等方面因素的控制,以取得准确的数据,保证监测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3]。
人口密度会对空气污染监测点带来直接影响,所以在环保监测工作中,应对人口密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合理设置采样点。若人口数量较多、密度较大,可以增设采样点,若人口数量较少、密度较小可以减少采样点的设置。如此,运用删减调整的方式,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使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工作更加准确。此时,监测人员便能够根据人为活动来确认当地的污染状况,判断由于人口密度因素的影响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是否严重[4]。
2.1.1 功能区布点法
对于当前的环保监测工作而言,功能区布点法是相对常见的布点手段。此布点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大部分环境监测工作都选择此种布点方法,尤其是在对污染源的监测项目中[5]。
对功能区的监测需要划分具体的监测区域,要结合不同类型的分区手段,根据本地的特点完成监测点的布设。还需在采样点数量、人口及工业密度方面执行相应的计算工作。例如:在该区域内所设置的环境空气监测点有92个;其中有8个省控监测点位;6个国控监测点位,增设了1个有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的监测点位,并且周围100 m范围内没有交通干道,所以得出结论:合理地布设空气污染监测点,可以减少对高架源的影响,避免同类型地块发生持续污染的问题[6]。
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大、交通拥堵、商业繁华且周围存在较多的交通干线,此区域被确认为商业区;若人口密度大,周边布设工业以及相关企业,被划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距离较小,或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存在居住区,二者呈现出交错的状态,被划分为混合地区。
2.1.2 网格布点法
采用网格布点法需要对该地区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并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均匀的正方形网格来进行布设。首先,要将采样点设置在网格两条直线的交界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掌握地域的具体大小,并结合地理坐标位置执行网格分割操作,以增设若干个准确的监测点,选择合适的观测点,使所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准确无误的。其次,应在下风向位置和上风向位置分别设置监测点,但要控制监测点的数量,使下风向监测点的总数大于上风向监测点总数。如此,可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比对的方式,让当地的环境污染数据信息更加准确。最后,若存在影响网格大小的数据信息,工作人员则要加强对实地的考察,运用行之有效的操作方式确认网格的大小,以保证该区域内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1.3 扇形布点法
采用扇形布点法的架设方式需首先确认单个高架点的位置。简而言之,可将区域内的风向作为设置基础,确认点源中下风的方向,运用地面规划的方式执行监测及采样操作,在45°~90°扇形范围内布点采样(如图1所示)。
图1 扇形布点法操作示意图
根据图1内容可知,通过采样点的设置,可以了解到污染源所在位置,针对于污染源所带来的影响,实现对现场内具体情况的检测,或者,运用大气扩散试验的方式,让源头污染区域能够成为中心点,保证风向能够成为主导的轴线,让扇形平面的内距在确认后,计算点源之间的距离,使相互关联的两个采样线之间的夹角不可以超出10°-20°。这样,则可精准地掌握污染物的浓度,并运用动态分析的手段确认监测结果,保证布设方式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完成环保监测工作。
2.2.1 预制污染监测点的准备方案
在环境保护项目中,工作人员应正确实施现场采样操作,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提前编排监测点的设置内容,以提高监测点布设的准确性。首先,应合理准备物资、采样设备以及相关器具,并在仪器设备使用之前进行干燥、清洗等处理,确认好采样位置后,在做出适当调整的基础上固定监测点。其次,对被监测区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优化采样点并在上述操作实施完毕后执行对应的验收操作。工作人员需要复验监测点,若区域内污染源呈现出持续变化的状态,工作人员则需对监测点进行调整,使现场采样工作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最后,在监测点布设工作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是不可以离开现场的。此时,员工可运用空白样的比对方式,对比不同点位、时间以及方法,合理记录所监测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和浓度水平,方便工作人员后续调阅采样数据信息,以保证采样工作的完整性。而相关负责人需要履行其自身的工作职责,定期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备,防止在监测点布设环节发生问题。
2.2.2 明确环保监测工作的目的
在环保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关人员应明确本工作的根本目的,结合空气的污染状况确认监测点的设置方向以及布设目标。为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应了解城市以及乡村污染情况差异,坚持污染监测点的设置原则,运用严谨的布设方法避免监测结果出现误差。例如:在城市内的污染监测点布设工作中,为保证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可结合当地的污染物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明确城市内污染源的分布状况,根据地域特点,设置对应的监测点即可。
2.2.3 减少外界因素带来的干扰
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外来因素或多或少地都会对污染监测点的设置造成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可创新当前的监测点布设方式,根据人口密度、地形地貌等按比例划分监测点,并主要针对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来降低外来因素的影响。第一,社会因素。根据本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在点位布设过程中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带来影响。若是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在不干扰社会运行的基础上增加点位的布设,以保证所监测的数据信息是准确的,体现出污染监测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第二,自然因素。工作人员要在项目实施前期加强对监测地区地形地貌的了解,掌握当地的空气流动性,加强对自然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状况实现对污染监测点的部署。而对于部分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地区而言,应采用综合分析的手段,运用扇形布点法完成对监测点的布设。
2.2.4 掌握当地污染源状况
污染源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区域,它的构成原因相对较多。因此,为保证空气污染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应加强对污染监测报告内容的分析,利用数据信息以及文件内容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可运用科学的监测点设置方式,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评估污染源可能对周围环境以及空气造成的影响,防止在点位设置过程中发生异常。其次,若在点位设置工作中出现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合理评估,结合基本资料全范围调查并实时更新数据内容,实现对监测工作的优化,减少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最后,应确认监测工作的开展范围以及开展目的,根据污染源确定此区域内是否需要增加监测点,以辅助后续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2.5 确认采样站的具体数量
在监测点的设置工作中,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增加对地形地貌以及其他自然因素方面的思考,控制人口密度,避免社会因素带来过多的影响,并结合当地需求确认采样站的数量。
首先,可采用污染情况等级确认的方式,合理规划污染等级,确认监测位置、站点数量、布设方法以及相关参数。如此才能避免监测数据出现误差,实现对采样站的创建。
其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方法,在存在有害物质及逸散情况的区域设置工作点,最少设置一个采样点,并增加相关设备的应用,让同一场所内可以的采样点数量与生产设备数量相匹配。例如:一个采样点就设置1~3台生产设备,2个采样点设置4~10台生产设备,3个采样点则设置10台甚至以上的生产设备。如此,相关人员要根据数据信息形成环境污染方面的报告,使得采样站在设置过程中可以由人工监测转向自动监测,利用先进的设备,创新传统的人工采样方式,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提升监测工作效率。
2.2.6 制定现场采样方案
在环保监测工作中,要制定监测点布设计划,通过对采样信息的确认,确保实际采样工作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问题。首先,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加强对采样对象、目的以及要求等方面的了解,采样方案在创编过程中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由领导层级对工作流程进行审查,确认好采样的目的、要求、注意事项以及时间,从而简化采样工作流程,促使监测点的布设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其次,应基于国家标准对采样方案进行分析,加强对采样方案的核查。科学完整的采样方案,能够促使监测点的布设更加合理。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的环保事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使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问题更有研究意义。对此,各部门为做好环境监测工作,采用空气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方式,使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能力有所提升。坚持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原则,选择严谨的空气污染监测布设方法,对污染程度、地理位置、绿色植被以及人口密度进行考虑,建立监测机制,能够根据各区域的基本状况顺利实行环保监测中空气污染监测点的布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