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钦哲,袁久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
辨识病名是疾病诊治的核心部分,对后续治疗起着指导性作用。疾病的理、法、方、药都必须以病名的确立为基础。目前疾病的诊断多包括中西医疾病名称,因此,中西医病名对应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准确辨证、明确治疗方案的前提,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瘾疹有“瘾痧”“隐轸”“瘾胗”等别称。1956年由叶橘泉编撰的《中西病名对照表》[1]中瘾疹所对应的西医病名为“猩红热、荨麻疹等类”,虽然目前猩红热对应的中医病名一般为“烂喉痧”,但由此可见,50年代时即认为瘾疹包括但不仅限于荨麻疹。而目前文献以及教材多认为瘾疹与荨麻疹病名相对应,故本文主要从瘾疹病名沿革及字词本意着手,探究瘾疹与荨麻疹病名的关系。
“瘾疹”一词最早出现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神农本草经》中亦有记载“茺蔚子……茎主瘾疹痒,可作浴汤”[2]。这是“瘾疹”“隐轸”作为病名的最早记载。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中提出“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发痒”[3]18。隋代时期,沿用“瘾疹”一词,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隐轸候》载“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轸”[4]14,把“瘾疹”称为“风瘙轸”或“隐轸”,并把瘾疹进一步分为“赤疹”“白疹”。唐代王焘《外台秘要》载“风邪客于肌中,肌虚真气致,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淫气行之则痒也。所以瘾疹瘙疾皆由于此”[5],称之为“瘾疹瘙疾”。孙思邈的《千金翼方》称之为“瘾疹”。宋代《太平圣惠方》称为“瘾胗”。《圣济总录》称“风瘙瘾疹”[6]400。《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世医论瘾疹……内则查其脏腑虚实,外则分寒暑风湿,随证调之,无不愈”[7],称“瘾疹”。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疮肿科》论述瘾疹治疗方药,沿用了“瘾疹”一词[8]。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此证俗名鬼风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9]407,将“瘾疹”称为“鬼风疙瘩”,清代徐克昌《外科证治全书》[10]中亦有此病名。《外科大成·瘾疹》中具体论述瘾疹的症状为“瘾疹者,生小粒靥于皮肤之中,憎寒发热,遍身瘙痒……热微色赤,热甚色黑”[11]。
综上所述,“瘾疹”有“隐轸”“风瘙轸”“隐胗”“瘾疹瘙疾”“瘾胗”“风瘙瘾疹”“鬼风疙瘩”“风乘疙瘩”等别名,其中以“瘾疹”“风瘙瘾疹”为多见,“隐轸”“隐胗”“风瘙轸”多见于唐代及以前的著作中。
“隐”字本义为“蔽”,有匿藏之义。汉代许慎所撰《说文》对“隐”字的解释为“隐,蔽也”。后代《唐五代语言词典》记载“隐,凸起,引申为硌”[16]。《诸病源候论》记载“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4]185。《备急千金要方》治阴阳毒中有“结核隐起”[17]的论述,这些文献中的“隐起”均有凸起,高起的意思。另外,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曰“祠东侧有碑,隐起为字”。刘禹锡《白太守行》曰“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珪”。这些非医学著作中,“隐起”也有凸起的意思。因此,可以认为瘾疹即皮肤上凸起的皮疹。
目前研究认为“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22]。荨麻疹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表现多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有瘙痒[23]。其发病特点是皮肤出现红色或白色疹块,突然发作,发无定处,时隐时现,瘙痒无度,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严重者可累及消化道、呼吸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严重症状[24]。
古代文献对于瘾疹症状的论述可见于《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瘾疹》中载“发必多痒,色则红赤,隐隐于皮肤之中,故名曰瘾疹”[9]113。《外科大成》曰“瘾疹,生小粒靥于皮肤之中,憎寒发热,遍身瘙痒”[11]。《医学入门·风类》曰“疹隐皮痒无肿痛,疹有头粒,红沥隐隐皮肤表分,欲出不出,但作搔痒,全无肿痛,名曰瘾疹”[25]331。可见瘾疹字面本意为凸起于皮肤之上的小颗粒,自觉瘙痒,发病过程中可伴有发热、恶寒等外感表证的症状。明清以前的文献很少出现瘾疹发无定处、时隐时现症状的论述,明清时期仅有少量著作中有此类症状的描述,且几乎没有“皮肤局限性水肿”症状的描述。可见古籍文献中瘾疹对应荨麻疹的发无定处,时隐时现,皮肤局限性水肿的风团症状的论述不足。
相比“瘾疹”,荨麻疹与“赤白游风”的病名更加符合。《证治准绳·幼科》云“小儿赤游,皮肤作片片赤肿,此是风热所致”[26]。《医门补要·赤白游风》曰“表虚风入,兼血热皮燥,致皮痒搔落白屑,或生水窠,或有黄白靥,游走不定,(赤者名赤游风,白者名白游风)”[27]。《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赤白游风》曰“此证发于肌肤,游走无定,起如云片,浮肿焮热,痛痒相兼,高累如粟。由脾肺燥热,而兼表虚腠理不密,风邪袭入,怫郁日久,与热相搏,则化热益盛而成。滞于血分者,则发赤色;滞在气分者,则发白色,故名赤白游风也”[9]388。
综上文献可以看出,“赤白游风”更符合风性游走不定的特点,发无定处,或赤或白,伴有局限性水肿反应,更符合荨麻疹的发病特点。总结病因,多与表虚腠理不密加之风热之气的侵袭有关,多用祛风清热除湿之药治疗,方如消风散、荆防败毒散等。
瘾疹一词,指皮肤上凸起的小颗粒,因此除了指有明确理法方药的“瘾疹”病名之外,也可作为一种症状,见于多种皮肤科或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文献中有瘾疹症状的疾病可见于以下疾病。
癞病,即麻风病,癞病中瘾疹症状表现为“皮肉瘾疹如桃李实,或赤或黑”[6]580,与一般瘾疹的皮疹症状不同。它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可借助PCR技术检测皮损内是否有麻风杆菌特异性的DNA片段进行诊断[28]192。
漆疮,即接触性皮炎,多为过敏导致,《太平圣惠方·治小儿漆疮诸方》论述其病机与症状为“夫人无问男女大小,有禀性不耐漆者,凡是见漆及新漆器,便着漆毒,令头面身体肿起瘾疹色赤,生疮痒痛者是也”[29]。古籍中对漆疮的论述较为常见,本病虽以“疮”字命名,但症状描述中也有“瘾疹”的症状,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漆疮一病的皮损症状多样,如伴有感染,皮损为“疮”,如没有感染,则为“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漆疮》记载“此证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热之毒而生。初发面痒而肿,抓之渐似瘾疹,色红,遍传肢体焮痛,皮破烂斑流水,甚者寒热交作”[9]414。论述本病一开始有瘙痒症状、搔抓之后出现红色瘾疹,之后继发感染,导致皮肤破损,化脓流水,此时即为“疮”。本病常有明确的接触史,发生在暴露部位,发疹部位与接触部位基本一致,皮疹多为急性改变,以红斑、水肿、水疱为主,除去病因后,皮疹能很快消退[28]212。
癣病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体癣、头癣、手足癣、股癣等,皮损症状多样,癣病也可出现瘾疹的症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严氏济生方·癣论治》曰“夫癣之为病,种状不同”[30]或“瘾疹如钱,渐渐滋蔓”[30]或“瘾疹如粟粒大”[29]或“肌肉瘾疹,或圆或斜”[25]649。本病主要由各种皮肤癣菌感染引起,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皮损处鳞屑直接镜检和(或)培养查到菌丝或孢子,可明确诊断[28]141。
温病瘾疹主要为温病发病过程中发于肌表的皮疹,为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多与斑一起出现,《普济方·伤寒发斑》云“温毒浑身似锦纹。发斑瘾疹呕吐频。或时咳逆心烦闷。冬感于寒发在春”[18]1130。通过辨斑疹的色泽、形态、分布及疏密等情况,可以诊断病情的轻重,邪正之盛衰,来判断预后。
综合文献中关于瘾疹症状的论述,主要为在皮肤上有小粒皮疹,或白或红,严重时可相连成片,伴有瘙痒,甚则痒痛[3]397、麻木,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恶寒,小儿瘾疹重症[9]406会出现肢体水肿的症状。瘾疹皮肤上凸起的小颗粒,相当于西医的丘疹或风团,而全身症状大多由外感因素引起,类似西医学中的过敏症状。因此具有这两种皮肤损害及由过敏引起的皮肤病皆有可能为瘾疹,包括急慢性荨麻疹[28]199、自体敏感性皮炎[31]、痒疹[32]等。
综上,瘾疹包含但不仅限于荨麻疹,还包括多种皮肤科疾病,并且也会出现在其他内、外科疾病过程中。中西病名对应的规范化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规范诊治,也便于中医师查阅古籍文献为疾病的治疗增加新的思路。中西病名对照的标准化研究不仅是中医药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医药界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反复修正、慢慢改善的过程。目前,标准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使中医病名逐渐走上规范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