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大志 辛红
书名: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
作者:范可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3月
定价:79.00元
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民间习俗、民间生活的汇总,是生活在某一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生存中形成、分享、继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普通大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的凝结。民俗可以看作文化的镜子,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特殊表现。《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一书具体分析了民族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历史与人类学的案例,结合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分析民间传统的复兴,并从全球化角度,从文明冲突、文明融合的角度,进一步对认同文化以及地方历史的内容展开探讨。本书共收录14篇文章,涵盖认同政治、文化与地方历史等方面,既有一般性的人类学理论探讨,也有建立在民族志资料上的经验研究,通过族群与民族的概念辨析、跨国领养与民族识别等问题的讨论,揭示了内生的文化动力与外在的能动性力量在社会变迁和政治认同语境里的互动,展示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历史长卷。
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的必要性。本书具体从人类学、政治学以及家国情怀与守望尊严等不同方面,分析了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发展渊源,指出地方民俗文化本身由当地广大的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积累得来,其从群众中来,再回到群众中去,有着极强的群众基础。并且,民俗文化与地方历史能够起到凝聚民族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俗文化自信的效果。
作者指出,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立足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渠道,一是能够促进我国地方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历史成就、文化魅力。尤其是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加强地方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对于提高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二是在传播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地方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继承的过程,能够确保对优秀历史文化精神、民俗文化不断承续,对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全面传承。三是对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传播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均出现开放式、互动性、融合性的特点。本书中,作者举例粤菜文化与外国美食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技法相结合等多个案例,这些案例均说明了世界文化朝着相互融合的方向前进。为了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国文化主动与世界各国文化对接,融合出更优秀的文化成果,有必要对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加以重点关注。
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的基本特征。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就是融合性。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认为我们所面对的是“碎片化”的文化。在这里,碎片化绝无贬义,其所指的正是各个地方卷入全球化之后大量出现的文化元素相互借用、交融与混搭的现象。抽取出任一文化中的任何方面,几乎都可以看到一些不属于这个文化实体的原有元素。作者认为,人类学中固有的文化定义有时候会像紧身衣那样,束缚人们的思维,限制人们观察世界的视角,人类学研究亟待摆脱这种限制。试想,在我们今天生活的环境里,在自身文化的很多方面,均与外来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回族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彰显了阿拉伯建筑文化与我国回族清真寺完美融合的建造艺术。又如,中国的服饰文化,无论是目前的西服,还是女士长裙、马丁靴等,都可以看到中国服饰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的结合点。再如,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史诗《浮士德》搬上京剧舞台,通过京剧形式进行《浮士德》的文化艺术演出,充分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新鲜尝试与有机融合。
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内涵深远、价值丰富,对其深入挖掘、仔细研究,能够显著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也能够为当地文化建设提供宽广的平台。在认同文化与地方历史中,作者结合了中西语境下的族群与民族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分析,基于民族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展开论述,提出就民族研究范式转换的一些思考,指出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依托于地方历史,孕育于民间生活,具有真实性、丰富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做好对地方历史的传承,挖掘现有的历史遗存,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能够更好地展现出民俗文化的发展活力,传承好华夏民族的文化根脉,这也能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文化自信视角下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传播路径。作者在书中强调,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的基本着手点首要就是夯实传播队伍。基于当前文化传播现状,在文化自信视角下开展的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需要平衡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基于海外关系与闽南侨乡的民族传统复兴申遗展开叙述,也结合了美国公民跨国领养的实践情况。这也启示研究者在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积极吸收各领域的人才,使其能够发挥头雁领航的作用,成为当地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的冲锋者。作者提出,壮大民俗文化人才保护和培养队伍,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在政策上给予民俗文化人才以必要的支持。
另外,作者指出促进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要举办好地方民俗文化节。举办民俗文化节可以增加人们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让更多的人在了解的基础上,喜爱和传承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并自愿加入到传承发展的队伍中。在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中,也要积极地将这些内容引入校园,引入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学校要强化与民俗文化社团和传承人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开设更加丰富多样的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活动性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到民俗文化传播中。在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要突出活动的生动性、鲜活性、直观性,使其能够吸引广大青少年的关注。要能够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俗文化的引领和感染,进一步提高民俗文化对未来接班人的影响力。
借助最新技术提升民俗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对民俗文化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现代传播工具凭借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作者在书中分析了民俗文化的过去与现在。民俗文化本身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能够反映民间传统习俗、社会结构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容,极为强调社会性、集体性。通过传承和弘扬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提升民族意识、塑造民族品格。在信息化时代下,民俗文化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受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快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构建起全方位的融媒体矩阵,不仅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更是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例如,在传承和推广民俗文化时,可以借力短视频平台,向更多的年轻人进行普及,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关注和参与。短视频平台,能够使人们结合碎片化时间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实现彼此的信息交换,也能使人们随时随地借助短视频娱乐休闲,记录美好生活。基于短视频平台开展民俗文化传播,能够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地方历史,了解民俗文化,也能增强年轻群体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基于VR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将其应用于民俗文化的传播中,能够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民俗文化,也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加深人们对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的体验感和浸入感。
政府带动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本书作者认为,在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中要发挥政府的主体性作用,要正视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采用积极友好的方式进行交流。在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中,政府是核心的力量之一,也是传播中的主导者,政府要充分重视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传播的价值,突出自身的主体性。各部门要做好分工配合,明确自身职责,增强文化传播的使命感、责任感,要以广阔的视角履行自身的监督责任,创新文化传播策略,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法规,更好地为不同传播主体文化传播使命的达成提供良好的平台。政府除发挥自身作用外,也要积极邀请其他民间力量参与其中,形成政府为主、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为辅的文化传播新模式,更好地使各传播主体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更好地使民俗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下彰显活力,突出时代特点,增强影响力。
另外,作者在书中提到,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传播应立足官方媒体平台,并与地方广播电视台、文化部门合作建立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传播专用的媒介平台,拓展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传播渠道。例如:地方电视台或融媒体中心应与地方文化部门联系,借助地方大剧院、文化交流场所、广场、公园等,实施节目活动创设。一方面,深度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创设各类以地方民俗文化传播为主题的活动节目,让百姓群众在实际场景中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对实际场景中的节目活动实施录制,让百姓走进电视中,实现地方文化类节目由百姓参与到百姓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增强民众的参与感,使民众感受到自己就是传统文化节目的主人公,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地方历史与民俗文化的传播,更有助于实现广大民众对文化传播的参与性,做到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