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杂技传统节目的传承与发展
——以冰上杂技为例

2023-09-20 20:20:57王军崔巍
杂技与魔术 2023年3期
关键词:杂技当代艺术技巧

文|王军、崔巍

杂技是一门具有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的艺术。本文将以冰上杂技为例,就杂技传统节目的传承与保护,以及传统杂技如何向当代杂技进行过渡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传统杂技的艺术形式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除了语言交流以外,恐怕肢体动作堪称最有效便捷的交流办法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杂技艺术能够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演员的每一招、每一式有板有眼,不同流派的作品精彩各异。在探讨“传统杂技”的同时,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杂技传统”,传统杂技与当代杂技二者互相呼应、相互影响,但内在信息大为不同。

“杂技传统”指的是与杂技艺术有关的,经老一辈表演者、创作者和研究者细心雕琢保存下来的表演经验、教学理念和学术理论等,也包括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及行业中的专业术语、表演技巧、练习窍门等。今天的杂技演出、舞台效果等均受“杂技传统”的影响。比如“皮条”这种老牌的杂技节目,道具是用牛皮制作的,后来无论材料怎么变化,也离不开它的线性特征。所以,尽管时代变迁,一些深入人心的事物不会改变,反而会历久弥新,此即经典之力、传承之魂。

“传统杂技”指能被感知的传统杂技行为或形象,比如高难度的踩单车、踢碗等肢体技巧动作,配以演员到位的表情、合适的服装,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杂技节目。也就是说,“传统杂技”是具象化的事物体现,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革新。当下的传统杂技在保留过去文化理念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形成了特有的中国式杂技品格,展现了艺术的生命力与再造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二、当代杂技的艺术特征

“当代杂技”指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形成的杂技意识,并不一定指某种节目,它通过对传统杂技的借鉴、学习,使杂技艺术兼有传统感和时代美。从这点来看,传统是“根”,当代是“叶”,想要开花结果,就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杂技艺术经过创新和改良后所表现出的艺术形式及审美观感更能吸引当代人的眼球。当代杂技与传统杂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不再依赖于农耕时期的文化元素,更多参考了现代人的行为与观念,并融合了其他领域的艺术精华。比如,由黑龙江省杂技团原创的“冰上杂技”就强调“技与艺的结合”,追求“美、难、新”,以创新为主调,达到诗意般的美感。艺术创新主要表现在技巧上要破旧立新,这对表演者自身的技巧水平和临场经验有着极大的要求与考验。

其二,观众能否在观赏杂技中感受到艺术的美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众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杂技以俗为主、以雅为辅,当代杂技则要雅俗共赏,提升艺术自身的内在品质。比如,冰上杂技并非穿着冰刀演杂技,也非花样滑冰,而是在结合二者元素基础上的结构技巧的重构,是各种难度动作的集合。一般杂技达到的是静态平衡,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完成高难度动作,而冰上杂技是动态平衡,要求演员在速度中找到平衡,在平衡中完成技巧,是一种多维、多视角的动态审美。所以当代杂技的表演形式,既要有动作之险、又要有艺术之美。

三、传统杂技向当代杂技传承的发展路径

1.传统与当代的融合

“传统”与“当代”互相矛盾而又相互作用,当代杂技以传统艺术为根,又在其基础上演变而来;传统杂技要明确发展与传承的意义,如何融入当代社会是第一要务。在这个过程中,杂技人应树立正确的转换意识。比如,冰上杂技是把杂技技巧、花样滑冰和冰上舞蹈有机结合在一起,艺术样式新颖、独特,既有冰上花样滑冰飘逸、洒脱的流动美和韵律美,又兼顾了杂技的高超技艺与惊险刺激,极大地提高了冰上艺术的审美情趣。

可以说,杂技艺术无论是传统或是当代,在定义上都不是绝对的,在当今多元发展的社会大潮中,如何让杂技这门艺术走得远、走得好,“新”是途经,“难”是支点,“美”是目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杂技艺术是民族的精粹、国家的瑰宝,它几经变化而历久弥新,杂技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正源于此。传统杂技怎样向当代艺术过渡,以不断适应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需要杂技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当代艺术理念。老一辈杂技从业者总结下来的技法训练、经验传授等,应该成为传统杂技融入当代艺术的整合要点。当代杂技在编创过程中,要摒弃片面的、单一的发展思想,朝着多元化、全方位的角度而努力,来满足受众市场的差异化追求。总体而言,杂技之美应该是艺术内涵的美,不应为了追求时尚而丧失原本的特色,更不应通过堆砌服饰、道具、舞台效果达到目的。

2.多元因素的思考

传承杂技艺术是杂技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为了让杂技“活”下来,还要考虑杂技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杂技艺术的市场发展,要在与传统技艺的融合下提升艺术创造力和生命力。杂技创新发展要具有时代性,更要与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结合,否则就会失去个性和特色,这也是我国杂技生存、发展、创新的母体,更是中国杂技屹立于世界的根本所在。

人才方面,由于我国杂技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技巧型人才层出不穷,但是在创作、编剧、市场等领域的人才仍需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组织具有规模化、综合化的杂技培训教育机构,为杂技人才培养解决后顾之忧,使杂技这门艺术不断地延续发展,形成人才资源储备,建立起成熟的人才后备体系。

生态方面,要搞好杂技艺术的生态建设工作,有些地区传承杂技经典流派,技巧独特、特色鲜明,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建议在这些地区成立杂技艺术文化生态区,确保杂技演出长期运作,使杂技文化深入人心,以保证杂技艺术薪火相传。

传播方面,可以借助网络传播提升杂技人气,同时加强线下市场的开拓,大力传播具有区域特色的杂技节目,在各大晚会、电视节目、国内外艺术交流等项目中展示演出,将经典优质的杂技节目呈现给各地民众,让更多的人领略传统杂技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成果。

3.传承创新的策略

在传承传统杂技艺术的基础上,如何使其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当代杂技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虽然杂技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在各地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但是随着当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审美需求在不断提高,审美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何在传承中创新是杂技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比如,黑龙江省杂技团为打造冰上品牌,吸引中外游客,就在“冰雪文化”上做文章。而冰上杂技在国内演出市场上是稀缺资源,在国际演出市场上也同样是新颖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杂技艺术的一次重要创新。杂技编创者在冰上杂技的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挖掘中国传统杂技特征,并将其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元素相融合,创造出极具中国文化元素和审美情趣的杂技作品。

目前,传承与创新传统杂技是唯一的发展出路,重视传统资源的清查与保留,将那些极具文化特色的节目进行分门别类,明确重点项目,与民间杂技爱好者建立深厚关系,考察特色地域项目,做好资料搜集、整理,突出杂技艺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大力开发网络资源,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利用自媒体平台发挥流量优势,这样才能提升传统杂技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传统杂技在中华文化的历史篇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在传承经典技艺的同时,更要主动探索发展之路,推动传统杂技与当代艺术的融入与整合,提升杂技市场的活力与动力,这也是传统杂技步入新时代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杂技当代艺术技巧
当代艺术看得懂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空中杂技师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看杂技
指正要有技巧
看杂技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05
提问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