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幼衔接时期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2023-09-20 13:54孙跃军
文理导航 2023年26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方式

孙跃军

【摘  要】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小幼衔接是最重要的转折点,此时学生的教育需求、心理状态等都会对后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相较于幼儿园时期体育教学中游戏、自由活动等方式,小学体育教学体系更具备完善性,若小幼衔接时期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那么将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新的课程。基于此,文章介绍了幼儿园体育与小学体育的差异以及小学小幼衔接体育课程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小幼衔接时期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幼衔接;体育课堂;教学方式

小幼衔接,顾名思义,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间的衔接,通过改变学生心理状态,提升其对小学生活、学习的适应程度。与此同时,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课堂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學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把体育学习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该年龄段的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以直接兴趣为主,对诸如游戏、跑步等动作简单、富有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对专门的动作不感兴趣,对自己喜欢的内容全身心投入。他们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对教师表现出高度的信任和依赖感,喜欢与教师共同活动。因此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师有必要对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展开深入研究,切实做好小幼衔接工作。

一、幼儿园体育与小学体育的差异

(一)教学任务的差异

就幼儿园而言,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通过让学生玩游戏,获取知识和经验,实现进一步成长。而小学开展体育活动,需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体育实践中,教学任务以理论+实践为主,教学过程也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游戏活动,需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提高学生体育特长为主要教学目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另外,幼儿园阶段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主,小学阶段并非如此,这一时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等都做出明确要求。小学体育教学有清晰的实践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基础知识为主,并不具备较强的趣味性,即便学生不感兴趣,也必须参与其中。

(二)上课时间的差异

幼儿园体育课上课时长通常为2~30分钟,且一周安排1~2个课时。小学体育课程上课时长为40分钟,一周共有5个课时。为了让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早日适应小学体育锻炼时间,就需要合理调整教学时间,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缓冲,这样才能逐步强化学生的体能和技能,也能让其具备社会适应性,避免其出现焦虑不安情绪。

(三)上课人数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幼儿园班级人数在20人左右,若幼儿园规模较大,班级人数为30人左右,不仅如此,上课教师有2~3名,以使上课过程中幼儿的人身安全得到保证。小学阶段班级人数相对更多,通常为45人左右,且由一名教师负责。另外,幼儿园集体活动的范围相对较小,而随着小学班级人数的增多,也扩大了其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此外,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在小学小幼衔接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多付出关心与爱心,并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体育教学氛围。

二、小幼衔接时期小学体育课程设计原则

(一)循序渐进

在小幼衔接时期,小学体育教师应逐步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慢慢从懒散的游戏体育锻炼中抽离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逐步转化的条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从而了解最基本的体育理论基础,掌握基础的运动技巧,实现小幼衔接的转化目的。

(二)趣味性

在小幼衔接时期,幼儿园体育课程不能与小学体育课程相提并论。虽然大班幼儿已经认识、理解了体育游戏,但这与专业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存在区别。因此,小学小幼衔接时期的体育课程应以趣味性为原则,同时引导学生适当学习一些专业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如可以融合绕口令于跑步动作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和理解动作要领。

(三)安全性

安全是开展小学教学活动的基础,体育课程也不例外,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小幼衔接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于此阶段学生运动能力的体育项目,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实时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调整和优化。

(四)直观性

就刚进入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因此,直观教学方式最为合适。教师可以通过跟随模仿练习、观察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在讲解动作技巧过程中,也需要保证语言的通俗易懂性,从而保证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小幼衔接时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开设小幼衔接体育课,强化学生适应性

调查发现,开设小幼衔接体育课程的幼儿园和小学非常之少,即便有小学重视小幼衔接,也仅是关注数学、语文等科目,体育课基本被完全忽视,针对小幼衔接时期的小学体育课程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有必要结合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开设小幼衔接体育课程。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幼儿园阶段的小幼衔接教育,具备一定的生活适应性,小学小幼衔接体育课程的开展会更加顺利和有效。假若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教师可根据幼儿园游戏教学特征适当转变小学教育模式,比如降低队列训练、前后翻滚的难度,并适当融入游戏训练法,这样既能与幼儿园体育课堂进行有效衔接,还能为学生提供逐步转化、逐渐适应的机会。要知道,学生未来的发展受其身体发育、健康等的直接影响,应对体育课程给予重点关注,通过建立相应的课程制度,让学生在游戏化的训练中体验小学体育课程,在感受乐趣的同时,为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二)结合学生发展规律,明确体育教学内容

處于小幼衔接时期的学生大多为7~8岁,通过幼儿园有效衔接的教育历程,虽然已经形成了对一些体育知识、技能的了解,具有了一定的体育学习基础,但由于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经验匮乏,理解能力、探索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在小学小幼衔接时期,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时,应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在内,对体育教学内容精心合理安排。

以小学小幼衔接的“丢沙包”体育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分层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有针对性的提升。首先,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将体能素质较差且学习兴趣淡薄的学生归为一类,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空间,赋予其充足的自主性,让他们可以自由玩耍,而不是以考核、比拼为主;将对体育具有一定兴趣,但经验不足,基础较差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对他们的训练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竞争性的比拼;对于各方面表现都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将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的内容融入其中,让他们在“丢沙包”的过程中,做一些稍微有难度的动作,这种对体育教学的创新,可以使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三)丰富体育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小幼衔接时期,部分教师为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加入了一些基本动作和技巧的练习。但由于方式单一,学生无法感受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很难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长此以往,他们将会以敷衍的态度应对体育训练,逐渐丧失对体育的兴趣,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为此,针对小幼衔接时期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教学内容和类型都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例如,在足球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角色游戏融入其中。具体来说,足球是“美味的食物”,学生可扮演“小蚂蚁”,“小蚂蚁”需要将“食物”运送到家中。在运送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障碍,只有躲过障碍并将“食物”顺利运送到家才算成功。这种游戏活动方式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对体育内容的丰富,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足球运动技能和技巧。

(四)立足小幼衔接要求,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竞争、合作意识应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在小幼衔接时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参与合作类体育游戏,培养其竞争意识,挖掘合作潜能,为小学学习做好铺垫。以“老鹰抓小鸡”这一体育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和竞争完成游戏。“老鹰抓小鸡”是民间传统游戏,其中“老鹰”和“鸡宝宝”“鸡妈妈”之间是竞争关系,“鸡宝宝”“鸡妈妈”之间则是合作关系,“鸡妈妈”需要保护“鸡宝宝”,“鸡宝宝”也要配合好,以防止被“老鹰”抓到。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扮演“鸡妈妈”和“鸡宝宝”的学生商量避免被“老鹰”抓住的具体策略,如应怎样根据“老鹰”的行动对队形进行调整等。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鹰”也要思考如何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全部“鸡宝宝”抓获。待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游戏感受,分享自己在游戏获得的经验,这样,一方面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一举两得。

(五)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无论是幼儿还是进入小学的学生都对荣誉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尤其看重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到了小学阶段,则将分数放在第一位。但要知道的是,评价只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鉴别只能作为参考条件之一,并不能仅依据于此判断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所获得的发展。之所以要开展评价,是因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其努力过程的肯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小幼衔接时期的体育课程也必须设置完善的评价体系,融合多元化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定。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态度始终能够保持认真,则表明其在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此时应给予表扬和赞许。最后,采取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举例来说,若课堂表现良好,可以采取分值奖励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评价方式也不尽相同,如以成绩评价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反,若体育成绩一般或不理想,对他们的评价则可以结合其他方面,如道德情操、遵规守矩等,对他们给予适当奖励。

四、结束语

小幼衔接时期的体育教学,除要将教学内容的衔接考虑在内外,还要注意对小幼衔接时期的学生身体、情感、态度等的培养。学生的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阶段性特征,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以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为依据,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凌晓俊,姚玉香,于秀霞.小学在小幼衔接中的履责困境与对策——基于“新方案”“新课标”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6):76-80.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