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红军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 100097)
自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政府会计制度集中改革了两个方面,即会计核算科目以及财务报表体系的改革。新政府会计制度大大完善了旧有制度下的会计实操性不强、会计信息质量差、虚假编制报表等弊端,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水平,精细化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以及预算执行状况,从而切实加强了事业单位对资金、资产的管理效果。
新政府会计制度强调了“双基础”“双报表”“双功能”“平行记账”等新要求,具体如下所示:一是新会计制度引入了预算会计核算体系,由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共同构建成政府会计制度,其中财务会计是将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预算会计将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同时实行双平行记账模式,编制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报表,来满足财税体制改革以及新形势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需求。
二是新政府会计制度还补充了会计要素,在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中新增了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净资产等要素,而预算会计核算体系中则新增了预算收入、支出以及结余会计要素。以此来全面地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从而切实提升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增强财务会计的功能,通过权责发生制让会计核算更加的合理与科学。
三是新会计制度还规定要进一步细化财务会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所披露的内容和格式,虽然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报表的难度和工作量,但是却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表数据的质量,为后续审计降低难度,健全了会计信息的披露制度。
四是重新明确了资产负债的计量属性,新会计制度规定应当选择历史成本、现值、重置成本以及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与负债,从而确保计量的可靠度和持续性,并且与业务实际情况相结合,继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1]。
1.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随着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也大大地推进着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构建。通过搭建业财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财务报销、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账务管理、会计核算、薪酬管理等子系统都嵌入进来,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终端系统进行远程报销,而财务人员也可以借助财务软件就可以完成双会计核算与双报表编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让管理流程实现自动化与标准化,清晰明确权限与权责,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跨区域报销费用的问题。
2.自动化分析财务数据与预算数据
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具备优秀的项目管理功能,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设置财务会计核算科目和预算会计核算科目,信息系统就能够自动生成财务会计科目的相关明细账、余额、资金到账情况、预算金额以及预算执行进程等,从而提高对项目资金、成本预算的管控水平[2]。另外财务管理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数据查询功能以及报表编制功能,极大地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随时操作系统自动生出需要的报表数据,降低人为统计的错误率。
3.实现业财融合,打通信息屏障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前提是要基于业财融合、实现财务一体化的出发点所构建的,否则将失去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意义。功能齐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与各业务系统之间建立良好的数据共享接口。对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而言,就要与人事管理系统、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以及档案管理系统等接口有效连接起来。同时还需要通过搭建财务信息查询平台,方便各业务部门来获取工资信息以及相关财务核算信息,便于让业财数据能够实现共享、互通与反馈。
我国很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一直局限于会计核算、账务核对、费用报销等基础的会计工作中,上至领导,下至财务人员普遍都欠缺对财务信息化的正确认知。很多管理者认为财务信息化就是实现会计电算化操作。但是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之后,进一步促使我国财税体制的深化改革,传统单一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无法支撑双平行核算体系构建的要求,财务人员也感觉到明显的工作量和难度的增加。
但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以及认知的局限、拒绝学习与提升的桎梏,所以使得很多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依然没有建立起新形势下财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也没有搭建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导致财务管理效率每况愈下,内控乏力。现阶段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选用的财务软件大多具有兼容性差、安全防御系数低、稳定性差等缺陷,财务软件很容易受到网络病毒或者专门黑客技术的攻击,导致系统瘫痪、资金被划扣、财务数据被泄露、篡改以及截取等,给财务工作带去了阻挠。
部分农业科研事业单位所搭建的财务管理系统并没有真正与OA系统、各业务系统建立良好的数据对接,财务管理系统运行还处于独立状态,管理会计功能难以体现出来,信息传递依旧困难。同时预算系统与预算执行、核算以及资金使用动态化情况是相互割裂的,由此使得预算目标无法有效约束日常支出,也不能便于财务人员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同时由于系统不具备自动统计数据的功能,还是会需要财务人员手工编制双报表[3]。特别是预算决算报表的生成,更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格式,由此大大降低了编制效率。很多系统还不具备数据挖掘、分析、风险预警的功能,因此不能给管理者及时汇总所需要的价值数据,不符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精细化进行项目管理的要求。
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通常都比较精简,因为日常只负责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技术难度不高,现阶段很多财务人员都不具备信息化操作水平,也没有熟练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规,对于管理会计理念也比较陌生,从而严重制约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科研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与压力,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充分履行单位职能,抢占更多市场,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所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也随之不断加大。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好地推动单位运行与发展,科研事业单位构建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但从当前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情况来看,仍旧存在较多问题。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单位并未及时恢复和补缺现行监管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漏洞。部分单位在进行监督机制建设时,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相对成熟的制度体系,这不能够满足单位实际工作需求,反倒会加剧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单位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不少科研事业单位虽通过监督发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不足,但仅限于此,并未进行后续的纠改与应对工作,导致建设进程困难重重。
财务信息化改革,是科研事业单位显著提升财务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为单位发展带来新的风险,尤其是信息安全风险。导致信息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其本身的安全意识薄弱,部分财务人员缺少创新意识,对先进技术、系统软件等的了解不到位,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极易出现操作风险。比如在登录系统时,并未坚持即用即退原则,或者是随意告知他人登录密钥,这些都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忽视了软硬件设施的更新,并未定期进行必要的杀毒,极易出现数据丢失、系统瘫痪等问题。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科研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单位实际业务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为各项财务管理信息都离不开实际业务活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活动之前,并未就单位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与研究,比如具体工作范围、当前工作现状等,导致业务发展需求和信息系统的建立出现脱节现象,致使业务部门难以在信息系统中紧密嵌入具体的业务环节,财务人员难以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查询和获取相应的财务信息,影响财务信息的全面性、精准性与时效性。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内部控制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的有效引入和实施,对单位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将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有效结合,则是单位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前环境下,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并未实现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有效衔接,甚至二者还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在单位内部独立运行,导致内部控制形式化问题凸显,难以发挥其在财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不断落实,在为财务工作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形式化的内部控制并不能够在单位财务风险防控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首先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带领财务人员学习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落后的观念,将业财融合、预算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等新型的财务管理手段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其次领导要加强内部的宣传,提高全员对财务信息化实现重要性的认知,并且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为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奠定基础。最后就是要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根据财政部门发布的有关事业单位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文件指南,联系本单位实际财务工作情况以及本行业的特点,从而先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在其中要对信息系统搭建、信息化业务流程、信息处理标准、岗位权责、信息化管理制度等进行逐一规范和明确,保障信息系统的搭建要充分发挥全面的功能,实现业财一体化。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和较为先进的软件公司合作,派出财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相接洽,提供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流程,从而完善与设计出功能更完善、更稳定的财务信息系统,来适应新政府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4]。同时单位还要与其公司的技术人员建立长远合作关系,定期进行系统的维护与升级,提高运行的安全系数。
设计思路如下:首先,将预算管理系统与财务会计核算系统相对接,以此来实现双平行核算管理工作,还能便于财务人员实时监控日常财务支出的预算情况,特别是对专项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其次,搭建远程账务报销系统,可以便于企业将预算控制提前,高效处理远程费用报销的问题;最后,构建内控模块信息化体系,即将财务数据统计、预算管理以及财务数据分析功能整合起来,即形成预算管理模块、预算执行分析模块、业务管理模块、网上报销模块、账务处理模块、财务报表管理模块。对于费用支出预算实现实时监管,并且将预算控制提前到编制环节,凡是没有预算或者超预算的项目都无法进入后续的报销、核算等系统中,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信息化的深化推进仍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支持,随着权责发生制、预算管理、管理会计、财务信息化等财税体制改革新理念、新手段相继出台后,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就不能再不思进取了,要加快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养,否则只能被时代所抛弃。因此管理者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学习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提高信息化操作水平,掌握管理会计强调的风险分析、价值分析的职能要求,为行政事业单位节本增效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引导。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整体迈入信息化发展时代,在此大环境下,科研事业单位在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效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互联网风险,因此,为了确保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单位必须落实监管工作。
第一,针对依托信息化平台和媒介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必须严格进行账目审核工作,定期检查和核实账目情况,有效避免因长时间忽视而导致漏洞频出。第二,提高对专业化人才队伍组建的重视程度,设立独立的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对财务信息化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与完善,在确保监督机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将监管工作贯穿财务信息化始终,为单位顺利高效落实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第三,提高对现代化监管技术的利用率,协同使用人工监管,为单位顺利落实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现阶段,科研事业单位虽紧跟时代趋势,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但在构建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时,却主要以开放性特点明显的TCP/IP协议为主,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缺陷,极易使得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信息泄露、恶意侵入和篡改、假冒身份等问题。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应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将安全作为信息化系统构建的第一要务。
首先,科研事业单位加强安全系统的安全防护,比如合理使用防火墙技术、对机密文件实行多层加密等,以有效降低风险泄露和黑客入侵风险。其次,科学设置各系统使用者的操作权限,根据各岗位的具体职责、职工级别、工作类型、项目类型、管理层管辖范围等,科学设置使用权限,并做好浏览使用痕迹保留工作,以进一步确保内部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数据流失问题。最后,为了确保信息化安全系统建设,科研事业单位必须加强成本投入,积极开发系统功能,并做好系统的后续维护与更新工作,以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应当注意的是,单位还应做好内部宣讲,尤其是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的人员,引导其形成系统化的风险防控意识和理念,提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与不足进行防范和规避,逐渐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从而助力单位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现健康运行。
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科研事业单位必须深入分析业、财工作,加强业财一体化体系建设,以有效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一方面,在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前,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对当前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优化工作。另一方面,科研事业单位应当紧跟内外部发展环境编制,持续优化和完善具体的业务流程,基于先进信息技术,逐渐实现信息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在会计工作中,有效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与精准性。举个例子,为了有效应对假账、错账问题频出这一现象,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在具体业务开展中,全面收集和整理相应的原始凭证,为后续账目核算等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
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助推单位推进财务信息化进程,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针对以往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展开不足与优化措施,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提供环境保障。单位应充分了解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明确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对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增强二者之间的衔接性。加强单位内部问题整改,比如内部组织结构亟须优化、制度体系的实用性有待提升、制度落实效果差等,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为单位实现集中化管理奠定组织基础,加强监管、考核、机制等制度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单位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夯实基础。同时,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优势作用,助力单位强化内控管理,不断提高内部信息的透明度与公开性,有效缓解以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滥用职权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不断提高内控实施质量,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价值。
综上所述,科研事业单位实现财务信息化不只是因为财税体制改革以及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更源于自身对于科研经费实现精细化、高效率、低成本的预算管理需求。要想让预算管控刚性加强,促进业财一体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促进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新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新规来调整会计核算体系,重新优化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升级信息系统的功能,切实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