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新型媒体的界定与路径探索

2023-09-19 11:40:44吴荣光
中国地市报人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精特新专精用户

吴荣光

“专精特新”,是近几年经济领域的热门词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理念包含了专一化战略(专精)和差异化战略(特新)。中小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体”也在不断尝试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对当前构建新型媒体有重要的启示。

一、“专精特新”在新型媒体建设中的引入

(一)概念引入

近年来,国内一些媒体陆陆续续引入了“专精特新”概念。

2015年,安徽经济报社长马顺生就提出“专精特新是专业报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安徽经济报新媒体建设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走“专精特新”之路。

山东半岛都市报社区全媒体服务中心自2015年以来,利用新闻专业优势,在基层政务新媒体运维方面走出一条“专精特新”之路。

2021年,广东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提出要一“专”多能、“精”品迭出、务求“特”色和守正创“新”,积极探索一条“专精特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

尽管这些媒体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精特新”媒体,还有待于商榷,但在“专精特新”建设理念指导下的新型媒体构建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媒体发展建设的共识。

(二)特征分析

早在2012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对经济领域里的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定义: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1]对应国务院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定义,“专精特新”媒体便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媒体。简单地说就是,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独门绝技”,开辟合适的细分领域,并在细分领域具有压倒性竞争优势,在一定范围内具备垄断话语权的媒体。

总体而言,“专精特新”媒体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专”,即专业化。立足于细分领域,精准服务于目标受众的痛点需求,用专业的作品来形成媒体竞争力,其主要特征是聚焦专门的服务领域。

江苏江阴市融媒体中心依托全国“集成改革第一县”的先发优势,把全市原有平台功能、数据信息等资源统一并入“最江阴”APP。[2]目前,“最江阴”APP已囊括63个部门单位、2000多项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接入数据信息总量超过13亿条,实现全市基础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围绕吃穿住行24小时响应,让群众足不出户“一‘端’解决民生百事”。[3]截至目前,“最江阴”APP下载量超90万,累计服务用户1000万人次,功能模块访问总量超3000万,成为江阴群众离不开、喜欢用的新型主流客户端,锁定全国县级媒体榜首地位。[4]

2.“精”,即精细化。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做到量身定制、精准传播,以优质的新闻产品和服务提升新闻舆论工作时效性和用户满意度的“小而精”媒体,其主要特征是作品精致、管理精细。

以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流程再造为例。黄埔区融媒体中心坚持流程再造,充分借助广州融媒云平台,定制开发黄埔区智能指挥平台,区内重大新闻发布的统一管理、同步播发、效果追溯,提升了采编生产的智能化、流程化、专业化、分众化水平。在全国首创“8K+5G”直播技术的“云监工”,用户可通过手机实时观看旧村改造回迁房建设进展,累计观看量达到50万人次。[5]

3.“特”,即特色化。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特点与传播趋势,有明显特色的媒体,其主要特征是有显著性的区域性或领域性特色。

安徽经济报以“媒企协同互联平台”为媒体融合突破口,整合30年新闻资源,建立安徽经济大数据库,为企业决策提供便捷情报服务,打造企业宣传与服务新业态。安徽省委宣传部将该项目列为全省媒体融合示范项目。

4.“新”,即新颖化。颠覆以往运作模式,在形式、方法、手段、体制等方面改革创新。

四川南充日报社自筹资金1500万元建成“南充见”APP,无偿提供给各县区融媒体中心使用。“市县并联、共享共建”最突出的效果就是带来用户大聚合,各地各端分割的用户资源通过技术通道汇集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舆论场和用户市场,任何一个县区子APP涨粉,所有APP同步涨粉,每个APP可根据用户所处行政区划,自动切换至相应APP,既最大限度整合优势宣传资源,又最大范围实现内容传播。[6]

二、培育“专精特新”媒体的合理性及重要性

(一)合理性

1.“小而多”是共性。我国中小媒体数量庞大:有900多家市级党报、电视台和广播电台,2800多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及各类中小行业媒体等,数量占比最大、从业人数最多。2022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共有194263名记者持有有效的新闻记者证,其中地方新闻单位171861人,占88.47%。[7]

2.“小而难”是通病。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县域处于“最基层”“最一线”,同时也客观存在着“最薄弱”“最无助”的境地。全国2800多家县级广播电视台及部分报刊,作为党和人民喉舌,在经营上愈发困难。中小媒体,尤其是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越来越依靠财政扶持。

3.“小而强”是使命。我们党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通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反映人民的呼声,弘扬正气,揭露消极腐败现象,动员组织广大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8]中小媒体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重要性

1.有助于中小媒体明确发展方向。“专精特新”媒体就是要让新闻舆论工作理念、方式、手段与时俱进,提高管好用好新媒体的能力,解决受众不爱看、不爱听,时效性、针对性、可读性有待增强的问题,对破解当前中小媒体发展困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福建尤溪县融媒体中心经过改革创新,在如何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让百姓愿意听、愿意看、愿意信这方面颇下功夫,取得了一些成就。该中心策划拍摄的致敬尤溪抗疫一线义务工作者纪录片《破晓的阳光》,作为福建省2020年第一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向国家广电总局推荐。原创短视频《武汉记“疫”》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福建闽南日报社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开发“漳台两地一朵云”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发挥漳州对台优势,创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2.有助于中小型媒体提升竞争能力。中小媒体,比如市级媒体、县级融媒体等,因为深谙当地文化、语言和交流方式,拥有众多大媒体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取得了所在地无可替代的舆论影响力。

海南三亚传媒影视集团依靠区位优势,积极提升对外融合传播的影响力。该集团国际传播中心与200多家国际媒体达成战略共识,并陆续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平台开通集团官方账号。据不完全统计,三亚传媒影视集团国际传播中心Facebook平台粉丝量已突破28万,粉丝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帖文曝光量超1500万,单帖互动量达到百万粉丝级别大号规模。

正如有学者指出,互联网进入融合下半场,由“大而全”转向“专而精”是媒介发展诉求使然。[9]

三、“专精特新”媒体的培育路径

传播谋略理论认为,计源于势,谋出于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究竟能够给中小媒体带来哪些启示?中小媒体如何构建“专精特新”新型媒体?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外引,即政府部门政策引导

媒介作为文化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不是孤立于社会系统的,它与政治、经济等其他场域有着不容忽视的联系和影响。习近平指出,媒介融合不仅是新闻单位的事,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10]

无锡市江阴融媒体中心就获得了这样的政策支持,基本垄断了当地的传媒业资源、各类政务资源及政府数据等大数据资源。江阴融媒体中心就有机会打造当地治国理政平台,具有更强的议价权,相关资源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商业价值变现。2020年,江阴融媒体中心全口径收入1.4亿元,比2019年逆势增长1000万元。

“专精特新”媒体的构建,不仅是新闻行业的媒介融合,同时也应当是以媒体连接线为基础逻辑的跨行业的“宽融合”。

(二)内驱,即媒体主动变革提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除了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外,媒体应主动谋求变革提升,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来谋划新型媒体,从用户意识、技术意识和互动意识等3个维度进行构建。一是用户意识维度。用“用户”概念取代“受众”概念,重构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江苏《扬子晚报》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扬子晚报》推出的融媒体平台“紫牛新闻”客户端开发了“紫牛拍咖”平台,用户通过在“紫牛拍咖”平台上上传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作品,即可成为紫牛拍咖。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可弥补“紫牛新闻”客户端图片、视频原创能力的不足,加强了用户与媒体的连接。二是技术意识维度。把现代传播技术作为构建新型媒体的强大推动力,解决新型媒体构建面临的技术问题。“紫牛新闻”客户端上线时就推出AI主播播报技术,通过真人形象建模打造出AI虚拟主播阿牛和阿紫。三是互动意识维度。互动是新型媒体的独特优势和显著特征,要把互动意识渗透到新型媒体新闻产品生产传播各个环节。“紫牛新闻”客户端推出“找记者”功能,打造记者专属主页,让用户能和记者及时交流互动。交流互动可以增进用户的黏性,激励用户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

(三)顶天,即融入国家产业发展

一些立足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经常会说一句话:“我做的是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又做不了的业务。”“专精特新”媒体就是要借鉴专精特新企业的做法,做大媒体难以深入或深度介入成本较高,而小媒体实力太小、资源不够无法胜任的领域,并深耕细分市场。因为处于细分市场,市场容量有限,所以“专精特新”媒体必须从产品思维过渡到产业思维,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产业发展中,立足产业,思考未来。

自《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实施以来,国家对文化传媒领域的发展与改革持续加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合作,文化与资本的交融正在成为一种深层次媒体融合形式。对此,三亚传媒影视集团以“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互哺理念,展开投融资。2020年,三亚传媒影视集团通过入股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培育发展壮大三亚影视产业,使可经营性资产与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整合,经营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143.99%,探索出一种适合地方媒体集团资本运作的模式。[11]

(四)立地,即新闻队伍主动转型

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依然是内容信息生成、制作、发布的优势,而内容优势来自专业的新闻队伍。换言之,新闻队伍是构建“专精特新”新型媒体中最活跃的力量,新闻队伍的战略定力和意志力直接影响到新型媒体构建的绩效。

从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转型实践来看,已经有一部分员工获得成长空间,也有一部分岗位被裁减,还有一些员工在“双向选择”中找不到合适岗位。因此,新闻队伍的主动转型有利于提高媒体转型的绩效,反过来媒体从转型中受益,也有助于新闻队伍取得更高回报。

结语:

全媒体传播体系犹如航母编队,大媒体就是那航母,而中小媒体就是那水面作战舰艇、潜艇、补给舰。大、中、小媒体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结伴而行,相融而生,大媒体当好航母,领航前行,中小媒体着力向“专精特新”发展,形成我国舆论场的“护航编队”。

注释:

[1]王洪章、周天勇.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报告(202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2:52.

[2]夏娟、张贤、杜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最江阴APP为城市赋能[J].视听界,2021(4).

[3]金燕博、丁柏铨.落点·触点·支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深融合”[J].《传媒观察》,2022(10).

[4]黄晓新、刘建华、卢剑锋.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2021-2022)[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2:135.

[5]李雪枝.专精特新:打造融媒中心“黄埔样本”——广州市黄埔区融媒体中心“破圈”创新实践[J].中国记者,2022(6).

[6]杨雨龙、蒋晓平.探索“市县并联一张网”媒体融合新路径——南充日报社新闻客户端创新实践[J].《新闻文化建设》,2021(6).

[7]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43.

[8]李卫国.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2(4).

[9]俞国明、赵睿.“下半场”到“集成经济模式”:中国传媒业的新趋势——2017我国媒体融合最新发展之年终盘点[J].东南学术,2017(12).

[10]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56.

[11]李盛楠.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传媒+”产业格局——专访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编辑纪华[J].《中国广播影视》,2021(9).

猜你喜欢
专精特新专精用户
工信部:组织开展培育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聚焦硬科技领域 765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已上市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科学导报(2022年43期)2022-07-23 15:00:51
一图读懂“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实践及建议
中国经贸(2018年15期)2018-10-23 19:26:56
新常态下鲤城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突围发展探析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实体书店多元经营的创新尝试及思悟
出版广角(2016年17期)2016-11-07 16:01:43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