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梅
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微信公众号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主流媒体转型中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何在这个主阵地上发挥党媒“主力军”的作用,持续提升党媒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河南南阳日报社作出了有益探索。2022年以来,河南省委网信办公布的全省媒体公众号矩阵影响力排行榜中,南阳日报社多次位居省辖市影响力第一、全省报业影响力第一,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实践研究和探讨,深入分析地方党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方法和技巧,为微信公众号运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微信公众号的定位是成功运营的第一步。只有根据不同的发展思路进行合理化定位,明确目标受众群体,才能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阅读,并持续增强用户黏性。
目前,南阳日报社微信矩阵中主要有“南阳日报”“南阳网”“南阳晚报”三个主账号和教育、医疗、城建等不同领域的行业账号。
为了将各个账号拧成一股绳,打响“南阳日报”这一品牌矩阵的影响力,南阳日报社结合以往运营经验和未来发展目标,对旗下各账号重新进行梳理定位。“南阳日报”作为《南阳日报》的官方主账号和报纸信息的延伸,延续党媒的严肃性、权威性,坚持“党政”特色,及时传递权威信息,受众定位主要是本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职工,以及关注家乡的在外干事创业的南阳人。“南阳网”关注社会新闻、网络热点,在内容话题性、互动性方面独树一帜,受众包括但不限于本地人群。“南阳晚报”贴近群众,关注民生,热心公益,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受众以本地各界群众为主。三个账号侧重点不同又有一定的交叉性,使用户在矩阵内即可满足基本信息需求、服务需求、表达需求。
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虽然信息报道的主题仍然会有交叉,但根据自身定位,各运营团队在开展主题活动、稿件内容加工、编辑排版等方面有了明显差异,成功避免了集团内部账号之间的内容同质化。特别是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各账号之间优势互补,同一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呈现出粉丝量和阅读量齐头并进、稳步发展的新格局。在大量粉丝的基础上,“南阳日报”“南阳网”的文章点击量步步走高,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的比比皆是,牢牢占据本地舆论的主阵地。
早在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作为信息供应者,新媒体能否长期稳健发展,更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内容品质要高,即“内容为王”。如何重塑内容?南阳日报社的答案是,在以文字、图片为主的传统新闻专业基础上,同时大力发展文字、图片、视频、直播全方位发展的原创新媒体作品,坚持“新闻”和“原创”要两手抓,两手硬。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门槛的降低,使得自媒体全面开花,这其中,涌现出了大量优质账号,同时也滋生了一些唯流量是图的账号,打着新闻的旗号传播虚假信息,甚至编造谣言。作为党媒平台,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在网络时代显得更加重要。为此,党媒公众号必须时刻牢记自身社会责任,保持媒体的权威性、公正性。南阳日报社严守新闻红线,在流量时代不迷失,始终坚持事实重于流量,所有发布的内容必须像传统报纸新闻一样,来源可靠、事实准确且导向正确,坚决避免为了流量而虚构、夸张、似是而非、误导群众,坚决不做“标题党”,保持在受众心中强大的公信力。
不过,在坚守新闻阵地的同时,南阳日报微信矩阵也面临着当前所有媒体都面临的一大挑战——新闻同质化,有价值的信息一经发出,很快就有大量其他账号同步跟进。要想在千篇一律的内容中突出重围,高质量原创内容成为不二法门。
这方面,很多地方党媒也都在不断探索原创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南阳日报社逐渐开创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原创特色栏目,如漫画长图栏目“南阳有画说”、被称为南阳“美食导航”的“南阳家乡味儿”、立足南阳中医药文化的“仲景故里话中医”、聚焦市民身边事儿的“南阳微新闻”、推介南阳特色美景的“爱上南阳”等。这些原创内容包含漫画、视频、图文等不同表现形式,既达到了形式上的全面开花、喜闻乐见,主题上也紧扣南阳历史文化、特色产业、文旅推介等,可以说是叫好又叫座,形成了鲜明的亮点特色。
内容好不好,反响见分晓。为了避免商业味儿,“南阳家乡味儿”栏目每一期聚焦地方特色美食的同时,很少在文中详细表述具体商家信息,但几乎每一期文章后边,都有一串跟评,追问地址电话,或者希望编辑能组织团购。如《坚强的他用一只手饲养了近2000只土鸡,如今却面临滞销困境……》一文,介绍了南阳某村民靠在山坡上养土鸡脱离贫困,但受疫情影响滞销的事情,“南阳日报”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一行4人走进大山深处实地探访、拍摄,推文发出后,养殖户电话很快被热心网友打爆,仅两天,2000只土鸡被在线抢光。再比如“南阳有画说”栏目中的《南阳四圣为全民抗疫加油,这些“防疫表情包”请收下!》一文,推出于2020年2月,疫情来势汹汹,科学防护成为社会热点。该文以“南阳四圣”——张仲景、诸葛亮、张衡、范蠡为漫画人物,根据人物的身份设计出四组防疫表情包,可以说是地域文化和当时形势结合,创意新颖,画风时尚,受到热烈欢迎,并登上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推出的《“躺平式”干部这么躺,你不下岗谁下岗》短视频,聚焦“躺平式”干部的现实表现,以短剧形式针砭时弊,受到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组的高度评价和公开表扬。
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往往是单链进行,即“记者写什么,报纸发什么”“报纸发什么,读者看什么”,受众的需求和声音往往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但是,新媒体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越来越多,甚至一些用户自身已经成长为“大V”,成为信息传播的源头之一。而新媒体的“四力”要想提升,用户数量是一大关键,粉丝增长成为新媒体持久运营的核心动力。因此,新媒体运营人员必须拥有用户思维,如何在运营中抓住用户的“痛点”、提高“用户黏性”,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南阳日报社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考核指挥棒等制度作用,不断强化新媒体运营人员的用户思维,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把“用户关心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当成采访报道、素材选取、作品制作、主题活动开展的指导方针。如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社会各界迫切需要第一手权威信息。南阳日报社新媒体部门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第一时间将用户想要关注的信息传递出去。在编辑排版方面,要求编辑首先把自己当成读者,制作好的作品自己先在手机上看一遍:最关键的信息能不能第一眼看到?字体、字号、版式看起来是不是舒服?除了编辑关,初审、终审人员也要不断研究,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内容和版式,确保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以方便、舒服的体验,获取想要的信息。2019 年底,南阳高铁开通。在开通之前,南阳日报微信公众号后台许多粉丝留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运营团队综合分析后,派出全媒体采访团队实地采访、拍摄,制作推出了《关于南阳高铁,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一文,为市民答疑解惑。
主题策划同样是增强用户黏性的重要举措。以南阳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因主要受众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为此,运营团队一方面加强重要社会新闻发布速度和质量,确保公信力;另一方面紧盯重大时政主题,开展针对性活动。如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后,各单位都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如何检验各单位学习效果、落实情况?南阳日报社与有关部门联合,设计制作推出系列学习资料和自测题,打造人人都可参与的“沉浸式”学习课堂。这既体现了党媒的党性,也让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有了更便捷的主题学习抓手。
“南阳晚报”微信公众号则根据自身定位,在民生服务、公益活动方面走在前列。如“人才招聘”“晚报红娘”“房屋租售”等服务栏目,紧盯群众生活中实际需求,发挥党媒优势,赢得用户信赖。
通过内容优化,运营模式调整,南阳日报社微信公众号矩阵在转型过程中稳步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南阳日报”“南阳网”“南阳晚报”三个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合计近600万,在全省媒体公众号中名列前茅,影响力与日俱增。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新媒发展不进则退。地方党媒微信公众号有多年积累的口碑优势,也面临着外部冲击、内部改革的种种阵痛,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找出当前面临的症结和困境,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自我加压,克服利益掣肘,改革体制机制,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优化融合路径,持续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新闻漫画《规范健康发展》 商海春/作(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