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声景观研究现状与展望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2023-09-19 11:57韩亚洁许大为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声景景观环境

韩亚洁 许大为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哈尔滨 150000

声景观(Soundscape)由声(Sound)和景(Scape)构成,由景观(Landscape)推衍而来。Schafer[1]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声景观的概念,解释其为在自然和城乡环境中,从审美和文化角度值得欣赏和记忆的声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4年颁布的《声景观:定义及概念框架》将其定义为在语境中,由人或群体感知、经历、理解的声学环境。声环境指环境或场地中的各种声音,强调声音的物理性质,而声景观强调人的感知对声环境的重构[2],更注重人与环境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随着声景观研究内容的丰富,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不断更新。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主要数据来源,于2022年9月30日以主题=“声景观”或主题= “声景”进行检索,将时间跨度设为2002—2022年,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后获得有效文献611篇。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6.2.R2进行计量分析[3-5],客观揭示我国声景观领域研究的总体演进规律,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导向。

1 我国声景观研究总体特征

1.1 发文量

发文量反映声景观研究的热度趋势。由图1可知,近20年来,声景观研究呈现稳步发展的研究态势。2005年以前,相关文献数量较少,学术界对于声景观的研究关注度不够。2005年,李国棋[6]的博士论文《声景研究和声景设计》发表,正式确定了声景学的学科地位,从而促进业内研究趋势的提升。2014年,国际文件《声景观:定义及概念框架》的颁布使得声景观理念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声景观研究蓬勃发展,文献数量得以二次增长,并于2021年达到研究峰值,未来研究趋势向好。

图1 2002—2022年发文量分布

1.2 研究团队与研究机构

核心作者是科学研究的主体。由图2可知,以核心作者为代表的科学研究团队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现已初步形成3大核心作者群,即分别是以康健、洪昕晨、兰思仁为首的研究团队。从合作强度看,团队间内部研究强度大,但各团队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研究状态,大部分作者以点状或两点一线的形式分布,相互间学术联系不强,研究共同体间缺乏有效互动。

图2 核心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按一级研究机构统计,共计342个机构参与了声景观研究(图3),表明该研究领域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实现了跨国跨地区交流。从合作密度看,各高校与科研机构间虽形成了复杂的合作关系,但相互间合作较少,学术联系性不强,不利于声景观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从链接节点看,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该领域占据核心位置,表现出了较强的中介中心性,以其为核心形成了该领域规模最大、合作强度最高的学术合作网络。自2002年起,以康健为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声景观研究[7-9],近年来以声音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重点关注声音的人文价值并将其纳入传统村落的保护范畴[10-11]。此外,随着GIS绘制声源地图技术的成熟[12],其借助VR技术为声景观评价过程提供重现式沉浸体验,推动了声景观研究的进一步发展[13]。

图3 一级发文机构共现图谱

2 我国声景观研究热点、内容及趋势

2.1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提炼,高频次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可直观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4]。图4为关键词共现图谱,其网络结构紧密,各关键词呈向心分布的态势,核心研究内容间相关性强。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由表1可知,除检索主题(声景、声景观)外的12个关键词均具有较高的引用频次且中介中心性均≥0.1,说明其对声景观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声环境、城市公园等关键词出现较早,并与其他关键词密切联系,该阶段的研究以此为中心主要关注风景园林的生态效益,并将声景观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规划要素,更新了公园设计与评价的角度[15]。声景评级、声景感知则为近10年来的研究热点,说明声景观开始关注人的主观感受并逐步为景观的开发与建设提供评价依据。

表1 核心关键词统计

2.2 研究内容

关键词聚类时序图谱(图5)侧重表达时间维度上研究内容的历史跨度和知识结构[16]。从数量看,除检索主题(声景、声景观)外的聚类共8个。从发展趋势看,最早出现的聚类为声景观和城市公园,在2003—2007年已有相关文献出现。早期的声景观研究主要以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为载体,自该概念引入城市景观设计以来,为城市景观研究提供了新视点并丰富了城市景观的设计手法[17-18],但城市公园聚类研究连续性不强,出现了长时间研究断层;声景、声景学、声音景观、环境声学和主观评价、风景园林聚类分别同时出现于2004年和2006年,前四者的发展维持着良好的延续性,后两者均出现了两次短时间的研究断层;声景评价和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聚类分别出现于2008年和2011年,随着研究深度的提高,学者们不断创新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并推动了声景观研究优化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宜居环境建设的应用实践。从整体看,声景观研究的主题日趋多元化。为总结声景观研究内容在时间序列上的演进规律,结合图5将10个聚类归纳为3大主题群:研究范畴、研究载体、研究方法。

图5 关键词聚类时序图谱

2.2.1 研究范畴

研究范畴以声景学、环境声学、风景园林为核心。声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其品质对于促进园林景观发挥恢复性健康效益有着重要作用。自声景学学科确立以来,研究已综合应用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具有突出的学科交叉性。与传统声学仅关注声音的物理属性不同,声景观更强调景观审美体验的视听协同,更重视声景观构成三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19]。其研究目的不仅在于减弱噪声影响,更在于关注听者对声音和环境的感知评价,以及挖掘声景观的内在潜质与价值。

2.2.2 研究载体

城市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代表类型,在城市环境中向人们提供人与自然进行交流反馈的场所,是城市生态与生活的重要载体,声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绿地的景观效益和人们的主观感受[20-2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生态的自然声景观逐渐被城市快速扩张的土地所覆盖,随之围绕室外公共绿地空间的公园声景观研究大量涌现。综合分析现有成果,声景观研究载体已基本涵盖了城市公园的所有类型,包括森林公园[22]、社区公园[23]、湿地公园[24]等。

随着声景观研究体系的成熟,其研究载体已逐渐从城市公园等小型公共空间逐步扩展至高校[25]、乡村[26]、传统聚落[27]等大尺度实体空间,更加关注人居声环境品质,并逐渐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关注地域文化的价值表达,因而出现了城市空间声景观、历史街区声景观等研究。透过其结果看,从城市层面,以地域特色声景观文化为媒介,分析声景观的空间特征,有利于挖掘和丰富城市地域声环境的人文内涵和重塑历史空间的场所感[28-29]。同时以中国古典园林为载体的本土化声景观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特色研究方向,袁晓梅等[30-31]从古典园林声环境的人文背景入手,以诗情画意为写照,梳理了声景观思想的内涵、发展,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声景观独特的文化特征与技术逻辑。如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研究旨在通过不同的景观设计手段来指导声环境品质优化,如运用声景观构成要素[32]、总结声景观感知差异[33]、强调声景观在自然环境中作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手法[34-35]等。

2.2.3 研究方法

我国声景观研究早期以主观评价和客观物理量实测并重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观上以实地走访公共空间为主,了解人们在各空间中的声音需求,总结相关环境的良好声要素,为后续景观设计提供指导[36];在客观上多运用声压级等指标,了解公共空间真实的声环境水平,进而总结声环境的声学特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声景观研究已从早期的理论分析转向实际的应用实践,学者们借鉴国外研究的综合分析手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如声景感知[19]、声漫步法[37]因子分析法[38]、结合GIS绘制声景地图[12]等,通过探究不同景观空间、空间节点与特征时间段内的声环境评价指标的时空分异性[35,39],总结声环境特性,从而加强了声景观时空维度与主观感知间的联系。

目前,学者们通过构建数学评价模型提升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如在公园、传统村落等公共空间声景观的研究中,通过线性回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主观感知指标如声愉悦度、满意度与声景观评价间的系统关系[40-41],丰富了实践研究方法。

2.3 研究趋势

声景观是一个复杂的研究系统。我国声景观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完备的技术指导和系统的研究体系促进了客观环境与主观感知的有机结合,未来研究趋势向好。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

1)研究视角丰富多元,重视人的景观审美体验。我国声景观以风景园林为核心研究范畴,研究视角跨学科特征明显,已综合利用了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重视景观审美体验的视听协同、内在的人文价值及其构成三要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重视学科间的互补性。

2)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力求通过全面评价完成系统研究。我国声景观研究注重宏观角度下资源的利用,从城市噪声优化到声景观健康效益的挖掘,再到重视人居声环境品质,并结合城市规划注重表达声景观的地域文化内涵。研究方法更关注综合指标,从开始的主客并重到主客结合再到如今数理化模型的运用,重视结果的科学性。

3)研究框架日益完整,重视声景观优化环境的功能。自声景观研究与风景园林相结合以来,研究过程便重视运用科学信息技术与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以指导声景观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将能反映声景观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突现结果[42]按起始年份从远到近排序生成表2。从时间线索看,2005年的突现词为“园林”,说明声景观研究开始与风景园林学科相结合,理论研究视角得以创新;2007—2013年的突现词均与“景观”相联,说明风景园林学者专业力量的注入和设计手段的创新提升了声景观品质;2015年,“森林公园”的突现说明声景观的研究载体已扩大至自然环境。2016—2020年,声景观研究热点日益多元,从关注单一的降噪功能扩展到声效益转化、生态价值应用等功能,重视声景感知的评价研究,如何利用新兴手段优化声景观质量、提升视听景观的协同力、增强整体环境的吸引力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表2 关键词突现统计

3 研究展望

尽管我国声景观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体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提出以下展望:

1)加强学科交流和合作研究,提高研究深度。声景观虽呈现跨学科的研究趋势,但距离真正的学科融合仍存在一定差距,研究团队间虽形成了复杂的合作网络,实现了跨国跨地区交流,但学术联系性不强,仍需加强合作研究。此外,未来研究需提升对以自然空间为依托的绿色景观的关注度,系统研究不同空间的声景观类型、声景观质量、声评价体系、景观价值的应用转化等实践内容,积极发挥声景观的生态效益。

2)探索研究新视角,促进声景观智慧发展。近年来,地域性文化保护被作为一个全新视角引入到声景观研究领域中,声景观的文化遗产价值已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11],但研究文献较少,未来研究需要立足于声景观人文价值的挖掘,保护声环境的原真性和文化性,努力呈现声景观氛围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色彩。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已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等智慧化手段积极探索数字化的声景观研究,但研究结果较为浅显,运用的科技手段较为单一,因此探索更具丰富性和应用性声景观信息化方案,促进声景观的智慧发展仍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3)完善研究方法,构建系统灵活的评价体系。经多年的理论演进,声景观研究从关注单一的声压级评价转向综合指标的应用实践,现有的研究方法虽已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较为优化的评价模型,但声景观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主观感知与客观评价相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未来研究需针对具体的声环境,总结适用于该类声景观的普遍性评价因子,以提升科学模型的应用精度。此外,现有的部分研究方法主观性过强,干扰因子过多,未来研究需根据声景观类型构建系统灵活的评价体系,重视实践方法的可操作性,提升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猜你喜欢
声景景观环境
景观别墅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火山塑造景观
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