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群 韩双双 徐 凯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抚州 344000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实习护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1]。当前处于“互联网+”时代,临床的传统带教模式已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高效开展儿科临床实践教学,有效构建基于网络平台搭建临床教学护理案例资源库已成为临床教学改革的最大瓶颈。超星学习通是一款面向多种移动终端设备,已广泛用于国内高校教学的线上教学工具,提供了覆盖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堂互动功能,可确保师生有效互动,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交互式微课是将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某个特定知识点设计成一种情景化的、可反复使用的网络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练、交流互动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2]。超星学习通的交互式微课模式是当前比较应景的一种教学方法,本研究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交互式微课模式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并观察教学效果,旨在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为丰富和拓展儿科临床教学资源库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抚州市某三甲医院在2022年1月~5月进入儿科实习且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30名实习护生组成对照组;选取2022年6月~10月进入儿科实习且采用传统教学+交互式微课教学的30名实习护生组成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4名,女26名,年龄20~22(21.44±0.35)岁;观察组男3名,女27名,年龄20~23岁,平均(21.39±0.37)岁。两组实习护生均为高考统招大专生,在性别、年龄、高考成绩及大学专业课成绩等方面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结果均为P>0.05,说明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备较强可比性。
两组护生均在大学第5学期开展为期4周的儿科临床教学,为降低研究干扰因素,将由同一组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培训,每位带教老师负责1名护生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两组护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均保持高度一致。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该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具体为:(1)带教老师以临床实际案例为契机,向护生提出学习任务。(2)理论教学由带教老师采用多媒体投影仪,讲授儿科护理相关知识。护生根据案例开展小组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3)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开展相关护理技能操作练习。带教老师利用半小时时间进行操作示范与讲解,并对护生的疑问进行答疑;护生利用1小时时间进行操作练习,带教老师来回巡视,及时纠正操作不当之处,最后做好带教总结。
1.2.2 观察组教学方法
该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交互式微课模式教学,具体为:(1)课前:①选择临床真实案例改编成微课视频脚本。②将改编后的脚本,录制成微课视频,微课内容包括案例视频及涉及的护理操作视频,例如新生儿沐浴、抚触、头皮静脉穿刺、暖箱的使用、蓝光箱的使用等五项儿科常用护理操作,并语音解说应该掌握的细节和操作要点。③构建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完善交互式微课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儿科临床护理案例资源库中。(2)课中:①护生进入科室第一天,带教老师分享超星学习通平台邀请码邀请护生进入。学生可自主观看学习,每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其自动弹出测试题,护生可通过测试检验自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护生可查缺补漏,解决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均可在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动,可共同总结微课学习成果,集中地进行答疑解惑。②入科第二天,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对护生进行系统的儿科护理交互式微课教学。理论授课前,带教老师依据交互式微课的交互内容及护生的提问,着重讲解相关重难点知识并对临床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学以致用。③操作示范由带教老师选择的1名护生进行展示,其余护生在旁观看并思索操作不当之处。展示完毕,由其余护生指出操作中不当之处,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并进行矫正,强调操作中注意事项。护生利用1小时时间进行操作练习,带教老师来回巡视,及时纠正操作不当之处,最后做好带教总结。
1.3.1 课程终末考核
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参加统一命题的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①儿科护理理论考核试卷:涵盖儿科实习大纲教学内容,包括50道单选题、5道名词解释、4道简答题、2道论述题,卷面总分为100分。②儿科护理操作考核试卷:考核项目包括新生儿沐浴、抚触、头皮静脉穿刺、暖箱使用、蓝光箱使用五项儿科常用护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按照《第7版儿科护理学》本科教材,每项操作占20分,满分为100分。
1.3.2 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儿科实习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各条目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生对该教学模式越认可、越满意。为保证问卷调查的客观性,将采用无记名形式进行,当场发放并回收,回收率100%。
1.3.3 观察组护生对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交互式微课模式的评价
基于前人研究[3]基础上,自设问卷进行调查。该调查问卷共有4个维度和12个条目,Ⅰ级指标满分为4分,Ⅱ级指标满分为12分,评分标准为1分为差、2分为中、3分为良、4分为优,得分越高说明护生对交互式微课模式的认可度越高。
双人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满足正态分布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等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两个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笔试成绩与操作成绩更高(p<0.05)。
表1 两组护生课程终末考核成绩比较分)
观察组各项目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表2 两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评分对比分)
最高分为“内容全面”,最低分为“纠错能力”,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观察组护生对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的评分情况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学领域也不例外。以往的临床护理教学多采用一对一和集中课堂授课结合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践较少并且缺乏感官刺激,使得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呈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4-5]。研究表明,人们获取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以视觉呈现[6]。因此,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交互式微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儿科临床护理案例资源库,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是积极践行“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同时,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的知晓率和应用率[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交互式微课建设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喜爱程度与学习兴趣。
在临床诊疗中,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由于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加之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患病后往往难以有效诉说自身症状,并且哭闹不止的问题也时常发生,导致诊疗和护理难度较大,而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去从容应对[1]。儿科护理是一门理论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大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仅通过课堂学习很难实现透彻理解知识、熟练掌握技能的目标,这就需要通过临床实习深化知识结构、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综合素质[8-9]。本研究结果显示:(1)观察组的课程终末考核成绩(笔试成绩与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对教学资源库内容性评分较高,认为资源库的知识涵盖面广且重点突出。通过交互式微课模式的学习,有助于发展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观看情景视频的同时,能够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之中,学会换位思考,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护理能力及应急能力[10]。说明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交互式微课模式建设的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知识水平、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为日后更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夯实基础。
综上所述,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构建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资源库,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更直观地学习操作步骤,并且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学习。师生也能借助信息平台交流互动,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11]。同时,交互式微课丰富了儿科临床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内容和类型,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为教师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实现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的双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