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护士执业资格证是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参加并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所获得的国家承认的执业资格证书。从2010年开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所考科目须一次性通过才可获得资格证书,近年来,随着护考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考试难度逐渐增大,考试内容更加偏向临床实践,护士执业资格证更加重视学生对临床岗位的胜任能力,这给职业院校学生护考顺利通过带来了挑战。因此,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題。主要分析了用药护理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重要性以及介绍用药护理学在“课证融通”基础上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 键 词] 护士执业资格证;用药护理学;“课证融通”;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5-0141-04
在每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中有相当多的考点涉及药物的内容,这使用药护理学在高职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药物知识与临床实践内容紧密结合,如何更好地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以及满足高职学生就业和专转本、专接本等继续深造的需求,是职业院校需重视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方向。
一、用药护理学在护考中的地位
用药护理学是高职院校针对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用药护理学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起到重要的连接作用。如何优化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在课堂中掌握更多的临床药理知识,并进行临床应用,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在每年的护考中涉及药物的考点平均占比约16%[1],涉及用药护理学课程的大部分章节,主要包括抗微生物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等,具有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的特点,并注重理论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其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证的用药护理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探索对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用药护理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现状
(一)用药护理学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安排
依据本院校护理、助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课程教学要求,5年高职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是在第5学期进行用药护理学的学习,与内科护理学同步进行,而在整个护理、助产专业教学中,用药护理学与内科护理学的联系最为密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内科护理,而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用药护理学与内科护理学所占的比重较大,涉及多个系统疾病的用药治疗与护理措施,所以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对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通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学习能力差、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不同,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主动性,对用药护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这使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存在较大难度。另外,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有部分教师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的理论教导,不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知识的结合,使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此外,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反映用药护理学的知识面广泛、知识点多且易混淆,学生学习起来存在较大困难,所以如何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以思考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巧妙地涵盖在生动、具体的案例或情景中,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问题”的探究下展开思考,在“课证融通”教学模式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用药护理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改革
(一)加强校企合作,重视“双师”团队建设
为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职业院校应注重教师培训机制与培养体系的完善,通过学校企业、学校医院的合作建立专门的教师发展管理中心,与企业、医院联合共同制订实践教学培训计划[2]。校企合作过程中应共同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组建实践教学培训师资队伍,通过实践教学培训活动,将实践学习融入理论教学中,使学生可以在生动、具体的案例或情景中学到知识。同时学校还应该定期派出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选派专职教师到医院、企业第一线从事顶岗实践,进而提升教师的临床应用能力。
职业院校应鼓励教师考取本专业相关技能证书,规范统一“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制订“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规范认定机构、级别、入选条件、认定后对应的人才激励方案等[3],真正把拥有“双师型”知识与技能的教师吸引进来,以此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和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学校应该减少教师的授课压力。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参加各项教学培训、技能比赛、教学比赛,备课、班主任工作等,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参加一线临床实践,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政策倾斜、政策鼓励等手段为更多的教师争取机会参与临床实践,在教学中渗透临床相关知识,在理论教学中了解临床,在临床实践中丰富扩充理论,进而双向提高教学效果。
(二)以护考为导向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应以护考为导向,将本校护理系教师与药理学教师联合起来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分析近几年护考内容所涉及的药物方面的相关知识。将各个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措施相互贯穿,构建药物与护理相互贯连的新颖、高效的教学模式。本校通过使用以护考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满足了用药护理学理论知识框架紧扣临床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摒弃了冗杂无用的知识,减轻了教和学的负担,在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更加突出了用药护理学教学的护理专业特色。本校具体教学改革措施如下:
1.注重护考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高职院校除构建教学团队,还应建设护考网络教学资源库。为了适应新的考试形势和改革,提高职业院校的护考成绩,护考教师团队应每年根据考试变化趋势解读考试大纲,对教学大纲进行及时调整,护考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和工作总结,分析考情,把握命题思路、考题难度、试题比例、常见疾病及相关药物治疗等。各课程组还应根据考试变化趋势完善各专业网络教学题库,整理出版与护考内容相适配的校内习题集,根据每年护考趋势出模拟考试卷等,不断完善、丰富护考网络教学资源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护考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使用,可以用来检查学生复习的程度,根据学生的答题反馈,及时调整复习方法与方向,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同时在资源库使用过程中进一步应用临床病例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分析能力。
2.注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注重互动教学的实施。信息化教学手段渗透到课前探索、课中实施、课后拓展三个环节,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见文末图1)。
(1)充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布置课前任务,后台记录统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充分利用护考资源库的课程网站、手机平台及相关信息化手段进行视频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预习、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3)课后可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学习通进行作业布置,后台有相应的答题数据统计。同时根据相关内容布置实践活动,发散学生的临床思维。利用互联网互动教学让护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复习护考内容,不必统一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看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并给予反馈,有利于提高本校护考成绩和通过率。
3.注重护考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以教学内容、教学大纲为基础,在用药护理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引入与临床实践相联系、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景或临床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重难点的区分,重点突出护考中相关考点,利用临床案例进行突破讲解。另外,用药护理学的课程章节较多,每章涉及内容相对冗杂,这就要求教师团队删减与护考内容无关的知识,减轻教与学的负担,提高用药护理学在护考中的得分率。
4.注重护考知识与临床的衔接
本校护理专业学生在第四学年去医院实习,在实习期间,应强调临床实习是对理论知识的最佳实践途径。在实习阶段,定期进行周考、月考等测试,并针对考核成绩、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由护考团队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实习带教教师应该及时随访医院的学生、医院带教教师、科室负责人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点对点地进行教育指导,并对护考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反馈,定期进行轮岗实践与优化考核制度,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掌握护考知识,提高对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在临床实习结束后,护考教师团队加强对学生复习的监督,教育学生平衡好毕业、护考、找工作之间的关系,稳下心态,备战护考,冲刺护考,提高护考的通过率。学生反馈,对以护考为导向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基本满意(见图2、图3)。
四、构建“课证融通”模式下的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院校应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通过学生考试的卷面成绩,而是涵盖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课堂表现、临床实践表现等多方面、多维度[4]。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也由之前的教师评价拓展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互评,从而使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化。
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目前采用课堂表现考核、单元性考核、护士资格考试考核、临床见习考核、综合评估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案[5]。在用药护理学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完成情况、课上答题、临床案例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技能操作等成绩进行记录,由小组长进行整合记录归入课堂表现考核(占比10%)中。将用药护理学九大模块(模块一:用药护理学知识基础;模块二: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模块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模块四: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模块五: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抗过敏药;模块六:作用于内脏系统的药物;模块七: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模块八:化学治疗药物;模块九:免疫功能调节药、消毒防腐药)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单元性考核(占总考核10%)。将近5年的护考所涉及的用药护理学的知识点制成选择题形式,然后通过手机传到班级蓝墨云班进行考核[5],学生可以在完成相应知识点的复习后,在手机App上进行护考突破测试,计算考试成绩(占总考核10%)。因护考更加注重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临床见习的考核主要包括带教教师评价、实习期间月考理论成绩、护理文书的书写成绩、出科成绩等(占总考核20%)。期末成绩占比50%,综合评估=10%课堂表现考核+10%单元性考核+10%护士资格考试考核+20%临床见习考核+50%期末考试成绩(见表1)。
自“课证融通”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以来,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根据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同时根据此种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学生在护考备考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自己的状态更加了解,时刻保持谦虚、认真的态度,不盲目乐观,以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课堂积累、课下复习。另外,根据评价结果还可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偏航、学生的学习主线紧跟临床,争取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当然在“课证融通”教学评价体系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1)对于很多学习积极性比较差的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单元测试、护考考核等,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能按照考核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在实习结束后进入护考备考阶段时,部分学生对护士资格证丝毫不在乎,严重影响本校的护考通过率。(2)此项教育评价体系更多地依赖于学生通过手机App做题,根据考核结果反映日常复习情况,部分学生在用手机答题过程中存在作弊、不如实作答、不按时作答等情况,以上诸多情况都使教师在教授知识、指导复习过程中得不到正确的反馈,不利于学生备战冲刺护考。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护考团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应用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得到的反馈信息真实有效,最大化地帮助护考学生冲刺护考,提高本校的护考通过率。
五、教学改革成效
本院校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证的用药护理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探索颇有成效,从2016年以来,本校护考成绩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在2020年受特殊情况的影响,护考学生采取线上备考方式,本校护考通过率也始终保持在98%以上,说明本校“课证融通”的用药护理学的教学改革是积极有效的。
六、结论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既反映了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又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招生、就业等情况,目前已成为学校能否很好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提高护理、助产专业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是职业院校的重中之重。为促进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改革,职业院校应成立专门的护考团队,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考试题目、考核方法等进行改革优化。用药护理学课程相比较其他护考课程更加繁重、复杂,学生对用药护理学知识点的掌握也存在一定困难,护考学生在整个备考阶段用药护理学的得分率偏低,影响考生的通过率。本校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证的用药护理学“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护考通过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本校的护考团队还需要不断吸入新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使护理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宰青青.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药理学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22(16):121-123.
[2]潘婧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3]蔡勤.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构建和激励机制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1-64.
[4]林琳,李玉霞.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 36(5):466-469.
[5]温朝玲,施雪晖,王景,等.基于我校近4年护考成绩的内科护理课程评价体系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8):1271-1272.
作者简介:于立荣(1993—),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