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改和各项考核背景下,公立医院生存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行逻辑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工作再也难以凭借院长或少数几个领导的决策、部署去完成,团队整体协作成为不二选择。
在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成为医院正常运转的关键。无论是临床组成的医疗团队,还是行政后勤组成的保障团队,都凸显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事实上,过去长久以来形成的“家长式”管理模式已逐渐失去了生存土壤。提高管理团队的责任感、决策权,充分发挥各管理层自身的潜能,已成为当前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2017年国办印发的《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018年中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公立医院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这两份重要的文件预示着公立医院内部治理机制和管理体系发生重要变化。集体领导意味着党委会成为医院最高议事决策机构,医院发展不再是院长、书记等个别领导说了算。
近年来,各级医院不断健全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用制度保障了管理团队的协作与分工。另一个明显变化是,总会计师“上位”,成为班子成员和党委委员,参与医院重大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在经济运营方面的短板。
不仅如此,在业务层面,从多学科协作到学科中心化发展,从职能部门协同到“行政MDT”,顺应形势变化,打造具有互补性、整体性、创造力的团队,已成为当前及未来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今天,“管理出效益”不再是一句空话,越来越多的医院已将管理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医院管理者看来,花重金加强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投资的是今天亦是明天,培养的是接班人亦是开拓者。
从某种意义上言,加强团队管理是形势所迫,也是公立医院发展到现阶段必须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