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字政府建设演进历程与趋势研究

2023-09-18 21:42伯建成温顺生
现代信息科技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发文文献数字

伯建成 温顺生

摘  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数字政府的核心期刊、SCI来源期刊与CSSCI共391篇有效文献为数据源,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及Excel办公软件,从发文情况、关键词、发文来源及研究热点等角度展开研究。在研究自2001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数字政府研究演进历程的同时,找寻该领域整体研究的薄弱点,以期为未来深化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政府;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TP3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3)15-0106-10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and Trend of Domestic Digit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Visual Knowledge Graph

BO Jiancheng, WEN Shunsh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ixi Minzu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391 valid literatures on digital government, including core journals, SCI source journals, and CSSCI collected by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s the data source. Through CiteSpace visual analysis software and Excel office software,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ublication status, keywords, publication sources, and research hotspots. While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academic research on digital government since 2001, the weakness of the overall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found,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deepening China's digital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Keywords: digital government; visual analysis; CiteSpace

0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为政府的治理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持续攀升。《201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自2003年至2018年的15年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从0.42上升至0.68;在线服务指数从0.33上升至0.86,列居全球第34位;通信基础设施指数从0.12提升至0.47。尽管人力资本指数从0.80下降为0.71,但这是建立在全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本指数均下降的大环境之下的。总体而言,我国的数字化发展正处于高速成长、稳定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在这样的关键时期确保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共同推进各级政府数字化建设成为政府及学术界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为了切实把握数字政府的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提高研究的科学性,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国内的数字政府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可视化结果的梳理分析,探尋数字政府的研究发展轨迹与热点,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1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法对我国21世纪以来关于数字政府的学术成果构建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科学知识图谱是一个以具体知识领域为对象,分析其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像。它具备“图”和“谱”的双重性质,既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又是序列化的知识谱系。而在所有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中,CiteSpace具有数据库适配性高、操作简便、图谱功能全面、视图信息量大以及标识易于解读等特点。通过CiteSpace 5.8.R3c软件的功能板块进行可视化,呈现国内数字政府的研究进程;结合知网自带的分析功能及Excel软件对发文数量、文献被引次数、核心词图谱、突现词及其聚类分析图等内容进行呈现。

1.2  研究数据

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通过对以数字政府为主题的核心期刊、CSSCI、SCI来源期刊进行检索,共得出474条结果。为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对数据库中有关综述、征稿通知、新闻报道、学术研讨会记录等非研究型文献及与“数字政府”主题不符的文献进行剔除,并通过CiteSpace软件自带的除重功能对初步筛选后的数据库进行二次筛选,得出391篇有效的学术文献。

2  研究的发展趋势

2.1  年度文献数量统计

年度文献的数量统计可以帮助我们获知学术界对某些特定领域的重视程度,本研究通过描绘每年发表论文的折线图来寻求数字政府领域的发展演变,进行合理推测。从如图1所示的每年文献发文量来看,有关数字政府研究的文献数量在2001—2021年呈现出前期轻微波动后期急剧上升的态势。

2001年至2021年间,数字政府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两个不同的阶段:2001年初至2016年11月的第一阶段和2016年12月至2021年末的第二阶段。2000年9月,两份有关建设“数字福建”的政策咨询报告被递交给了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习近平同志接到报告后高度重视,立即做出批示:“建设‘数字福建意义重大,省政府应全力支持”。自此,中国有关数字政府的研究开始启动,在同一时期,包括北京、陕西、吉林、江苏、浙江在内的十多个省市启动了各地的地理资源信息化工作并全力加强地理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当时数字政府的政策层面仍停留在地方,学术界对数字政府的研究表现出不温不火的状态。除2001年至2003年、2011年至2013年有少量文献发表外,其余年份均无相关研究文献发表。

2016年12月,数字政府的研究迎来第二个关键节点。国务院正式出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数字中国”的具体发展目标。引发学术界对数字政府的浓厚兴趣,2016年以后,国内关于数字政府的研究文献数呈井喷式增长,发文数于2019—2021年居多。其中,2019年数字政府研究文献发文量18篇,占总发文量的4.6%;2020年数字政府研究文献发文量79篇,占总发文量的20.2%,到了2021年,数字政府相关研究文献发文量达到130篇,占总发文量的33.2%。除了上述年份以外,2022年1月至9月发表的数字政府相关研究文献达到134篇,占总发文量的34.3%,因此可推测出未来数字政府的研究文献发文数量将保持上升趋势。

2.2  研究机构可视化统计分析

研究机构是研究文献的来源之一,通过对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出数字政府学术研究主要阵地的分布及其发展现状。通过对CiteSpace中的Institution板块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如图2所示的发文机构共现图,节点间的连线代表机构间存在的合作关系。

对图中的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机构间已经形成关联度较高的合作网络,最为明显的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起点,链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及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合作网。其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等研究机构也处于多者合作的合作网络之中。除此之外,其余各机构大多处于两两合作关系,其中多数机构仍局限于同一研究团体内部或仍处于同一地区。

如表1所示为文献被引次数排名前十的发文机构统计情况,其中被引次数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次)、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10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0次)、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7次)、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次)。

将发文来源机构分为三类:高校及科研机构、党政机关、商业公司。为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对不同类型的合作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并对其发文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从独立发文方面来看,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独立发文量最多,达到了322篇,占总数的82.35%;其次为党政机关的45篇,占比11.51%;商業公司独立发文仅有1篇,占比0.26%。从合作发文方面来看,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发文总数达到了345篇,占比88.24%;党政机关发文总数62篇,占比15.86%;商业公司发文8篇,占比2.05%。从合作类型方面来看,多数商业公司选择与科研机构合作发文,二者间合作发文量为6篇,占比1.53%。而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党政机关二者间合作发文量为16篇,占比4.09%。作为三类机构共同合作研究发文的《试析数字政府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能力重塑》则为民政部牵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及北京典图软件有限公司参与合作研究并于2021年6月发表在期刊《残疾人研究》中,该文围绕残疾人保障精准管理要求,分析了数字失灵的表现,相应提出了应当通过制度化、数字化和公民参与协同并进地解决具体问题,以期达到精准管理水平并形成中国特色的数字政府。

对发文量前十的刊物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电子政务为数字政府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其发文量达到了61篇,占总数的15.6%;中国行政管理居第二位(33篇,占比8.4%);行政管理改革居第三位(14篇,占比3.6%)。前十刊物围绕数字政府发文量达到163篇,占总数的41.7%,较为集中地关注了数字政府领域的研究现状,高度引领最新研究热点。

2.3  核心作者分析统计

由普赖斯定律可知,核心学者群体中发文最少学者的论文数等于发文最多学者论文数平方根的0.749倍,而核心学者群体的发文总数应为整体发文数量的50%以上。

视第一作者为发文唯一作者,通过Excel软件对作者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马亮,共发文9篇,计算出发文数最少应为2.247,取整数3,即发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数字政府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共计19人,显示在表3中。发文量3篇以上作者的发文总数达到了76篇,占发文总数391篇的19.44%。由此可知有关数字政府的研究远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

通过CiteSpace软件的作者共现功能可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学者间的合作情况。在对数字政府领域的学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后,得到如图4所示的作者关联性图表,节点越大说明该作者发文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合作发文,连线颜色表示发文时间。通过对作者文章被引次数进行统计可以推断出作者对数字政府研究的影响力,被引次数前十的作者统计如表4所示。

综合图4和表4可知,对数字政府研究领域影响力靠前的学者有马亮、黄璜、王伟玲、翟云和刘祺等人。结合发文数量靠前的学者名单可知,当前学术界有关数字政府的核心作者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以徐顽强、黄璜,王伟玲、马亮等人为首的学者已形成了多人共同合作关系或作为合作网络核心而发挥作用。但从整体图谱来看,多数研究仍为两两合作或呈现独立发文的点状分布,网状分布依然较少,各作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相互之间的深入合作有待加强。

2.4  高被引文献述评

被引次数前十的文章及作者如表5所示,对被引次数排名前十的文章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对数字政府领域研究理论基础及核心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4.1  数字政府发展历程

数字治理范式孕育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迭出不穷的治理难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迭起,数字化应用在促进企业组织结构重塑、社会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推动着公共治理的现代化。戴长征、鲍静通过分析数据传递在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中的表现及变化,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从弱连接状态到强连接状态,从低度信息化向高度信息化逐步演变的历史过程。信息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社交方式与生活状态,还对社会中权责划分与秩序规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权力”和“权威”被分解为“无组织”“无中心”的网络化社会运动,而社会对政府治理过程的参与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程度。

2.4.2  数字政府建设理论基础

基于上述情况,如何建设中国数字政府治理体系从而实现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高被引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分别从数字经济角度、政务数据开放角度和建设数字政府平台角度进行了分析。

2.4.2.1  数字经济角度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爆发,经济活动数字化转型应运而生。而数字经济所具备的跨时空链接、数据创造、流通和极低成本交易等特征也使其成为数字中国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环。何枭吟从数字经济的角度对数字政府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数字经济的诞生带来全新的消费、生产和产业模式,知识化和高科技化正在逐步取代劳动力和资本而成为现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接入互联网,网络价值的提升将使传统经济加速向数字经济转变,同时数字经济所拥有的辐射效应又将反哺于中国经济,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因而数字经济也将是未来“数字中国”的基础。然而,数字经济发展与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发展中国家由于综合实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较大差距,其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推动数字化基础建设,提升数字竞争力,加速技术创新,建设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以及通过平衡数字资源弥补地区、城乡差异、学历导致的数字鸿沟是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4.2.2  政务数据开放角度

在数字政府的背景下,政务数据共享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府为主体向社会方所作的信息传递与共享,二类是以政府内部的不同组织机构为个体,不同个体间将业务数据进行跨部门共享。徐晓林将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定义为:各政府职能部门为寻求更高的政务服务质量与效率,利用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对工作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基于一定的逻辑实行部门间数据的按需共享,从而为以人为本的政府信息系统后台数据整合及业务协同筑牢基础。由于存在着传统观念和既有利益阻碍等难以避免的干扰因素,譬如法制体系尚不完善、数据权限界定模糊不清、安全保障体系如何建立等仍是困扰着数字政府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的问题所在。

2.4.2.3  数字政府平台建设角度

部分学者提出了搭建以政府为核心的数字平台,向政府内部人员及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工作平台及政务服务平台的观点。黄璜将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定义为:政府在数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搭建起由社会与政府、公众与政府职员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数字资源平台。该平台可持续不断地为全社会提供数字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政府组织内部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外部政务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大幅提升,并最终完成政府数字化转型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度。他基于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建构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提出应在追寻决策科学化、执行高效化、监督立体化的前提下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并且在对地方数字政府的创新实践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1基座、2中台、3服务端、4平台,N应用”的平台驱动模型。张晓、鲍静则基于英国数字政府转型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应由中央统筹协调“数字政府即平台”的发展模式;国家部委集约化建设全国通用性数字服务平台;省级政府重点搭建基础网络软硬件设施共享平台;地市区县负责提出数字服务平台日常运维和普及推广的政策落实方针,通过数据开放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到数字化政府平台的建设中来。

2.4.2.4  数字政府实践经验

英国作为发达国家中较早施行数字化转型的国家,其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学习与借鉴。为深化数字化改革,英国政府于2007年提出了最新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此次政府的改革将不再局限于数字工具层面,而是从理念、行为与制度层面出发,基于高度的人性化、灵活性与包容性构建统一的数字化技术平台,为选择使用数字化渠道的民众提供条件,为无法使用数字化渠道的民众创造条件。何圣东、杨大鹏则从我国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实践经验出发,针对我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浙江“最多跑一次”的实质是从浙江实情出发,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战略突破口构建起的一条愿景与行动之间反馈闭环的数字政府建设迭代路径,并藉此形成了四大創新(场景、渠道、平台、基础设施)螺旋推进的数字政府建设动态过程。刘淑春则基于浙江的实践经验提出全面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治理、政府运行“六位一体”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2.4.3  数字政府建设路径研究

通过对表5中高被引文章的分析发现,一些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数字政府建设的理论逻辑框架和结构建设过程中的要素,持续推动数字化基础建设,提高政府数字竞争力,鼓励社会参与实现多元治理,同时在创建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深化数据开放以及关注“数字难民”,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2021年,孟天广发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机制与路径》一文,同时也是被引次数前十文章中最新发表的一篇。孟天广认为政府数字化转型将有效促进数字技术嵌入政府科层制从而推进治理结构再造、业务流程重塑和服务方式变革,数字化转型也将对新型政府—社会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的构建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通过技术赋权的公民参与、社会组织、政社协作,通过技术赋能的政务治理、经济与社会治理以及赋能对政府能力构造的重组实现对政府数字化的转型。除此之外,数字政府建设还意味着传统权力的“让渡”,政府的转型与优化意味着对原有政府組织架构及传统权力的重构,因而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具有向权力开刀的自我革命勇气。

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内容的浓缩与提炼,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能反映出研究领域的热点。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剔除譬如“治理”“路径”等无效关键词后,通过对核心词间的关联性进行连线梳理,构建出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如图5所示,其中节点数是关键词个数,节点字体大小代表其中心性,节点的轮环越大表示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越高。连线代表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连线越粗表示关键词间的共现频率越高。时间线由灰色至红色(图中最深色)逐步推进。由图5可知,“数字政府”作为辐射源,扩散出了“数字治理”“电子政务”“数字经济”和“政府治理”等关键词。

3.1  数字政府研究演进历程分析

通过使用CiteSpace工具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对自2001年以来有关数字政府研究的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进一步时间线分析显示在图6中,每条时间轴上显示了该聚类具备的高频关键词,代表了该聚类的主要研究内容,因此时区知识图谱可以反映出研究热点的发展轨迹、持续周期和不同阶段的分布特征。由时间线知识图谱可知,数字政府、电子政务的研究起始于2001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依旧生命力旺盛,还拓展了诸如信息时代、协作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根植法治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土壤,数字经济于2005年左右开始崭露头角,并进一步催生了其他譬如“信用监督”“政务服务”“平台治理”等聚类研究的兴起。

3.2  数字政府研究前沿分析

3.2.1  突变关键词分析

突变词是指短时间内在文献中明显出现了较高频次变化率或是其登场率明显上升的关键词,通过突变词可以对研究领域的热点与演化趋势做出相应的判断。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使用CiteSpace软件通过突发性(Burstness)检测数字政府研究的突变关键词,将γ值设为0.3,共得出19个突变关键词。根据强度的不同对所得出的19个突变关键词进行排序,排序结果如图7所示。“政府信息”与“电子政府”作为最早出现也是存活性最强的高强度突变关键词是从2011年开始显现的,并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消失。这一时期除了一闪即逝的“电子治理”外所有相关关键词的演变都是相对稳定的,这恰好印证了前文所提数字政府研究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相关政策仍停留在地方,学术界未就相关领域给予太大的关注。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出台《“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后,各科研机构对数字政府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从此数字政府的学术研究迈入第二阶段,相关前沿学术研究不断发展,“数字时代”“数字服务”与“公共治理”等突变关键词开始出现,这一时期最短学术寿命的“电子政务”仅仅一年就被其他更加前沿的关键词所取代。“技术赋能”“营商环境”“国家治理”“政务热线”“顶层设计”与“政务服务”是当前数字政府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从原本较为宽泛、理论化的内容向更注重精细化、体制化且具备实操性的内容转化。

3.2.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使用CiteSpace工具的关键词聚类功能,对自2001年以来的数字政府研究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参数显示Q = 0.500 3>0.3,聚类结构显著;S = 0.877 1>0.7,聚类分布均匀,聚类结果具有高度可信性。分析得出9个研究聚类,聚类情况如图8所示,明细如表6所示。所得聚类分别为:“#0数字政府”“#1数字经济”“#2数字治理”“#3电子政务”“#4府际协同”“#5数字技术”“#6公共服务”“#7平台治理”“#8政务服务”“#9信用监督”。

4  结  论

回顾当前关于数字政府的研究,各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讨论,为未来的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发展时间尚短,但我国在数字政府领域的研究热潮已经开始,根据年度发文数量折线推测,未来数字政府的研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就国内有关数字政府研究的内容与主题而言,20年以来,国内数字政府研究经历了从引介数字治理概念、特征的体系建构阶段,到探索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和数字治理实践应用阶段的转变,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散至金融、产业结构和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总体而言,我国有关数字政府建设的研究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研究重心已由最初的数字治理概念领域逐步扩展至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研究领域,并与“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概念结合,可以说学术界有关数字政府以及数字治理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然取得不菲的成就。

但客观地说,数字政府研究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因而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文献来源。有关我国数字政府的研究尚未形成核心学者群体,各学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浅,且多数仍为两两交流与合作。由于数字政府具备极强的应用性,未来应加强不同研究领域多名学者间的合作,以期提高研究的实操性。研究来源机构方面已形成多个主体机构、次级机构相互合作及多种类型机构合作研究的网络,但大多仍局限于同研究团体内部或同地区研究机构内部,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应当更多关注不同机构、不同地区、不同领域间的学术研究合作。

2)研究内容。当前国内学者对数字政府的学术研究大多数仍停留在对数字治理理论的研究,缺乏实证研究依然是其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此外,尽管学术界的研究已处于深化发展阶段,并与信息科学技术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但其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具备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研究领域,实践过程中也应参考借鉴包括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在内的譬如数字鸿沟明显、数据保护不足、顶层设计不完善等问题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1):2.

[2] 王益民.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趋势——《2018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解读之一 [J].行政管理改革,2019,113(1):44-50.

[3]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 [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4] 闫德利.数字中国的由来和内涵 [J].互联网天地,2018(10):14-17.

[5] 于施洋,王建冬,郭鑫.数字中国:重塑新时代全球竞争力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6]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启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推动信息化建设纪实 [N].人民日报,2018-04-20.

[7] 焦佳凌,陶书毅,方云波.试析数字政府建设视野下的政府治理能力重塑——以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施为例 [J].残疾人研究,2021,42(2)43-54.

[8] 张晓,鲍静.数字政府即平台:英国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及其启示 [J].中国行政管理,2018,393(3):27-32.

[9] 何梟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战略抉择 [J].现代经济探讨,2013,375(3):39-43.

[10] 黄欣荣,潘欧文.“数字中国”的由来、发展与未来 [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4):99-106.

[11] 徐晓林,明承瀚,陈涛.数字政府环境下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研究 [J].行政论坛,2018,25(1):50-59.

[12] 北京大学课题组,黄璜.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能力、转型与现代化 [J].电子政务,2020,211(7):2-30.

[13] 何圣东,杨大鹏.数字政府建设的内涵及路径——基于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经验分析 [J].浙江学刊,2018,232(5):45-53.

[14] 刘淑春.数字政府战略意蕴、技术构架与路径设计——基于浙江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J].中国行政管理,2018,399(9):37-45.

[15] 孟天广.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要素、机制与路径——兼论“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的双向驱动 [J].治理研究,2021,37(1):5-14+2.

[16] 周文彰.数字政府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J].行政管理改革,2020,126(2):4-10.

[17] CHEN C M,HU Z G,LIU S B,et al. Emerging trend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a scientometric analysis in CiteSpace [J].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2012,12(5):593-608.

猜你喜欢
发文文献数字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答数字
以牙还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