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开创了中国音乐前所未有的“流行时代”

2023-09-18 17:55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黎锦晖音乐

毛泽东见到黎锦晖,说:“锦晖兄,你的‘桃花江是美人窝影响好大啊!连红军都唱你的歌。”

黎锦晖(1891-1967),音乐家。在“黎氏八骏”中排行第二。为近现代中国开创了新的音乐格局,开创了音乐传播的新形式,创造了近现代中国文化事业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2006年10月7日,《重庆时报》刊登了《全国寻〈小兔子乖乖〉的作者》一文,文章开篇写道:“‘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一首《小兔子乖乖》,曾伴随无数人孩提时代的成长。但就是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至今没人知道它出自哪里及创作者是谁。”两天后,该报又刊登了《〈小兔子乖乖〉作者上海找到》,报道说:“本报一篇《全国寻〈小兔子乖乖〉作者》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大报纸、网站纷纷转载,无数热线电话响起,‘原创者终于现身……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的黎锦晖。”

“革命的才子”

1910年黎锦晖赴长沙求学时,长沙风云变幻,响应革命者众多。黎锦晖向往参加革命,如饥似渴地阅读大哥黎锦熙带回来的革命刊物,其子黎遂回忆:

父亲最喜欢读的,是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谭嗣同主办的《湘报》。父亲还把这些刊物推荐给周围的同学、老师。那时父亲是个热血少年,在“铁幕”般的黑暗腐朽社会里一心追求光明与梦想,以“革命的才子”自居,在报刊上发表抨击时政、鼓吹革命的文章。父亲在学校里大名鼎鼎,校内外很多人都知道“革命的才子”黎锦晖的大名,以至知县老爷也表示“关切”。有些朋友提醒父亲要注意些,但父亲依然故我,丝毫不见收敛。

父亲骨子里向往革命,来到长沙这座革命的城市,如鱼得水。那时大伯黎锦熙在长沙,一边任教,一边担任《长沙日报》总编辑。不久《长沙日报》被当局查封,大伯和张平子等人紧接着又创办了《湖南公报》。在长沙的日子里,兄弟俩走动频繁,闲时就聚在一起探讨革命,纵论国是,有时通宵达旦。大伯革命立场十分坚定,父亲通过大伯,结识了众多的革命志士。

1912年民国建立。这一年,在朋友的推荐下,父亲加入同盟会。

当时长沙驻军兵纪松弛,常常扰民,黎锦晖气愤不过,接连发文章予以揭露批评,引起强烈反响。驻军营长恼羞成怒,扬言要他的脑袋。黎锦晖无奈于1912年7月远走北京,任《大中华民国日报》主笔。据黎遂介绍:

北京是风暴之眼,是袁世凯的老巢,爪牙遍地,是其势力最集中的地方,担任该报主笔,处于斗争的最前沿,风险极大,且该报新办,影响力有限,也看不到什么名利,文化界的名人有的不屑干,有的不愿干,但该报是同盟会的舆论阵地,必须得由拥护同盟会且又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人主持。父亲虽没有办过报,但在报上发表过多篇文章,视野广阔,文笔犀利,且年轻不畏风险,加上又有人推荐,于是,在长沙惹了祸的父亲便北上办报了。

年轻的父亲激情似火,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一篇又一篇辛辣的文章在报上发表,对专制腐败的北洋政府嬉笑怒骂,尤其对为虎作伥、充当北洋政府打手的京师警察進行抨击,令百姓拍手叫好,报纸很快风靡京城,但同样也引起了北洋政府的嫉恨。短短几个月间,《大中华民国日报》便无可奈何地关闭了。

黎锦晖曾短暂盘桓于官场,后全身心投身于音乐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黎锦晖的歌曲在传唱

1910年前,黎锦晖在家乡读书时,曾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学习民族乐器,深受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家乡的花鼓戏、湘剧给了他丰富的音乐滋养,他无师自通,学会了多种乐器。五四运动前夕,他到了北京,戏台上的京昆雅韵,天桥的民间说唱,都为他所钟爱。此时,蔡元培做北大校长,认为“有教无类”,允许外人旁听。黎锦晖也成了和老乡毛泽东一样的北大旁听生。

1919年,黎锦晖受蔡元培邀请,参加由蔡元培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的前身),任中乐部通乐类潇湘乐组组长,他一边在北大学习,一边搜集、整理、演奏民间丝竹音乐。

中国有自己的儿童歌舞音乐是自黎锦晖开始的。当时,中国的儿童音乐教育几乎为零,只有在教会里才能听到孩子们歌唱;音乐课上的儿童歌曲,也大多用外国现成的曲调,填上中文歌词。就连北伐时流行的革命歌曲也是借用了法国摇篮曲的曲调。

蔡元培鼓励黎锦晖创作新歌,但此事困难重重、阻力甚大,黎锦晖在1949年以后的《干部自传》里如此说:“那时中国音乐家,均以西乐为正宗,唱中国歌就会被人笑话……可以说,弘扬民族的东西也是斗争。”

黎锦晖选择斗争。1920年中秋,黎锦晖与有志于平民音乐的年轻人创办明月音乐会。自此,黎锦晖正式举起平民音乐的旗帜,我国近现代第一个由文化人组建的平民音乐团体正式诞生,对中国儿童音乐、儿童歌舞剧的开创作出重要的贡献。

1922年4月6日,黎锦晖创办儿童文学刊物《小朋友》,不久后创办《小弟弟》《小妹妹》两种彩色精印、看图识字(注音)旬刊。他这样谈他创刊动机:“让亲爱的小朋友们,逍遥游玩于园内,锻炼身体、增加智慧、陶冶感情、修养人格,一年年长成千千万万健全的国民,替社会服务,为民族增光。”

《小朋友》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儿童刊物。黎锦晖为其写稿长达八年。这一时期,可以说全球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黎锦晖的歌曲在传唱。

1956年新中国第一届音乐周之际,刘少奇说:“我们是否有歌剧历史呢?有《葡萄仙子》《麻雀和小孩》都是不错的。把这些编成歌剧搬上舞台,是从黎锦晖起。”

黎锦晖提倡“平民音乐”,他领导的明月歌舞剧社成为我国几代歌星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聂耳、周璇、白虹、王人美等数十位艺人。有道是“歌台尽是黎天下”。这个时期他开创了中国音乐前所未有的“流行时代”。他创作的《毛毛雨》是被音乐界公认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在海内外影响力极大。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日记中记载,1938年他去美国旧金山募集抗战经费,在对华侨演讲时引用了《毛毛雨》歌词,结果演讲效果奇佳,海外侨胞纷纷解囊。

缠绵病榻,仍坚持创作抗日歌曲

北伐战争开始后,黎锦晖创作一系列歌曲赞扬革命,呼吁救国救民:“同胞哇!同胞哇!四万万的同胞哇!救我的国,保我的家!快起!快起!救我的中华!”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作为老同盟会员的黎锦晖悲痛万分,连夜写下《总理纪念歌》。歌曲写好后,先在中华书局的职工中传唱,黎锦晖又很快把它搬上了舞台。明月音乐会每次演出皆唱此歌,很快就唱遍全国。广东革命政府通令全国:小学生每周举行一次“总理纪念周会”,唱《总理纪念歌》是其中一项,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1928年5月,黎锦晖带领歌舞团远赴南洋演出。第一站先到香港,在香港大剧场,八位青年女演员深情合唱《总理纪念歌》,一时间,剧场里观众肃然起立。一些身着大礼服的英国贵族,也随之站起,全场气氛庄严肃穆。一曲唱完,掌声雷动。当晚,香港同胞举行晚宴招待全体演员,庆贺他们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为国争光。后来歌舞团出国到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雅加达等地巡演,每次演出,幕布拉开的第一首曲目也是《总理纪念歌》,当时没有国歌,黎锦晖为了表达自己与全团演职员工以及南洋旅外侨胞的爱国心情,将其作为代国歌,按照国歌庄严隆重和至高无上的方式演奏,他们所到之处,当时均属法、英、荷、葡等殖民地,他们演唱《总理纪念歌》打破了殖民政府不准在华侨中宣传国语的限制。

此次南洋巡演意义深远,它是我国第一个歌舞团出国演出,开启了华人流行音乐的新篇章。“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国语流行歌曲”源出于此,田汉、郑振铎称之“史无前例”。它是祖国民族文化对身处异域的华侨的一次哺育,是华侨对祖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身份认同,也是代表祖国母亲和海外游子的一次情感交流与沟通,极大地凝聚起南洋旅外的侨胞爱国情。

1935年5月,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从此响彻中华大地,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黎锦晖此前就曾创作过另外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在九一八事变后一個月面世。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黎锦晖和联华歌舞班组织联华同仁抗日救国团,参与游行、义演。他一边义演募捐,一边怀着满腔怒火谱写抗日歌曲。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一个月内,他在上海《申报》上发表自作词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追悼被难同胞》《向前进攻》三首抗日救亡歌曲。

七七事变爆发时,黎锦晖缠绵病榻,仍坚持创作抗日歌曲,黎遂回忆:

七七事变炮火把父亲从病中惊醒,他不顾病体,奋笔疾书,《大公报》上几乎每日都刊载他写的抗日歌曲,后挑选其中29首集成《中华民族战歌》一书,由平教会出版。

几十年后,母亲仍然能够唱出其中的一些歌,如《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我有刚强如铁的身体,我有决不怕死的精神。我要负起责任,保卫我们的国土完整。请听啊,请听啊!请听我激昂悲壮的歌声……”

《向前进攻》这首歌当时十分流行,歌唱道:“敌人已经来了,全国同胞快习兵操,国土要被侵占,全国武装应该趁早。举起枪来向天大叫,为全世界杀强盗!瞄准前方的枪,瞄准后方的炮。一声冲锋号,拼命向前跑。莫让敌人逃,只叫敌人倒……”

黎锦晖对延安充满向往,但一直未能如愿前往。他在抗战胜利后辗转至重庆,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黎遂回忆:

父亲如此辛苦,又兼有朋友们的无私帮助,仍入不敷出,交不起房租,一家老小只好在市外江边搭了一个草棚栖身,虽是刮风透风,下雨漏雨,可也是自己的家,父亲苦中作乐,为自家草棚写了一副对联:上下左右一目了然冬凉夏暖;东南西北四面宽敞空气流通。横批:乐在其中。

虽然贫困,父亲却傲骨依旧。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张道藩知道他来重庆后,亲自前来聘请他,被他婉拒。

毛泽东:“锦晖兄,你的‘桃花江是美人窝影响好大啊!”

黎锦晖一直对于加入共产主义革命音乐家阵营抱着极大的渴望,并一直以拳拳赤子之心奋斗在救亡音乐文化战线上。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寻求加入无产阶级革命同志阵营之中,希望实现自己的爱国抱负。

七七事变后,长沙兴起了“北上延安”的革命热潮。黎锦晖向中学时代的老师徐特立请求去延安学习,没有成行,这使他感到“相当痛苦”。于是,黎锦晖下定决心,要“用一种良好的工作表现,来取得他人对自己的谅解”。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前夕,江西省政府向长沙平教会请求派员前去南昌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当时,南昌已濒临战争前沿,敌机不断狂轰滥炸,黎锦晖主动请缨,去南昌任平教会地方政治研究会文艺组组长,艰难地开展抗日救亡音乐活动。

1940年黎锦晖携全家到重庆,此时他再次产生投奔延安的念头。他曾访问重庆《新华日报》社的潘梓年(两人曾在中华书局共事),“想请他介绍我上延安去,他为了避免特务跟踪,没有接见,后来由四弟转达,暂时不便前去”。时任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与夫人于立群劝其在重庆工作,“日后再去陕北”。于是,他经友人介绍在重庆《抗战通俗画刊》任编辑,写了《送夫当兵》《打谷别村》等革命性歌舞剧,为伤兵演出,很受欢迎。

1946年5月,重庆周公馆派人给黎锦晖送去黎锦炯的亲笔信和一笔50万元钱款。信中大意是说党组织对黎锦晖作曲才能充分肯定,邀其游历陕北。据黎锦炯回忆:“信是抗战胜利后在晋察冀边区开会时陈毅同志让他写的,钱是组织上送的慰问金。”抗战期间重庆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领导人办公的地方,故此信给了黎锦晖极大鼓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锦晖任职于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8月,黎锦晖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次音乐大会。周恩来在宴会上见到黎锦晖十分高兴,详细询问他的身体和工作情况。毛泽东见到黎锦晖,说:“锦晖兄,你的‘桃花江是美人窝影响好大啊!连红军都唱你的歌。不过,我们陈老总把歌词‘桃花千万朵,比不上美人多,改成比不上红军多了。”

给子女们留下了“千车载不尽,万船也装不完”的精神财富

黎锦晖与妻子育有五男二女。其女黎明康回忆:

父亲是一个充满慈爱、童趣智慧和温顺的“好老头”。他疼爱每一个孩子。我弟弟出生后没几天,四肢抽搐,直翻白眼,恰巧父亲有事回家,见状马上抓起电话,请医生马上出诊。别人说:“你那么多孩子,又这么困难,不行就……”话没说完,父亲劈头盖脸地痛斥她一番。

孩子有了错,父亲从不打骂,他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解,直到认错。他从不以父亲的“威严”来左右孩子的意愿。对于大哥十三岁去参军,三哥去安徽屯溪师范求学,小哥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务农,父亲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从不强行阻挠。但选择了道路又吃“后悔药”,父亲就绝不答应。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三哥在安徽吃了很多苦想返回上海,父亲劝我们节衣缩食,把省下的粮票支援给三哥,鼓励他决不“打退堂鼓”。

父亲学识渊博,不论语言文字、地理、历史、数学、外语、音乐、戏剧、美术还是种花、劳作、下象棋、烹调……他都懂,但是他从不满足,仍“活到老,学到老”。自从他外出活动减少以后,家中订阅了大量报刊。他时刻关心国内外一切大事,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在学了雷锋事迹之后,正值大哥的儿子出世,父親为他取名叫“黎锋”。父亲读了刊登在《收获》上的《欧阳海之歌》后,用红笔写上“必读”,传给我和弟弟,又寄给远在边疆的小哥。

1957年的一个秋日,我放学回家,正逢爸爸送章锦文阿姨出去。章阿姨原是爸爸组办明月社时的演员,解放后在一所小学里当音乐教员。爸爸回到家,很兴奋地问我:“明天爸爸带你看演出好吗?”我当然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我放学回家后,匆匆吃完中饭,爸爸带我换乘了几次车才来到光复西路第一小学。章阿姨和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学生们已迎候在学校门口,他们簇拥着我们来到一间很大的教室门口。章阿姨热情地把爸爸介绍给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时,我探头往里一看,教室里被五彩的纸装饰得热热闹闹,教室的前面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置放着一架钢琴,教室的中间整齐地安放着一排排的椅子,前两排空着,后面已坐满了衣着整齐的学生。校长和爸爸亲热地交谈着一起坐到前排的座位上。待大家都坐定下了,章阿姨激动地向孩子们介绍了今天演出的歌舞剧《喜鹊与小孩》的作者——黎锦晖先生。爸爸微笑着站起来,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一个孩子给爸爸系上了红领巾。

父亲虽然是一个有成就、有名气的高级知识分子,但从来不摆“架子”。逢年过节,连那些明月社时的鞋匠、电影厂的司机、医疗站的大姐、邻居都会来看他,与他聊天。邮递员也几番上楼来要看看这位“大名鼎鼎的音乐家”,他都热情接待。

父亲生性开朗,思维敏捷,非常健谈,聊起天来,妙趣横生,常常逗得来访者哈哈大笑。谈到兴奋处,古往今来,海阔天空,常常忘乎所以,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待客人走后,他就连咳带喘,痰中带血,每当母亲责怪他时,他都“虚心接受”,过后又我行我素。

父亲从来没有对我们进行过什么空洞的说教,他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影响我们的行为。他是非分明,疾恶如仇;他与人为善,极富于同情心;他热爱生活,思想进步;他认真学习,一丝不苟;他鄙视功利,讨厌哗众取宠;特别是他几经沉浮,但不沉沦……他虽然没有给我们子女留下什么物质财产,但他的品格,他的人格,他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他对事业执着的追求,给我们留下了“千车载不尽,万船也装不完”的宝贵精神财富。

(责编/张超 责校/陈小婷 来源/《民国风华——我的父亲黎锦晖》,黎遂著,团结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黎锦晖也曾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谢振声/文,人民网2015年5月7日;《“三寻上延安”的黎锦晖》,吴安宇/文,《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黎锦晖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综述
浅析中国近代歌剧文学萌芽的产生
音乐从哪里来?
爱与美的结合
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全面剖析还黎锦晖以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