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国名,印度要放弃“印度”?

2023-09-18 08:00
文萃报·周二版 2023年37期
关键词:国名反对党殖民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于9月9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多家媒体注意到,在向各国领导人发出的晚宴邀请函中,印度总统穆尔穆被称为“巴拉特总统”,有关印度可能更改国名的消息引起国际媒体关注。

“印度”VS“婆罗多”

“Bharat(巴拉特,也可譯为婆罗多)”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印度曾在历史上被称为“巴拉特”,“印度”这一名称是在英国殖民时期确立的,在印度一些政界人士看来,它是“奴隶制的象征”。

据印媒报道,1951年制定并公布的印度宪法中提到,印度的正式名称是“印度,即婆罗多”,“应是一个国家联盟”。

在世界各地,印度是最常用的名字。印度所有英文官方文件在提及国家、政府部门等都使用“印度”这一名称,并将政府人物描述为印度领导人。印度护照和投票卡等有效身份证件都使用 “印度”一词作为公民身份的官方标志。

但以印地语(与英语同为印度22种官方语言之一)出版的文件则使用“Bharat”,而非“India”。“Bharat”词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而“India”这个称谓要到英国殖民时期才确立,历史相对短得多。

改名之争是政治之争?

自独立以来,印度社会一直有人主张通过重新命名道路、城市等,消除英国殖民时代的痕迹。印度总理莫迪上台执政后,这一进程迅速加快,包括翻新新德里议会区里殖民时代的建筑,计划修订印度独立前的刑法典,以及在演讲中屡屡强调摒弃“殖民思维”。此外,印度总统、副总统和总理乘坐的专机上也写着“婆罗多”。

实际上,3年前已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更改国名,理由是“印度”一词源于外国语言,而“婆罗多”或“印度斯坦”更能反映印度的历史传统。但是,最高法院法官以印度宪法明文载明“印度”就是“婆罗多”为由,驳回申请。

据澎湃新闻9月7日报道,印度此次的更名风波,有分析认为,或许与反对党有关。两个月前,反对党联盟“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在2024年春季印度大选前将自己命名为“INDIA”,因此,执政党印人党被认为是想要打压反对派的声势。

针对印度政府更改国名的说法,主要反对党国大党予以强烈抨击,尤其是指责印度人民党政府歪曲历史、分裂印度,并且以此打压反对党。国大党领导人沙希·塔鲁尔发文称:“我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抛弃‘India,因为‘India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积累了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此外,印度共产党领导人也表示“不理解当局为什么这么讨厌‘India一词”。

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草根国大党领导人班纳吉和印度在野议会议员查达对此也提出质疑。

真改了名字的国家

虽然印度是否真的会改国名尚无定论,但纵观历史,确有部分国家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名成功的情况。

最近的案例当属土耳其。就在2022年,联合国将土耳其的外语国名从“Turkey”改成“Türkiye”。土耳其之所以选择将其外语国名更改,是因为“turkey”一词在英语中不仅有“火鸡”的意思,在剑桥词典中还被定义为“严重失败的东西”或“愚蠢的人”。

2020年起,荷兰全方面将国名更为“Netherlands”,停止使用“Holland”的简称。通过这一变化,荷兰希望重新打造国家形象,向外界传达国家的创新和经济实力。

有的国家更名,则是为了消除旧国名的殖民色彩。如“Burma”是缅甸的英文旧称,缅甸官方认为,“Burma”为英国殖民者所创,带有明显殖民主义色彩,且不符合当地人发音。1989年,缅甸当局正式把缅甸国名的英文单词“Burma”改为“Myanmar”,现为联合国和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使用。

在非洲,国名中带有殖民色彩的情况同样常见。1957年,黄金海岸宣布脱离英国,立即改名为加纳;1986年起,象牙海岸宣布国名改为科特迪瓦共和国。

国家尽管改名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原因往往都出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层次的考虑。“印度”的称呼是否将成为历史,或许只能等待时间来回答。

(综合《新华每日电讯》《新京报》、环球网等)

猜你喜欢
国名反对党殖民
希腊国名汉译探源
殖民岂能有功
西夏国名别称“夏台”源流考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
终极真人秀:疯狂的火星殖民计划
孟加拉国反政府集会现冲突
杞人忧天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