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升
向日葵,又名西番莲、西番菊、望日莲、太(向)阳花等,原产于美洲。除了供人们赏玩之外,向日葵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籽粒也可作为零食。1510年,其驯化种由西班牙人从北美带到欧洲,之后借由葡萄牙人之手传入亚洲,明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一般认为在中国,向日葵沿东南沿海一路传播,且首先引种至浙江。
从观赏植物到经济作物
明清时期引种的植物的命名往往带有“番”字,向日葵被命名为“西番葵”“西番菊”是从国外引种的明证。直到17世纪上半叶,向日葵在中国依然是陌生的作物,没有被大面积地引种和推广。世界史专家张箭也曾撰文认为:“虽然明后期向日葵便已传入,但明末两部农学植物学巨著《农政全书》和《本草纲目》尚未提到向日葵,所以可推那时它的栽培还不普遍。据《群芳谱》的记载,估计主要用作观赏植物和药用作物。”
据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花镜》中的记载也说明向日葵在清代中期只是作观赏用。其实不止在清代中期,有清一代,向日葵也主要作为观赏植物。清代各地方志将向日葵列入“物产·花类(属)”之中,也能说明这一点。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贵州《黎平府志》首次将向日葵同时列入“果之属”与“花之属”之中。
清末,南昌知府何刚德在《抚郡农产考略》“葵”篇中的记载,说明直到晚清时期,向日葵都没有形成规模栽培,只是作为副产品零星种植,其中“瓜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钱,子可榨油”是对葵花籽可榨油的首次记载,可见向日葵作为榨油植物出现的时间同样较晚。
1915年,贵州《瓮安县志》中记载:“葵花,其子香可食,又可榨油,但不佳。”可见,葵花籽油并没有普遍流行,倒是葵花籽作为零食逐渐流行起来,但这也是清末以后的事情了。各省方志中有关向日葵的最早记载大部分发生在清代,浙江、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五省在明代已有向日葵记载,而黑龙江、青海、西藏三省在民国时期始有向日葵记载。
总之,在清代,向日葵也只是零星种植。只有吉林、黑龙江两省记载向日葵籽可食的情况,绝大部分省份都只是在花类(属)记载“向日葵”三字而已,方志中也无大面积栽培记载,直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黑龙江《呼兰县志》是有关向日葵大面积栽培的最早记录。换言之,民国以来才是向日葵大发展的时期,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作为食用油原料。
抗逆性强的高产作物
与其他美洲作物一样,向日葵的适应性很强。明朝文学家陈继儒在《致富奇书广集》中的记载和民国《定海县志》中的记载均反映了向日葵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栽培管理简便等特点。
栽培向日葵,不需与主要粮食作物争地、争季,可利用晚秋生长季,对土壤起到脱盐碱作用,可充分利用沙荒、盐碱、风沙、薄地等低产农田。《抚郡农产考略》中记载的向日葵的栽培技术也比较简单:大田生产,可以畦种;用饱满的葵籽点种在畦内,株距30厘米左右;种时施以熟粪,并以土培覆。所以,在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向日葵在我国的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而且产量颇高,这是葵花籽榨油有利可图和最终成为头等瓜子类零食的原因。
此外,我国向日葵主产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优于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更适宜栽培向日葵。气候较冷凉、海拔或纬度较高的地方,向日葵籽粒含油量较高,这些地方适宜栽培生育期较短的油用向日葵品种,如北部高原区、内蒙古西部和宁夏、甘肃部分地区;而生育期较长的籽用向日葵品种则适宜在气候较温和、纬度或海拔较低的地方生长,如东北平原、华北东部等地。
今天,我们提到“葵”可能首先想到的便是向日葵,而不会想起历史时期“葵”主要是葵菜的代名词,这不仅反映了其从零星种植到大田广种的历史变革,而且标志着向日葵文化已经深入人心,完成了文化本土化。向日葵从观赏作物彻底转变为经济作物,其实只有百余年的时間。在这个过程中,向日葵逐渐摆脱了边缘化的历史地位,并被国人赋予了生命、人性及文化价值。目前,向日葵已经是五大油料作物之一,葵花籽可以称为“第一瓜子”,在饲料及工业原料领域也有不凡的建树。
(摘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