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区,苗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在此地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其中,节日文化作为苗族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在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了非常重要的一面。此文将从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节日文化出发,探讨苗族节日文化对当地社会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苗族;文化;节日;功能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01-0016-04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组织严密的体系,它可以分成基本的两个方面,即器物文化和风俗文化,文化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存在,赋予人类以一种生理器官以外的扩充、一种防御保卫甲胄[1]。节日文化是风俗文化也就是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是其文化的有效载体,如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都可以从其节日文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得出,节日文化的产生是社会需要的结果,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结构功能学派大师布朗曾说:“功能是一部分活动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2]苗族的节日文化对于整个苗族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可以将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功能纳入研究范围。
为方便此文的撰写,笔者前往了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进行调查,下文将以该苗族地区为代表展开论述。
二、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节日习俗简述
(一)苗年
苗年是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自古以来就特有的节日,也是最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节日。过苗年,也就是汉语所说的过小年,用苗语说来即是“瓜决”。在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每年都要过一次苗年,可谓是苗族村寨一年之中为庆祝丰收、阖家欢乐的重要节日。关于苗年的来历有许多传说,而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苗年的来历传说是因为当年村寨的先民从湖南迁来之时,除了要一路克服自然条件的艰苦,还要躲避各路追兵,能幸免于难逃离至此极其不易。先民们为了庆祝、纪念这一天的来之不易,于是将这一天定为他们团聚的重大节日,于是就逐渐演变为小茅坡营苗族村寨的苗年。
在明清时期,由于苗族分布地区的不同,苗族人过小年的时间也不相同,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与大多数苗族一样,将过苗年的时间定在了每年的正月。住在小茅坡营苗族特色村寨的苗人都是逢“午”过苗年,也就是按照六十甲子从正月初一往后推算,逢“午”便是小年的日子到了。近代受汉族影响,苗族逐渐以汉族的春节代替苗年,但是在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过苗年的习俗仍然得以传承下来。
在苗家过小年期间,还存在着许多禁忌和规矩需要遵守。在过苗年时,家中的人不仅不能讲一些不吉利的话或是提及一些鬼神妖怪,而且在当天家中人是不能见血的。在过小年当天的午后苗家人就不能再下地干活,也不能上山砍柴抑或去水井挑水,这是因为要防止在干活的过程中受伤见血。在中午前,人们就要将当天过小年准备的食物洗好切好,将家中的水缸挑满,还要将晚上用的柴火砍好,午后起就不允许再使用刀具了。若是在过小年期间见了血,就会预示着来年这一年将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并且坚信这一年在上坡干活的时候肯定会摔下山来。在过苗年期间,还有一项禁忌十分严格,那就是切忌吹风打哨。这些天里,当人们进屋后切忌用嘴吹口哨或者用扇子扇风,即使是吃饭的时候食物太烫也不能对着食物扇风吹气,以免吹掉一年的好运和钱财。过苗年这一天,吹熄了灯入睡后便不能再开口说话了,以免鬼神找上身,无论老少,也不论男女,就算是调皮的孩童也不 被允许。即使家中遭了小偷,也不能大喊大叫,只能悄无声息地将小偷赶走。又或是家中有婴儿哭闹也不能开口去哄,只能用其他的办法将婴儿尽快哄睡。这个禁忌一直要持续到公鸡打鸣天开亮的时候,一家人才可以开口说话。
(二)“四月八”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是苗族传统的纪念英雄的节日,苗家人将这一天视为祖先抗暴胜利的纪念日。小茅坡营苗族特色村寨的苗民们是从湘西湖南省花垣县搬迁过来的,在很久以前的湘西地区,那里是一片荒芜。那时候有一位叫“亚一”的苗族青年很是勤劳聪明,为了生存生活,亚一开始带着族民们开垦这片荒芜地区。通过苗族人民们坚持不懈、勤勤恳恳的劳作,终于这个曾经一片荒芜的地区开始变得秀丽丰饶,人们生活得一片和谐。可是就在这美好生活的背后,客家族的不良分子开始嫉妒苗族人民的一切所得,于是对这个地区的苗族人民进行霸道蛮横的欺凌和压迫。苗族人民为了保卫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家园立誓要奋起反抗、战斗到底,誓死要将欺负他们的客家族人驱赶出自己的家园。亚一到各个村寨组织队伍,老人、妇女、孩童在家守屋,年轻力壮的男士则跟着他出去抵抗客家族,亚一与大家约定好抗暴起义的日子,决定定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进行。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苗族人民在农历四月八日这天就会为战死者扫墓,悼念他们的亡魂。
再发展到后来,每到农历四月八号,苗民们都会纷纷结伴“赶场”,这里的“赶场”是苗家独特的“赶苗场”。这一天赶场的人尤其得多,街上热闹非凡。苗民们开始走亲访友、对歌吟唱,形成了空前盛会。
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实际也是苗族牛王菩萨的生日。在“四月八”节被清政府禁止之后,苗民们不愿意被清政府这样压制,于是将“牛王节”与纪念民族英雄的“四月八”节结合起来,共同庆祝。在苗族地区,犁田耕作是常事,可是到了农历四月八日这一天,不论生产劳动忙与否,都要让耕牛休息一天,给牛喂精饲料,给牛吃糍粑,还会在牛鼻子上抹点酒。苗族人民将牛奉为菩萨,在这天供奉耕牛,感謝它们曾经的帮助,也期待来年还能继续保佑农田大丰收。
(三)吃新节
吃新节是苗家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是苗族人民庆贺丰收的佳节。吃新节一般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是为了祭祀苗家五谷神“田头公社”。在苗族传统节日吃新节这天,各地苗族的风俗不完全一样,但是都要祭拜“五谷神”。这一天,每家农户都要去自己的田地里去祭神,祈求“五谷神”保佑自家的农作物不会生病,不会发生虫灾,祈求这一年能够五谷丰登。小茅坡营苗族特色村寨的吃新节与湘西苗族的吃新节内容比较类似。吃新节那天在自家稻田里扯三穗谷穗,煮饭时蒸在米饭上面,蒸熟以后用三只碗盛好。再在盛好的米饭上面放上鱼肉和猪肉,准备好就可以敬奉给祖先了。
还有的苗民们还前往田地里祭祀“五谷神”。在吃新节那天,准备好糍粑、酒水以及香火,另外将一块猪肉和一只处理好的鸭子一起煮熟,煮熟后将两根筷子分别插在猪肉和鸭子肉上。最后,将准备好的这些东西带到田地里去祭祀“五谷神”,希望求得来年的五谷丰收和平安喜乐。
(四)月半节
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祭奠亡人的日子在农历的七月十二日,这一天称为月半节,同时苗家人也称这个节日为亡人节。苗人认为在农历的七月初一一直到十五,家中若有老人去世不久,这时候,老人的亡魂一定会回到家中探望亲人。月半节快到的时候,嫁出去的苗家姑娘会携带丈夫和儿女回到娘家,远在他乡的游子也会赶回家中,与亲人们团聚,一起祭拜祖先,欢迎亡人的魂魄回家看望。苗家人的家先是敬奉在房屋内的火塘旁。在火塘的东边则是家先所在的地方。过月半节的时候,要在火塘旁家先的位置给家先奉上饭菜和酒水,然后烧上香火和冥纸,用来祭祀父亲这边的亲属,例如爷爷奶奶、伯伯伯母等。而在火塘家先的下方则是用来祭祀母亲一方的亲属,例如外公外婆、舅舅舅母等。家先的下方是不摆上饭菜的,只在这方烧香烧纸。
从农历初一开始,一直到农历十二,在这期间,要是有蛇,或者是青蚂蚱等一些动物进到家里面来,不能动他们或是打他们,因为在月半的时候这些动物出现在家中会被认为是家中的亡人回家探望。另外,未满十二岁的孩童在月半的时候也不能剃头,传说是怕被亡人认错给带走了去。
三、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节日文化的
功能阐释
(一)强化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团结及凝聚力的功能
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成员集合在一个民族内的力量,是一种使其成员互相亲近的情感,民族成员只有在伦理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相同的情况下,才能具有这种情感,同时,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并在这种认同中凝聚成一个整体[3]。
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节日文化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观念、道德理想、审美情趣等,是当地人民对于本民族的一种重要认识,对于强化当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及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苗族节日文化反映了苗族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折射出苗族的文化心理,在这些深层文化背景之下,苗族成员才有了共同语言,在心理上互相认同、互相亲近,并共同自觉地维护本民族的形象,苗民们在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中,能够认识到自己是苗族的一员,增强苗民们对本族的热爱,强化本民族意识,团结本民族成员,从而稳定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这个社会体。苗族节日将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各类成员有力吸引,将之凝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村寨内部达到一种空前的团结。
(二)调适慰藉、精神依托以及释放内心的功能
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节日大多起源于苗民们的生产生活,文化内涵丰厚,形式内容多样。譬如有些节日的主要内容为祭天祭祖,为求得神灵或祖先庇佑,大多杂糅着民间信仰的成分,这一类的节日文化内容对于民族心理的调试和慰藉有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以前由于生产力低下,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苗民们在面对各种恶劣的自然灾难时总是束手无策,久而久之在发生同样的境况后,便开始不自觉地害怕面对现实,只能幻想通过超然的力量来弥补自身不足,帮助自己度过每一次的困难,从而求得心理上的慰藉和平衡。因此,在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节日中,经常能够看到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一些活动和仪式。
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许多传统节日文化与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传说有关,这些历史传说和英雄故事主要体现了苗族先民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的传递是苗族先民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培育起来的最为依赖的精神寄托。另外,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传统节日文化还有着帮助苗民们释放各类情绪的功能。在各种节日期间,苗民们不再为一些心烦的事情而发愁,在过节的时候他们只管尽情地玩乐、感受生活的轻松与快乐,享受节日的气氛。由此可见,苗族传统节日所营造的欢乐祥和、温情友爱的节日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每个苗民尽情释放内心的各类情绪,从而成为苗民内心重要的心理依赖。
(三)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功能
人类的社会关系是在不断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而人的社会交往又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建立关系的首要前提。由此可见,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众多加强人际关系的社会活动,而这些社会活动正是社会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的重要场所和媒介。一个民族的节日文化活动可谓是本民族间的重要社会交往活动,是加强本民族间交流交往的重要场域。
苗族节日活动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活动场域的集中性,也就是重要节日活动会将本民族人民较为集中地聚集起来。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通信的不发达、交通的不便利,苗民们相互间的交流交往机会并不像现代城市间那样便捷迅速。苗族传统节日约定的重要集会就成为苗民们间最好的交流交往机会,加强了情感间的联系,填补了社会交往的空白,营造了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譬如,在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过苗年的时候,亲朋好友之间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相互寒暄,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这使得平时有些隔阂的关系也被节日的氛围所感化和冲淡,民族节日成为人们加强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维护了村寨的稳定和谐。
(四)传承历史、保护文化的功能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通过民族传统节日而具体体现,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在民族传统节日期间,民族文化在此时能够最广泛、最深刻、最直接地外显出来。此时此刻,民族成员在参与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活动时,就能够直观地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成为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最佳时机。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民族语言、民族风俗、民族传说等都能顺理成章地覆盖、贯穿于活动始终,这就有利于将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民族成员。至此,民族文化得以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代代相传,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有序继承和发扬。
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的苗族节日是本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它本身就包含着本民族历史的创造和接替传承。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村寨的一些传统节日消失了,另一些传统节日却随着时间的流逝仍旧保留了下来。这些保留下来的传统节日附着了厚重的历史痕迹与浓烈的历史色彩,对每个历史阶段苗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
四、结语
地域文化有精神价值,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深厚的底蕴,同时还具有普世的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小茅坡营苗族民俗村寨节日文化作为当地文化的重要一环,对苗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在歌颂它为苗民们带来的贡献时,也不可忽视一些节日的消极落后成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积极弘扬其有利积极的一面,摒弃不良的影响,让苗族的节日文化为更好地促进苗族地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04):98-102.
[4]杨晖,等编.千年论坛·文化至尊[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5]张玉祥.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新疆社科论坛,2019(03):71-73+111.
作者简介:
谭玮一,女,土家族,硕士,恩施州博物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