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当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等31名火炬手擎着“蓉火”进入开幕式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时,现场一片沸腾。
“蓉火”火焰由朱红、明黄、翠绿、湖蓝4种渐变色组成,明亮而飘逸,而这背后凝聚了研发单位的多项技术。
“蓉火”火炬是由可循环使用的铝材料制成,为确保火炬在传递中“超长待机”并保持不灭,研发团队融合了航天技术中的燃烧方案,在火炬内部打造了一套热管理系统,并通过优化燃料喷注、空气掺混等方式减少燃料的使用量。
开幕式现场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低硫、无重金属的高科技环保焰火,以及点火仪式中缓缓升起的火炬盘。
“看似简单的火炬盘是整个开幕式能否成功的一大挑战。”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制作人王锐祥说,操作中既要控制好火炬盘升降的时间,又不能让焰火干扰LED的成像,以呈现圣火点燃的最佳视觉效果。
为了让视觉效果更立体,开幕式用投影技术在地面打造了一个超级大荧幕,运动员入场仪式上绚丽的“锦绣之路”就是用投影打造而成的。为了不影响投影效果,开幕式灯光团队科学规划了现场3 000多台灯具的灯光布局,并通过灯控台编程进行集成控制。
8月8日晚,大运会闭幕式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1台人形机器人骑着平衡车与青年演员飙舞,4台熊猫机器人登台跳舞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将活动推向高潮。
闭幕式的机器人演出在3年前就有所酝酿。2020年10月12日,“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在央视播出,创造了当晚收视率之最。演出中,一台人形机器人惊艳出场,完成了点头、挥手、踮脚等一整套细腻而拟人的动作。
这场出色的机器人表演结束后,导演组向机器人设计和制造方、中国人形机器人代表企业优必选科技发出邀约,参与成都大运会闭幕式演出。从设想到落地,一场跨越3年的技术储备由此开始。
按照闭幕式展示内容,4台熊猫机器人和1台大型人形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舞台环境中与多名演员互动,并自主控制完成骑平衡车、飙舞、自拍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为此,人形机器人需要进一步实现全方位、更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包括为本次大运会闭幕式特别研发的机器人平衡车。人形机器人要模仿人骑平衡车的姿态、动态,让平衡车感知到机器人重心的变化,此外还需要解决人车之间的通信及平衡问题。
人车表演需要众多自研新技术支撑。例如,为了保证机器人触发控制和同步的准确度和效率,大运会机器人团队开发了时码自动触发技术。“如果仅仅是提前内置动作,一旦导演组提出改动需求,将带来大量代码调整工作甚至故障。采用时码激发后,只需要按需求调整动作模块的一小段代码,大大提高了调试效率。”优必选成都大运会闭幕式项目负责人李超说。
拿起“竹笋”摇晃几下,大熊猫就会跟随体验者的动作进行“互动”,“互动”完毕还可以与它来个“同框照”……大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不仅可以见到大熊猫,还能与大熊猫“零距离”合影。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口的“花花的家——元宇宙大熊猫互娱体验馆”,“80后”创业小伙儿张赐的主打产品是“体积视频大熊猫XR合拍”。
张赐解释,体积视频是一种可以捕获三维空间信息并生成三维模型序列的技术。他们利用专业相机组成的360°拍摄矩阵,来获取大熊猫的活动视频,再利用特效拍摄技术,实现体验者与大熊猫的“同框合拍”。
和大熊猫“互动”之后,再来一次高科技加持的运动——轻轻一跃,就能得到一份包括運动轨迹、运动数据记录和运动姿态纠错提醒的详细报告。站定在屏幕前,通过互动小游戏,就可完成挥舞手臂、小步跳跃、上步后屈腿、开合跳等动作锻炼,让运动也充满趣味。这就是通过AI引擎+“鹰眼”精准识别运动过程,助力运动结果分析的智慧体育AI互动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AI智能健身镜、智能乒乓球教练系统、“掌上大运”终端、智能翻译机等产品亮相大运会,科技元素与衣、食、住、行、赛等方面深度融合,为精彩大运发挥科技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