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亮功
安全生产关乎人民福祉,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抓好新时代安全生产工作的理念、原则、方法、路径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
提高站位、把握规律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根本前提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赋予中央企业新的使命任务。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坚决防范安全事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關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属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容有失,必须站在讲政治、为人民的高度,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二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不断筑牢安全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发展和安全、协调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动态平衡的重大战略考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厚植安全发展根基,将企业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可持续的基础上,在为党和人民担当尽责中做强做优做大。
三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我们创造一流安全业绩。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创出一流的安全业绩是题中应有之义,必须与时俱进优化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答好 “必答题”,开创新局面,确保安全生产水平提升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步伐相适应。
从严管理、夯实“三基”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关键是要作出制度性安排,依靠严密的责任体系、严格的法治措施、有效的体制机制、有力的基础保障和完善的系统治理,解决好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主题教育期间,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国石化组织干部员工深入学习领悟,引导大家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着力点放在从严管理、夯实“三基”上,进一步坚定破解安全难题、迈向本质安全的信心和决心。
一是严抓安全责任这个“牛鼻子”。坚持强化责任、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强化安全责任。全覆盖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工作任务清单,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落实到岗位责任制之中,促进全员更好履行安全职责。压实各级“一把手”安全责任,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严格责任追究考核,推动“三管三必须”真正落实落地。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制订安全行动计划,定期深入基层参加交接班、开展安全观察,联系安全基础薄弱单位开展安全调研、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分级开展新任领导干部安全述职评估,做实安全关键岗位培训取证。强化制度管理。构建制度“获取、转化、宣贯、执行、检查、评审、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谁的业务谁承接”原则,修订完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制度宣贯力度,坚持“谁制定、谁宣贯”,指导员工掌握制度核心要求。将适用的制度要求纳入基层管理文件、作业文件,以日检、周检、月检等方式检查执行情况,积极营造“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安全文化。
二是严抓HSE管理体系落实落地。有效运行HSE管理体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提升HSE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组织现场经验交流会,将标杆企业的良好HSE管理体系实践推广应用。统筹组织体系审核与安全大检查,检查安全制度与标准规范执行情况,溯源分析促进管理改进提升。定期开展监测分析,对发生事故、审核排名靠后的企业开展专项审核和帮扶,确定管理短板,制定提升方案。优化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在HSE委员会下设置能力提升、承包商、油气勘探开发、炼化生产技术、设备5个专业分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技术管理问题,每月向HSE委员会办公室反馈工作动态、提出管理建议。依据HSE管理体系要素监测指标,建立企业安全绩效过程评价体系,实施累计积分绩效考核机制,提高企业安全绩效评价导向性、时效性、客观性。推动HSE管理体系运行与“三基”工作相融互促。毫不动摇把强“三基”作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长久之策和固本之举,与落实HSE管理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同频共振、同步做功,特别是结合基层和现场管理实际,优化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在基层形成简洁明了、可执行性强的工作指南和模板。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劳动纪律,推进实施基层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区域全覆盖、责任无盲区的基层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三是严抓员工队伍安全素质能力提升。安全意识淡薄、应急能力不足,是多起事故暴露的惨痛教训。我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培训,努力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提升安全培训实效。分层级开展培训,针对领导干部,重点培训安全管理理论、方法;针对专业管理人员,重点培训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工具;针对基层一线人员,重点培训事故案例,促进形成“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开展风险培训,组织双防管理人员培训、功能安全师培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推广基层技能操作岗位人员“最强操作”竞赛,提升基层员工业务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编制各层级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基层单位按照应急处置“135”原则每月开展演练,对演练结果及时进行点评通报。加强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打通消防队伍人才成长通道,加大无人机、消防机器人等新装备新设施投入和老旧消防车更新力度,提升队伍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消除风险、根除顽疾是抓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石油石化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行业特点,安全管控点多面广。中国石化坚持源头管控、问题导向,狠抓危险化学品、承包商、直接作业环节等关键环节安全管理,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大力实施科技兴安,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是坚持防风险除隐患,强化生产过程安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持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制度,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对安全费用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审计,确保费用使用效果。 畅通安全隐患治理项目投资决策绿色通道,及时投入资金消除重大隐患。做好风险识别和分级管控。各专业部门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识别,编制风险清单,操作人员依清单检查管控措施是否落实。识别出的风险根据风险值由专业部门、属地單位分级管控。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结合内外部事故事件和各类重大变更、具体工作等动态开展风险识别。深化应用过程危害评估管理系统、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和工作安全分析等风险分析工具,完善风险数据库。推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平台应用,及时发现上传异常信息,提高平台运行质量和效果。加强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应急管理部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带“病”运行装置设备、老旧装置、高危细分领域等专项隐患排查整治。坚持日常检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发动员工开展现场隐患排查,重点抓好油气输送管道、液态烃装卸作业、大型油气储存基地、球罐区、燃气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强化过程安全管理。落实应急管理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全面识别管控安全风险,加快提升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水平。严格工艺管理,加强工艺纪律、工艺卡片、报警、联锁等管理。聚焦停开工期间安全管理,严格关键步骤确认、外操巡检、内操盯盘。推进设备完整性管理,加强腐蚀防护、高危泵治理和泄漏管理,提高电气、仪表自身专业管理水平。关注变更管理,强化“严控变更”理念,严格执行变更审批流程,做到风险识别到位、防控措施到位、培训交底到位。
二是坚持加强承包商管理,强化施工作业安全。承包商和直接作业管理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必须抓住的主要矛盾。严把承包商准入关。强化过程监督考核,将承包商真正纳入业主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承包商量化记分考核、违约处罚和清退制度,对关键人员未经业主同意擅自更换或离场、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关键人员无资质或未经培训考核上岗等问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合同约定条款进行处罚。探索培育战略合作承包商,研究建立业主与承包商甲乙方“双向”考核机制,努力实现共享尊严、共享价值、协同发展。强化直接作业环节管理。全面落实“7+1”直接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严格风险识别、现场签批、安全交底等关键环节管理。特别是重点加强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管理,落实可燃气体检测分析、作业风险辨识等管理要求,确保措施落实到位、风险管控到位。加强监督检查。总部层面组建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组,各直属单位组建安全督查大队,聚焦生产施工现场,开展常态化现场安全督查和视频督查,加大“双边”作业、井控、危大工程等领域“四不两直”专项检查和技术服务力度。鼓励员工争当安全卫士,查找现场各类违章违规行为,对于发现重大违章、重大隐患的员工及时给予重奖。
三是坚持科技兴安,强化技术装备本质安全。用好现代科技,积极研发和应用先进安防技术,切实提高安全发展水平。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应用。完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平台建设,推广应用成熟的工业APP、智能分析模型。推进应用企业报警信息提级管理系统,督促技术人员、管理人员24小时关注报警、处置异常,强化安全生产过程管理及风险源头治理,做到“防早、防小”。优化智能化管线信息系统,搭建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服务监管平台。推进视频智能化建设,建设应用违章识别、初期火灾识别、人员定位等智能化系统,布局“天眼”,时刻盯紧现场的每个位置和高风险作业。开展安全技术标准制修订和科技攻关。成立中国石化安全生产标准指导委员会,负责中国石化安全专业企业标准的规划、评估和制修订管理,促进先进安全防护技术应用,2023年完成12项一级安全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电解水制氢、光伏发电、石化企业风力发电、地热钻完井施工等新能源安全技术标准编制,组织川渝地区井漏复杂情况跟踪分析及处理技术研究,研制自动安全下套管等关键装备,研究成果将弥补国内行业领域空白。推广安全技术应用。配置受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积极应用激光、红外等高效气体泄漏监测技术。建设安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智能化管控能力。研究应用钻井故障预防与快速处理技术,有效管控复杂结构井井控风险。实施高风险作业机器代人方案,提升施工机具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试点推广智能机器人巡检,与人工巡检形成交叉、互补,提高巡检工作质量和频率,提升生产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中国石化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稳第一责任、主体责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信任和重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石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