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婷(通信作者),苏玫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广东广州 510260)
骨科类医用耗材主要为第三类医疗器械,且大多价格昂贵,因此,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使用情况备受医院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多次将骨科类医用耗材作为各大医疗机构排查整治的重点,同时骨科类医用耗材也逐渐被纳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范围,且鉴于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开展使骨科类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呈“断崖式”下跌,极大缓解了患者的就诊压力,使骨科收治患者人数增加,所以医疗机构更有必要通过改良措施优化骨科类医用耗材管理。由于骨科类医用耗材种类及数量均较多,所以对其进行全流程监管、追溯需借助信息化手段,从而提升骨科类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及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1]。本研究基于骨科类医用耗材传统管理模式中的难点,阐述集中带量采购模式下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优化骨科类医用耗材的管理过程。
骨科类医用耗材主要分为人工关节类、骨科创伤类、脊柱类和运动医学类等。因骨科就诊患者情况差异大、骨科术式复杂,致使骨科类医用耗材品牌、型号及规格众多,从而造成其基础信息量大、梳理困难。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验收环节不仅需要验收人员对骨科类医用耗材的基本资质证照进行核验,还需要验收人员判断供应商提供货单明细中的产品是否为院内备案产品,从而导致验收环节多、时间成本高。
骨科类医用耗材备货数量大,但实际手术中使用的只有极少部分[2]。传统模式下的物资管理系统和收费系统未实现完全联动,已使用的骨科类医用耗材信息只能以病历本粘贴标签的方式保存。备货及使用信息均无法实时查询,为骨科类医用耗材的快速、有效追溯造成了较大困难。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骨科类医用耗材结算多采用纸质货单,即由管理人员对纸质货单结算内容进行核对、签字确认,并通知供应商据此开票结算,最后由管理人员人工办理入库[3]。该方式不仅易发生货单遗失、校对困难的情况,还易因供应商开票延时导致结算滞后、货款堆积等问题,给使用科室及管理部门的后期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不同于非集中带量采购类医用耗材的监管工作,集中带量采购类医用耗材的监管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关注耗材的使用量是否达到集中带量采购序时进度,对于协议履行进度滞后或异常的项目,需及时通知临床使用科室合理调整使用情况,以保障集中带量采购协议量“早干预,早完成”。传统模式下,骨科类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执行进度通过收费记录的型号模糊比对或纸质结算单统计,无法保障监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骨科类医用耗材主要为接骨板、螺钉、骨针、融合器、骨蜡和骨修复材料、人工关节等第三类植入性高值医用耗材,因此,其从入院到被患者使用全程均需接受监管[4]。图1 为我院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图,覆盖订单申领发出、供应商订单响应、管理部门验收、使用部门入出库、收费及结算等各环节。
图1 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图
按照上级部门对医用耗材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化及各种骨科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开展要求[5-6],我院梳理了骨科类医用耗材的基础信息,并通知耗材生产厂家提供相关耗材的名称、型号、注册证、厂家、供应商、医保代码及医保名称等信息[7]。同时为保障骨科类医用耗材的每个部件都实现全程可追溯,还要求生产厂家提供相关耗材UDI 条码的静态码,即标识码[8-9]。医疗设备科对上述信息审核无误后将其导入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并生成对应的医用耗材规格编码。对于已参与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骨科类医用耗材数据,医疗设备科可将该规格编码定义到所属集中带量采购组套名称内,便于后期监管集中带量采购进度执行情况。我院骨科类医用耗材基本数据库形成后,可同步至外网供应商物资管理系统,供应商根据不同术式维护所需的医用耗材,形成相应的骨科套包模板。
手术室根据临床医嘱在物资管理系统申领手术订单,订单名称按照手术类别区分[10]。医疗设备科审核订单并将其同步至外网供应商物资管理系统。供应商根据订单信息绑定对应骨科套包模板,并维护部件批号、效期等信息,最终形成含套包输入码的送货单。
在物资管理系统的手术预出库页面输入患者ID 及套包输入码,即可形成系统预出库单,图2 为未审核状态的预出库单。验收人员若发现实物与货单信息不一致、效期过短或验收资质不合格等情况,需在预出库单上对部件内容进行删减修改。验收人员首次验收完成后,还需手术室收货人员再次核对,两次验收无误则该手术预出库单审核通过。
图2 物资管理系统手术室预出库页面
每位患者术前备用的医用耗材信息均保存在手术预出库页面,可通过患者ID 进行索引查询。术后已使用的医用耗材需在手术日历页面完成录入操作,手术室收费人员在该页面输入患者ID,调入该患者手术预出库绑定的所有医用耗材,之后对未使用的医用耗材进行删减操作。图3 为已审核录入的手术日历页面。为避免医用耗材删减过多导致操作失误,手术室收费人员可扫描已使用产品的UDI 条码,扫描完成后,物资管理系统可比对并保留预出库页面中的该项产品。对于未使用需回收的医用耗材,可在回收页面进行二次确认,见图4。
图3 物资管理系统手术日历录入页面
图4 物资管理系统医用耗材回收页面
骨科类医用耗材的同一注册证下包含众多产品型号,传统模式下院内收费编码与各品规医用耗材并非“一对一”情况,易导致收费编码查询耗时、误收等情况。自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骨科类医用耗材对应的医保代码信息屡次更新,如人工关节植入类医用耗材医保代码由原20 位扩展为27 位,即要求每一个品规都有对应的唯一医保代码。后期骨科类医用耗材的医保编码将不断完善,为尽快满足骨科类医用耗材的精准贯彻标准“定位”需求,院内针对骨科类医用耗材的各规格编码形成对应的收费编码,即完成“规格编码-收费编码-医保代码-UDI 条码”的四码映射关系。以往物资管理系统与收费系统互为“孤岛”,双方数据无法完整关联,如今四码映射为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上下追溯、“双岛”互通提供了可靠的途径,手术室收费人员将手术日历录入页面审核后,其使用数据便同步传至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完成收费动作。
为严格规范“结算”环节,规避纸质单据结算风险,保障院内骨科类医用耗材在流通闭环后仍可对其进行全局、准确、实时追踪,医院通过物资管理系统的信息渠道通知供应商办理结算流程。手术室收费人员对已使用的骨科类医用耗材进行每日核对,物资管理系统将已出库信息与其映射收费编码的收费记录进行比对,对于双系统比对存在差异的内容进行提醒,以告知收费人员及时查清问题。手术室收费人员每月月初对上个月使用的医用耗材进行用后结算的系统汇总,再由医疗设备科审核并同步至外网,供应商据此内容通过系统回填票据信息,并携票据至医院办理结算。
对于非工作时间的急诊手术,一般采用“绿通模式”处理,即在保证产品验收合格的前提下,先使用,后补办入库。紧急情况下,由于备货产品未通过系统绑定患者的相关信息,可直接由手术室收费人员在手术日历处通过扫描UDI 条码录入收费,无须手术室进行预出库处理。“绿通模式”只适用于非工作时间的急诊手术,由医疗设备科及手术室管理人员开通“绿通模式”权限后方可操作。
骨科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协议量按照使用的骨科系统组套计数,1 个组套内含多个不同类别部件。为便于统计集中带量采购执行数量,方便实时了解骨科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度,物资管理系统出库查询页面可显示使用部件所属的集中带量采购组套名称,结合患者使用人数,可了解当前集中带量采购完成进度。对于集中带量采购执行进度超前或滞后的品牌,及时通知临床调整使用策略,必要时可限制手术室对该品牌订单的申领权限,以保障按时完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
本次骨科类医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对相关医用耗材的基本数据进行了全面扩充和完善,涵盖各类骨科术式所需医用耗材的各种品规型号。同时,通过构建“规格编码-收费编码-医保代码-UDI 条码”四码映射关系,实现了物资管理系统和收费系统的互通模式,在收费环节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收费编码查询操作,规避了收费过程中的误收、漏收等风险。在验收环节,外网物资管理系统的医用耗材与院内已备案信息一致,减少了验收人员对预出库单中非本院备案产品的核对过程,仅需对实物验收即可,相比传统骨科管理模式验收时长缩短了7~12 min。在追溯方面,只需通过患者ID 索引即可快速查询患者术前备用、已使用、回收、结算等产品基本信息,实现从入院到结算各环节的追溯。在结算流程上,信息化系统按时推送需结算的医用耗材信息,而供应商必须据此信息关联票据,信息化系统为结算的及时性、准确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基础数据缺失、验收环节耗时、追溯过程困难等问题,无法满足集中带量采购模式下骨科类医用耗材日益精细化的管理需求。因集中带量采购驱使,当前骨科类医用耗材使用量预估有同比增长趋势,上级监管部门对医院的使用监管也将愈加重视,而信息化管理为骨科类医用耗材在院内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骨科类医用耗材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我院完善了骨科的基本数据信息,保障了骨科类医用耗材管理上从最初订单申领到最后系统结算的全程追溯,做好了实时监管集中带量采购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使用进度,简化了验收及收费流程,但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仍存在有待提升的方面,具体如下。
医疗设备科管理人员需通过手术室出库页面计算集中带量采购执行量,无法实时监管。当前除骨科类医用耗材外,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的其他医用耗材类别也日渐增加,监管工作逐渐烦琐。为便于动态监管,系统页面可另行增加集中带量采购类产品执行进度一览功能,并同步至临床使用科室订单申领页面,对执行进度滞后的集中带量采购类医用耗材,可系统弹窗提醒申领人员。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可对相对简易的术式(如椎体成形、运动医学类)部分所需医用耗材采用备货管理模式[10],当库存数量少于基数值时,信息化系统可做到备货提醒,以备急诊手术使用。
验收人员需对产品实物与货单信息进行核对,但骨科类医用耗材型号复杂、数量众多,需占用验收人员大量时间。为缓解验收人员的工作压力,保证验收的准确性,手术预出库页面可增加扫码货单比对功能,即通过扫描实物UDI 条码读取该实物信息,并与货单信息校准对比,协助验收工作。
信息化管理可对已使用骨科类医用耗材进行有效追溯,但对术中骨科类医用耗材使用数量或类别突出的产品无警醒提示功能。为避免骨科类医用耗材滥用,降低耗占比,进而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医用耗材异常使用监管功能需提上日程。
当前,SPD 模式在骨科类医用耗材管理中可较大程度地改善上述问题,如SPD 模式可结合使用科室的医用耗材使用数量、收费情况、患者信息等,对不合理使用医用耗材进行干涉;SPD 的智慧仓储功能可通过射频识别系统在极短时间内读取医用耗材的基本信息,极大压缩了人工验收的时间成本,还可实时提醒库存管理人员及时补充备货等。我院后期将结合SPD 模式的部分管理方式,使当前骨科类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