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丘陵山区富硒西瓜栽培技术

2023-09-16 18:58:13李秀启郝浩浩贾宝华黄利华马朝喜肖兴中
西北园艺·蔬菜 2023年5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李秀启 郝浩浩 贾宝华 黄利华 马朝喜 肖兴中

摘   要   南太行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富硒西瓜产业农旅融合发展特色突出,瓜农增收显著。从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鸟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河南济源丘陵山区富硒西瓜的栽培技术,为南太行丘陵山区富硒西瓜生产提供有价值的种植技术措施。

关键词   南太行;丘陵山区;富硒西瓜;栽培技术

南太行在河南省西北部,主要分布在济源、焦作、新乡、鹤壁及安阳等地,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夏秋温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土层深厚。该地区生产的西瓜甜、脆、香、个头小,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和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等条件密切相关,加之西瓜种植区大都在景区、乡村旅游点、休闲农业带及森林公园等周边,西瓜产业逐渐成为一二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之一。

2018年以来,济源推广了以富硒西瓜为主的提质增效技术措施,提升了西瓜品质,西瓜具备了富硒农产品增强机体抗氧化等各项保健功效。富硒西瓜亩产量2 000 kg以上,露地种植一般6月底7月初上市,初期售价可达6元/kg,每亩纯收益达8 000多元,增收效果显著。迄今为止已在济源推广应用约100 hm2,“甜硒瓜”品牌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焦作、安阳、新乡等地也在开展试验示范。现就南太行济源丘陵山区富硒西瓜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该地区及整个太行山区的西瓜生产提供参考。

1   地块选择

选择耕地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土层厚度50 cm以上、未种植过瓜菜的地块或者近3年内未种过西瓜地块,地块附近有水源。

2   品种选择

南太行丘陵山区受肥水等自然条件限制,西瓜单瓜质量一般在3 kg左右,不宜选择椭圆形和长圆形的品种,一般选择圆形、早熟、花皮、红肉类品种,如豫艺甜宝、秀都、美莎特等。采购种子时应关注种子的饱满度、色泽、均匀度等质量指标。

3   播种育苗

3.1   苗床准备   用小拱棚育苗,一般设置在地块附近。基质育苗用50孔塑料穴盘,基质采用市售成品基质,或用草炭、蛭石、珍珠岩组配(配比为3 ∶ 1 ∶ 1),1 m3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消毒,同时添加15-15-15三元复合肥1.2 kg,混合均匀待用;常规护根育苗营养土用未种过西瓜的大田土添加1/3充分腐熟的畜禽粪肥混合后过筛,1 m3营养土加15-15-15三元复合肥1~2 kg、30%噁霉灵水剂100 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 g,混合均匀,用塑料膜密闭5~7天,装营养钵待用。

3.2   种子处理   3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将种子浸入55 ℃水中,不停搅拌30分钟,冷却后继续浸种2~4小时,搓洗种子1~2次,浸种结束后捞出,置于28~30 ℃环境下保湿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3   播种   播种时注意收看天气预报,确保播种后有3~5天晴天,播种前浇透苗床,无明水后播种。种子平放,胚根朝下,覆土1 cm左右,用地膜覆盖,保持苗床湿润,以防“戴帽”出土。

3.4   苗期管理   播后密闭苗床,夜间可加覆盖物保温,促进早出苗。出苗超过80%后,撤去地膜,“带帽”幼苗及时人工去帽。随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20~25 ℃,夜间14~16 ℃,不能忽高忽低。3~4叶时加大通风锻炼,准备定植。定植前7天炼苗,逐渐去除小棚棚膜,停止浇水。定植前充分浇水,防止移栽起苗时根部受损和散坨。

4   定植

4.1   整地施肥   南太行丘陵山区西瓜田冬前深耕,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春分前后结合整地每亩施入优质腐熟畜禽粪肥2 000~3 000 kg。推荐“沟式栽培”,沟宽40~50 cm,深10 cm左右,呈“V”形,沟间距1.3~1.4 m,沟内每亩集中施硫酸钾型长效复合肥40 kg。

4.2   适时定植   露地西瓜定植平均气温要达到15 ℃以上,南太行丘陵山区天气多变,适當推迟定植时间,4月中下旬开始定植,采用4叶1心大苗,每亩定植约1 000株。定植穴放1片吡虫啉缓释片剂,浇足定植水后覆地膜,掏苗,苗周围再用细土压严。

5   田间管理

5.1   整枝留瓜   瓜蔓长至40~50 cm时整枝压蔓,采用双蔓整枝,保留主蔓和茎基部1条健壮侧蔓,其余侧蔓全部去除。压蔓采用丘陵山区取材广泛的荆条折成倒“V”形卡住瓜蔓,压蔓时调整瓜蔓位置,使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开花坐果前期人工授粉,期间观察坐果情况,每株选留1个果形周正、生长健壮的果实,并使用不同颜色的毛线标记第一、二批西瓜。

5.2   水肥管理   旱地丘陵山区水分和养分供应是影响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西瓜种植行间做成龟背型,以利于降雨向根部汇集。有灌溉条件的在西瓜膨大期灌溉,每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20 kg。同时,要注重喷施叶面肥,可选择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及黄腐酸钾型全营养叶面肥,增强西瓜抗旱能力,提高西瓜的品质。

5.3   补充硒肥   南太行地区耕地多数贫硒,生产出来的西瓜达不到富硒农产品相关标准,选用含硒量高、易吸收的水溶性硒肥进行叶面喷施补充。西瓜坐稳后喷施1~2次,每亩西瓜田喷施总硒200~400 mg,每次对水30~35 kg,不同种类硒肥参考总硒用量进行折算。选择晴天无风天气,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叶面喷施,若喷后6小时内遇雨补喷,生产出来的西瓜果肉总硒含量可达60 μg/kg。

6   病虫鸟害防治

济源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农药技术成果的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在富硒西瓜生产上应用绿色农业生物防控的前沿技术。病害一般选用广谱生物制剂4%新奥苷肽,西瓜伸蔓期到膨大期用750倍液喷施2~3次,间隔7~10天,对西瓜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等病害都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在虫害发生初期喷施1次1 500倍的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和菜青虫。在生产中还可应用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捕食螨防治蓟马、叶螨、红蜘蛛等,应用性诱剂监测害虫发生情况。南太行丘陵山区西瓜地块不连片,周围植被树木茂盛,坐果期时有鸟类危害,可以采用架设稻草人、反光带、彩带等措施驱赶,还可用杂草覆盖西瓜,即可防鸟类危害又可以防止西瓜日灼。

7   适时采收

西瓜多数以采摘和就近销售为主,不可过早采收,以免影响品质。西瓜一般坐瓜后约35天成熟,可依据坐果时的标记适时采摘,分批上市。

参考文献

[1] 宇振荣,杨新民,陈雅杰.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J].生态学报,2019,39(23):8 886-8 895.

[2] 马泉来,卫华鹏,王小玉,等.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20,40(05):1-8.

[3] 李秀启,尹国红,郝浩浩,等.南太行特色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南太行地区济源示范区为例[J].长江蔬菜,2021,540(22):4-6.

[4] 汤超华,赵青余,张凯,等.富硒农产品研究开发助力我国营养型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8):3 122-3 133.

[5] 李秀启,尹国红,郝浩浩,等.生物菌肥在西瓜上的施用效果[J].长江蔬菜,2020(04):71-73.

[6] 李秀启,尹国红,贾宝华,等.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的南太行地区西瓜品种综合评价[J].蔬菜,2022,377(05):17-21.

[7]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西瓜甜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8] 李秀启,郝浩浩,贾宝华,等.一种富硒 西瓜一根棍小棚栽培方法[P].中国专利:CN115530026A,2022-12-30.

[9] 李秀启,尹国红,贾宝华,等.富硒西瓜生产中硒富集特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瓜菜,2022,35(03):31-35.

[10] 顾广杰.新奥苷肽抑菌谱和田间药效研究[D].洛阳:河南科技大学,2013.

[11] 馮振群,翟清云,卢清.河南大棚西瓜环保节源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6,29(09):49-50+58.

[12] 冯振群,卢清,李成军.600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防治烟青虫田间试验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6,6(07):11-12+15.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浅析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研究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寒冷地区平欧杂交大榛子栽培技术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