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浙江省T市9县新乡贤推动共同富裕的创新实践为考察对象,探讨新乡贤助力共富的发生机制、应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新乡贤在“先富带动后富”“使命和责任感”“魅力权威”“能力禀赋”等多方面助力共富。主要有五方面经验:一是要素融合与多元素关系重塑;二是秩序回归和治理有效实现;三是思维转换和人才资源盘活;四是资本赋能和社会效益提升;五是平台重构和文化润富再建。
关键词:新乡贤;共同富裕;乡村治理;产业共富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乡贤,即故土的贤者。新乡贤是浙江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富矿”,发挥新乡贤在资金、人脉、资源、产业集群等多方面优势,推进家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实际情况看,浙江省在外乡贤人数多、资源丰,仅T市就有在外乡贤154多万人①。尤其是2018年6月,随着《关于促进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印发,T市新乡贤回归走出来一条特色带富之路。当前T市百家商会已经成功结对百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其具有特色的共富途径,取得明显成效。总结提炼T市乡贤带富、产业联动、资源融通、民生优享的新乡贤统战工作经验,将会提升浙江省乡贤共富之路的“温度”和“热度”,为新时代研究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提供鲜活案例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目前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关于新乡贤与新乡贤统战工作的研究。刘志艳、林文认为新乡贤并不全部包括离乡群体,而是指曾经有乡籍后离乡,但仍然心系故土且有公益心的社會贤达人士。“他们主要包括在外为官而告老还乡、在外为教回乡献智者、在外置业返乡投资者等愿意为家乡实现美好生活目标无私奉献的一群人。”[1]曾凡木认为,“新乡贤是地方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统战引领新乡贤工作不仅提高了文化公共品供给的参与度,而且降低了组织成本。”[2]乡贤的出走和回归,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张佳慧认为“乡贤从客观上促进乡贤统战在人才输出、动力输出、环境改变、制度变革等四个方面,对于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上的作用力。”[3]张雨薇、武晋认为“浙江乡贤工作的创新之处尤其体现在基层开展了以乡贤联谊会为基点的创新活动,其中‘乡情纽带+浙东地域文化的创新是最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应在载体构建、机制完善等方面予以深化。”[4]李传喜、张红阳认为新乡贤统战是统一战线促进实现社会建设提升的有效实现路径,充分发挥新乡贤助力地方建设的积极作用,非常有利于统战服务乡贤治理的地方探索研究。”[5]二是新乡贤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苏志豪、何慧丽、徐卫周等从嵌入性视角出发,从乡情内生力和外部感召驱动力的双重动力出发,认为“乡贤回归是一种多动力驱动下的回嵌乡土行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公共服务,应该通过组织外嵌和服务融合等手段带动乡贤从缺席转向进场。”[6]吴晓燕、赵普兵认为“新乡贤作为乡土社会的成功人士,理应被纳入地方建设所需的人才范畴,进行引导和规制,从而实现人才从出走到回归的再生和参与。”[7]
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学者们普遍认同新乡贤对共同富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尚需克服以下不足:一是在评价内容上,新乡贤和统战工作的互动关系研究还偏向单一化,大多仅强调统战工作的协同带动作用,而对“新乡贤统战工作+共同富裕”的长效互动模式研究较少;二是在结果应用上,鲜有从产业关系和时效性角度将共同富裕与新乡贤统战工作相结合,较少挖掘新乡贤对统战共富带来的工作制度方法上的冲击和变革。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以推动实现区域发展为逻辑起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寻新乡贤统战工作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二、新乡贤回归助力共同富裕的研究样本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取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的T市作为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研究样本。改革开放以来,T市不少能人离开家乡,走南闯北外出经商,这些人如今成了新乡贤。今年上半年,T市已经有39,887①位新乡贤与家乡结对,几乎覆盖了全市的每一个乡镇街道。2016年来,已累计引进新乡贤项目资金260多亿元,参与公益事业1949项,筹集各类新乡贤公益基金3.63亿元。
除了资源丰富,T市引贤政策也为研究提供鲜活样本。作为新乡贤工作的先进典型,浙江省首届新乡贤工作现场会于2020年8月在T市召开。此外,回乡热潮中,T市新乡贤们回乡创业和反哺家乡之初心不改,热心家乡公益,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不计得失,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前期访谈调查、中期实地观察、后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开展研究。笔者于2022、2023年分7次走访T市9个县,此外还先后走访20多个乡贤带富成效显著、做法典型的村社企业,并与近30位知名乡贤、乡贤理事会负责人、村干部、统战干部等对象进行深入访谈。总体来看,T市乡贤文化丰厚且形态多样,当前9个县市区实现乡贤理事会、乡贤签约共富项目全覆盖,这不仅为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也为总结带富经验提供了实践源泉。
三、新乡贤回归助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
(一)内生需求机制
内生需求驱动和外部力量驱动是新乡贤参与共同富裕的两种主要方式。作为内生需求理论的“内生发展”概念,最早由瑞典学者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乡村治理实践中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理论,主要内涵包含“自力更生、自我驱动、内生需求、良性发展” [8]等组织内部内生力量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通过分析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广泛实践,认为新乡贤带富的应用机理中存在与社会内生需求机制相契合的重要部分。
一是“先富带动后富”内生使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先富群体的“效益反哺”是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贤在实现率先致富后,在乡土情怀、推动家乡发展的社会责任感等多种因素的促动下,回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带动共同富裕。从T市的情况来看,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受益于浙江省东部沿海的区域优势和政策开放红利,T市大批有贤之士离开家乡创业,实现个人事业发展和财富积累,部分人士已经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成功人士。T市H区新乡贤任某,回乡恰逢村社换届,在当地引贤政策引领下通过竞选担任了村里“一肩挑”主职干部,为该村带来电子商务创业带富的途径和方法,尤其是其将“线下生产、线上销售”的成功模式无私分享给乡民。在其推动下合资创办的乡贤企业日产内裤20万条,一年内成功解决家乡农村800个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020年,该村被评为“全国百强电商产业示范村”,在国内单一生产内裤企业中排名第一。这种“效益反哺”既是新乡贤乡土情怀的责任使命驱动,同时也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社会内生力量。
二是“魅力权威”能力禀赋。能力要素是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另一个重要内驱力。对于中华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新乡贤人士,如果能成为掌握家乡建设话语权的权威,在乡民熟人社会中能力与品行得到肯定,可以带来极大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带动家乡共富,是乡贤作为“魅力权威”自我尊严实现的内生需求,由权威乡贤牵头,往往能得到群众的更大信任并汇聚乡民创业致富热情。如T市L区优秀乡贤李某,利用其在汽车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巨大影响力,回乡投资成立亚欧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带动延锋安道拓、爱信宏达、乐金华奥斯等一批高质量汽配企业发展,为L区成功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某汽车小镇从业人口约3万,几乎带动该镇家家参与人人共享,成为“回归一个乡贤、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典型案例。可见,乡贤从离乡到回归,再到致富一方,作为乡民中的成功人士,乡贤的人脉、资源、信息、资金等方面的能力再一次得到乡民普遍认可,成为新乡贤作为“魅力权威”的能力和价值的内驱力。
三是“反哺家乡”的意愿驱动。共同富裕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反哺家乡”与“先富带动后富”逻辑相通,绝大多数乡贤怀有叶落归根、反哺家乡的强烈愿望,渴望能为家乡发展尽绵薄之力。调研发现,出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乡贤,回家乡养老、落叶归根的朴素情怀尤其强烈,希望能够为家乡共同富裕、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出资出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如X县乡贤章某,20世纪80年代外出创业从事医用物资行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T市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严重紧缺,章某得知情况,毅然回乡向当地政府主动请缨接单生产,连夜把远在省外的制造器械和工人骨干运回家乡,仅2020年上半年就生产医用口罩540多万只、防护服10万多件。他在疫情暴发的紧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家乡人民生命安全贡献了力量。乡愁乡情为纽带的情感基础是乡贤回乡发展的重要动因,在乡贤共富的共同体建设中,将最初的朴素乡情驱动成为长效发展机制“反哺家乡”是回乡带动共富的重要内驱力。
(二)外部驱动机制
除了内生需求,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还需要匹配与自身资源禀赋相适合的外部驱动力。通过整合政策支持、发展机遇、平台协作等外部资源,实现新乡贤推动共同富裕的合力,在良性价值反馈和正向效益的刺激下,进一步激发参与群体的内驱力,从而实现内外整体发力协同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目的。
一是机遇导向驱动。发展机遇是乡贤从最初的离乡创业,到今天回归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因。尤其随着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家乡创业机遇越来越成熟。如T市L区某乡贤,20世纪90年代初前往云南经营花木生意。2018年,L区利用当地周边花木种植产业配套和电子商务集成优势,引导10多位乡贤投资建设“花木城”项目,形成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商铺600多间、流转土地5000多亩的大综合体,成为T市目前最大的集花木种植、生产、展示、交易为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综合体。至今已提供乡民就业岗位2000多个,带动周边5000多户农民年增收15%—20%。正是外部机遇和条件的愈加成熟完善,才带来乡贤回归投身家乡建设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产生正向反馈的外部驱动力。
二是政策导向驱动。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裕,也包括精神富裕、社会和谐治理等重要内容。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力量,通过政策吸引乡贤回乡以其社会威信参与治理是另一个重要外部驱动力。如T市建立乡贤“金牌导师”服务团队,打造金牌调解“老娘舅”品牌,对社会矛盾化解推行“一案件一乡贤”跟踪化解模式,同时细化乡贤调解员的准入退出机制,不断加强服务团队建设,统筹“事前了解、驻点走访、集中调解、事后回访”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目前已调解各类社会矛盾4482人次,成功调解纠纷350起,涉及金额近3000万元,在当地深受认可,成为乡民遇到纠纷时主要求助对象之一。再如T市实施“走访助调、解困助调、基金助调、驻点调解、联合调解、集中调解”新乡贤助调方式,引导一批德高望重的贤能人士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活动,谋划乡贤共治安富新路径。通过鼓励乡贤担任兼职网格员,为村(居)名誉村干部,参与村“两委”事务管理,搭建乡贤调解室等载体,发挥乡贤群体民间权威作用。截至目前共有155名新乡贤担任助调员,累计接待群众3227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21件,筹集助调基金300万元,救济弱困当事人637人次,全面助推当地全网格管理水平提升,使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工作不仅仅停留在过去资金回乡创业的层面,而是推动新乡贤全面参与家乡社会治理,从而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推动乡贤共富工作新局面。
三是协作导向驱动。某种程度上说,乡贤带富就是协作共富,是一场政府牵线搭桥、乡贤实地考察、乡民支持参与的“三方联动”。实践中,只有充分利用政策资源和人才配套等协作优势,依靠本地“硬实力”而非仅仅依靠乡情吸引乡贤投资,实实在在为新乡贤提供机遇,才能真正实现当地集体经济持续“造血”,从而真正实现乡贤带动乡民奔向共同富裕。如T市发挥其有山有海优势,利用乡贤核桃产业种植经验和核桃产品销售产业链优势,结对西部山区贫困乡新塘村,出资建设500亩核桃产业园,助推该村于3年前成功实现贫困村“摘帽”;同时以当地联谊会为載体,协同10个镇(街道)的乡贤联谊会和商会,结对14家经济相对薄弱村,并通过“一结一”“多结一”结亲模式发动贫困乡民广泛参与其中,到2022年底实现原贫困村民人均收入翻两番的目标,以实际增收实打实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乡贤出钱出力出资源,乡民共同参与,三方联动合力协作成为乡贤带富的重要外驱力。
四、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T市路径分析
近年来,随着T市打造“重要窗口”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在外乡贤人数多、资源丰的优势,激活新乡贤资源、凝聚新乡贤智慧、汇集新乡贤力量,探索创新以“乡贤+共同富裕”的共富路径,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同富裕实践成果。
一是在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充分利用乡贤自身优势,实现本地资源和乡贤资源的多元素融合。通过聚焦重点领域,融合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跨产业链组合,聚集新媒体、传统作坊制作、网络直播等要素融合模式,实现多元素关系重塑,产生同频共振。二是注重从新乡贤群体中选贤任能,引导一批德高望重的贤能人士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活动。如Y市推行新乡贤“双月”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吸纳一批热心公共事务的新乡贤参政议政,推动破解高铁项目征迁、城市有机更新、农村旧房改造等一批难题。三是进行思维转换和人才资源盘活。思维方式的转变是T市新乡贤人才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如通过传统的抓牢乡情、乡愁、乡味纽带,实时联络,维系乡情。再如,通过搭建新乡贤沟通展示平台,增强回归乡贤的情感归属感和帮扶荣誉感。又如,在项目周期内建立人才数据库,通过项目把优秀乡贤人才引回家乡。四是资本赋能和社会效益提升。弘扬富而思源精神,发动新乡贤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乡贤资本赋能和社会效益提升。如Y市截至目前已成立新乡贤带富基金11个,筹集资金8000余万元,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奖教助学和公益慈善等领域全方位助力共同富裕。五是平台重构和文化润富再建。挖掘、提炼、弘扬新时代乡贤文化精神,建成一批富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乡贤文明地标,实现平台重构和文化润富再建。
五、结论与讨论
经过多年摸索实践,新乡贤在共同富裕中已发挥重要示范作用,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依然存在乡贤活力激发不充足,乡贤与乡村振兴没有有效融合;经费保障时常难以到位,各方配合协调机制难以有效运行,难以形成乡贤带富的合力;长效共赢格局尚未构建,存在乡贤共富后劲乏力等问题。
为此,要重视新乡贤助推共同富裕的战略部署问题研究。首先,要制定好新乡贤标准。在甄选过程中,新乡贤自身品行是选择的第一标准,帮扶、服务乡民的意愿和热情,带动共富的技术、平台、资源、本领和能力等方面也是重要考察标准。其次,要搭平台、建载体。搭建平台的作用和目的,是通过共建平台,让新乡贤有帮扶乡民、回乡带富的阵地。最后,新乡贤治理要以社会价值作为依托。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讲,新乡贤普遍希望通过自身价值输出获得社会肯定。因此要建立健全关爱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乡贤,按照规定落实政治安排和荣誉安排,激发乡贤回归的热情。
要依托新乡贤内生禀赋,提升乡村自治能力。通过引导还远在“异乡”的新乡贤,把自身艰苦创业、不忘家乡的正向价值观传递给乡民。利用新乡贤精神汇聚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弥合乡民分歧,化解家乡邻里矛盾,推进依法治乡,完善現代乡村治理。借助选拔新乡贤担任“名誉”村主任契机,提升基层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用乡贤德治善治力量,开创乡民办实事、矛盾调解、创业共富信息咨询、致富途径求助等新机遇新模式。
要在文化层面形成敬贤学贤新风尚。挖掘地方传统乡贤文化和新乡贤文化,让乡贤文化宣传进文化礼堂、上讲坛、进书籍,在乡贤和社会中广为宣传;以学带宣,在县市级层面,建设乡贤文化研究会,开展乡贤文化研究,打造乡贤文化宣传品牌。通过优秀乡风文化的宣传推广涵育文明乡风,以古贤感化今贤,以前贤影响后贤,以老贤培育新贤,促进新乡贤热心人士不断涌现,新乡贤带富队伍不断壮大,新乡贤带富成果不断凸显。
参考文献:
[1]刘志艳,林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实现路径[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12):253.
[2]曾凡木.制度供给与集体行动:新乡贤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路径分析[J].求实,2022(2):84-96+112.
[3]张佳慧.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以浙江省平湖市“同心参治”为例[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2(3):30-34.
[4]张雨薇,武晋.任务型经纪: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新范式——基于桐乡“乡贤+三治”融合的田野观察[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42-51.
[5]李传喜,张红阳.政府动员、乡贤返场与嵌入性治理:乡贤回归的行动逻辑——以L市Y镇乡贤会为例[J].党政研究,2018(1):101-110.
[6]苏志豪,何慧丽,徐卫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逻辑边界、现实误区与关联路径[J].农村经济,2021(8):09-117.
[7]吴晓燕,赵普兵.回归与重塑:乡村振兴中的乡贤参与[J].理论探讨,2019(4):158-164.
[8]王玉海,李顺强,张琦.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107-155.
责任编辑:王天海
收稿日期:2023-06-30
作者简介:胡汉青,台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
注①:资料来源为T市统战部2023年6月30日的调研数据。